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212民怨(下)

《理想年代》212民怨(下)

作者:光景 字数:3118 书籍:理想年代

  上海南市。

  一栋很新的小楼挂出一块牌子:沪军总司令部。

  陈其美树帜讨袁,就在这里设一总司令部办事机关,所有旧部人员,次第到来,分任职务。

  上海大街小巷,四处发出通告,遍贴街衢,大旨以起兵讨袁,义不得已,在沪商民,一应保护,并饬各营约束军队,严查匪类,另颁六言告诫,申定斩首等律,揭示军民人等,一体知悉。华界人民,多数搬入外国租界,期避兵锋。

  吴淞炮台官姜文舟,也受陈怂恿,宣布**,划定战线,照会外国领事,一切军舰商舶,不得在战线内下椗,无论何人,亦不得入战线以内。

  战祸将开,风声日紧。至松军一到,自龙华药厂起,至日晖桥止,悉数布置,遍地皆兵。

  陈其美复商同商会董事李平书,令为保安团长,以王一亭为副,管理民政,保卫自安。

  上海城内各公署,无兵无饷,怎敢反抗陈其美,只好随声附和,独有郑汝成驻守制造局,及海军各舰,不受陈其美运动。

  “制造局还在挺?”此刻的陈其美一反平日散漫不羁的神气。

  “是,”李平书喘了一口粗气,“北洋军逐日南来,统在江南制造局内屯驻,听郑汝成节制,制造局中原有的巡警卫队,俱被汝成遣出,免得生变。”

  陈其美闻这消息,料他是个好手,不便轻敌,说道:“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出三万金赆送北军,教他让给制造局。”

  “也只能这样了。”李平书叹息一声苦笑道:“我和郑汝成相识,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去。”

  王一亭说道:“制造局现在就是龙潭虎穴,我陪你去!”

  李平书同王一亭往制造局,入见郑汝成,略寒暄两句,就说道:“北军兵单孤立,南军四路合围,眼见这制造局,要被南军夺去。平书为息战安民起见,已与陈其美商洽,愿馈北军三万金,统为赆仪,劝他北返……”

  说至此,猛听得一声呵叱,郑汝成道:“我郑汝成奉大总统命令,来守此局,你奉何人命令,敢来逐我出境?我若不念旧交,先将你的头颅,枭示局门,为叛党鉴。混帐糊涂,快与我滚出去罢!”

  李、王两人,碰了这个大钉子,不禁面目发赤,仓皇退出,返报陈其美。

  “什么?!”陈其美暴跳如雷:“娘西皮,我要杀人了!”

  “英士?”

  “他是逼我开战!调集南军,专攻制造局!”

  驻宁福字营司令刘福彪,刚刚将部众编作敢死队,带领至沪,正想建功的他听到陈其美这样一说,立刻拍着胸脯道:“属下愿为攻击制造局的先锋。”

  陈其美大喜:“你部即为冲锋队。还有镇江军、上海军,及驻防枫泾的浙江军!娘西皮的,全给我上!堆死他制造局!”

  这一古脑儿凑将拢来,约有三四千人。镇、沪两军,本无叛志,因黄兴借着程督名义,调拨该军,不得不奉命来前。浙江本未**,所派枫泾防兵,实是防御沪党,不意为陈其美买通,也拨遣一队,助攻制造局。再加松江钮永建军;福字营的敢死队,共计得七千五百人。

  入夜。信号如烟花在夜上海的天空绽放。

  枪炮声忽然在上海炸响,路上很暗,市民们都躲在屋内,这夜能入睡的人肯定不多。路上,难民的脚步声,车辆的行驶声不绝于耳,这些声音在黑暗中带来了阵阵的紧迫感,不断动摇着市民的心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天亮后向租界避难。

  由总司令陈其美发号令下,一律会齐,三路进攻,一攻东局门,一攻后局门,一攻西栅门。东局门最关紧要,即用敢死队猛扑过去。

  先放步枪一排,继即抛掷炸弹,蜂拥前进。局中早已预备,即开机关枪对敌,敢死队也用机关枪击射,相持不退。局内复续发步枪,继以巨炮,响震全沪,会西栅门外,又复起火,后局门外,亦起枪声,郑汝成分军堵御,连击不懈。

  正在两军开战的时候,海筹军舰的李司令,遵约开炮,向东西两面轰击,东轰镇军,西轰浙军,大半命中,镇、浙两军,本无斗志,立即溃散。

  只有松军沪军,及敢死队数百名,尚是死抗,未肯退回。转瞬间天已黎明,北军运机关炮过山炮等,一齐开放,松、沪军始不能支,逐渐退去。北军出局追击,因敢死队乱掷炸弹,异常猛烈,才停住不追。敢死队却自死了多人,总计敢死队六百五十名,战了一夜,伤亡了一大半。刘福彪大呼晦气,闷闷不已。

  到了晚间,由吴淞炮台官姜文舟,拨调协守炮台的镇江军一营,到了上海,又由陈其美下令,再攻制造局,各军仍然会集,依了老法儿,三路并进,连放排枪,北军并不还击,直待敌军逼近,方将枪炮尽行发出,打得南军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刘福彪气愤填胸,当下收集溃兵,休息数小时,至二十四日午后,运到枪关大炮,猛攻制造局。

  北军亦开炮还击,福彪冒险直进,不防空中落下一弹,穿入左臂,自觉忍痛不住,只好逃往医院,向医求治去了。部下的敢死队,只剩了一二百人,无人统辖,统窜至北门外。

  北门地近法界,安南巡捕,奉法总巡命令,严行防守,偶见败军窜入,即猛放排枪一阵,把他击回,转入城内,抢jie估衣等店数家,由南码头凫水逃生,慌忙逸去。敢死队变作敢生队。

