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170谁说了算

《理想年代》170谁说了算

作者:光景 字数:2768 书籍:理想年代

  尽管革命党的两大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刻意淡出政坛,但代理党务的宋教仁却异常积极,他在改组国民党后离开北京南下,前往各省布置国民党的选举事宜。

  第一站就是首义之地。

  大智门车站,人来车往。

  “遁初,终于把你盼过来了。”

  一身便衣长衫的李想走到宋教仁面前,叫宋教仁大吃一惊。

  “怎么穿得这么老气横秋?”

  “嘿,低调,低调。”李想拉开黑色小汽车的门:“请吧。”

  “这也叫低调?”宋教仁看着这个超级富豪的玩