  ……

  一日,有海舰一艘入口,满载华人,仿佛似铁路工匠模样,及抵沪登岸,统入制造局,外人才知是北军假扮,混过吴淞。

  局中得此生力军,气势愈盛。惟松军司令钮永建,迭接败报,即亲率部众二千名,直至沪南。

  郑汝成闻有松军续到,索性先发制人,立派精锐五百名,出堵松军。两下相见,无非是枪炮相遗。奋斗多时,互有伤亡,惟北军系久练劲旅,枪无虚发,松军渐觉不支,向西退去。北军方拟追袭,忽由侦卒走报,后面又有叛党来攻,乃急急回军,退入西栅。

  松军返身转来,复向西栅攻击,北军严行拒守。既而后面又迭起炮声,有一千余人新到,夹攻制造局。

  是讨袁总司令陈其美,由苏调来的第三师步兵,他由闸北河道,坐驳船到沪,随带机关枪炮,却也不少,所以一到战地,即枪炮迭施,隆隆不绝。

  北军并不与敌,只有海军舰上,开炮相击,亦没有甚么猛烈。苏军大胆前进,甫逼局门,不料背后猝闻巨响,回头一望,弹来如雨,不是击着面部,就是击着身上,接连有好几十人,中伤仆地。

  苏军料知中计,急忙退避。

  时已昏暮,月色无光,不觉仓皇失措,那局内又迭发巨炮,前后夹攻。大众逃命要紧,顿致自相践踏,纷纷乱窜。

  原来郑汝成闻苏军到来,即遣精兵百人,带着机关炮,埋伏局后,俟苏军逼近局门,伏兵即在苏军背后,开起炮来,局中亦应声出击,遂吓退苏军,狂跑而去。

  西栅门外的松江军,尚在猛扑,更有学生军六十名,力斗不疲,几把西栅攻入,凑巧军舰上开一大炮,正射着学生军,轰毙学生三四十人,余二十人不寒而栗。没奈何携枪败走,松军为之夺气。

  北军正击退苏军,并力与松军激战,松军死亡甚众,他只好觅路逃走;途次又被法兵拦住,令缴军械,始准放行。该军无法,乃将枪杆军装,一齐抛弃,才得走脱二十名。

  学生军逃至徐家汇土山湾,困乏不堪,为慈母院长顾某所见,心怀矜恻,各给洋五圆,饬令速返故里。惟所携枪械,当令交下。学生称谢去讫。

  自二十二日晚间开战,至二十五日,南军进攻制造局,已经三战三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不复成军。

  亏得红十字会,慈善为怀,除逃兵外,所有尸骸,代为收殓,所有伤兵,代为收治,总算死生得所,稍免残惨。

  但商民经此剧战,已是流离颠沛,魂上九霄了。

  陈其美迭接败报,不得已招集散兵,令赴吴淞效力。

  ……

  程德全的宅子里,上海士绅巨商汇聚一堂。

  是时程都督德全,及民政长应德闳,驻沪已一星期。

  程德全拿着状元公撰写的漂亮文章摇头晃脑的念道:

  “德全德薄能鲜,奉职无状,光复以来,惟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保卫安宁,别无宗旨。不图诚信未孚,突有本月十五日宁军之变,维时事起仓猝,诚虑省城顷刻糜烂,不得不忍一时之苦痛,别作后图。苦支两日,冒死离宁。十七日抵沪后,即密招苏属旧部水陆军警,筹商恢复。众情愤激,询谋佥同,连日规画进行,布置均已就绪,兹于本月二十五日,即在苏州行署办事。近日沪上战事方剧,居民震骇,流亡在道,急宜首先安抚,次第善后,并在上海设立办事处,酌派人员就近办理。德闳遵奉中央命令,亦即在沪暂行组织行署,以便指挥各属,筹保卫而策进行。窃念统一政府,自成立以来,政治不良,固无可讳。惟监督之权,自有法定机关,讵容以少数之人,据一隅之地,诉诸武力,破坏治安?看他语意,全是首鼠两端。德全与黄兴诸人,虽非夙契,亦托知交,每见辄谆谆以国家大局为忠告。我未之闻。即党见之异同,个人之利害,亦皆苦口危言,无微不至。乃自赣军肇衅,金陵响应,致令德全两年辛苦艰难,经营积累,所得尺寸之数,隳于一旦。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流离琐尾,泣血椎心,无以自赎。德全等不知党派,不知南北,但有蹂躏我江苏尺土,扰乱我江苏一人,皆我江苏之同仇,即德全之公敌。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一俟乱事敉平,省治规复,即当解职待罪,以谢吾苏。敬掬愚诚,惟祈公鉴!程德全、应德闳叩。”

  程德全把这篇文章递给大家,笑道:“诸位,签字吧。党人多已失败,咱们联名发这个电,作为通告,对大家都有好处。”

  自陈其美三次折戟制造局后,沪上绅商,已知陈其美不能成事。

  “我等自愿就南北两方面,竭力调停,要求罢战。这个字,我签。”

  说着,就有人上去拿起毛笔写下一个名字,又伸出拇指在印泥上沾一下,再摁上一个鲜红如血的指印。

  有人开了头,后面自然纷纷有人上去签字拓手印。

  “好!”程德全郎声道:“不知道那位愿意去请陈其美将司令部迁开南市,移至闸北?”

  “我去!”

  说话的人是红十字会长沈敦和,前清时为山西道员,曾婉却八国联军,壹意保护商民,晋人称他为朔方生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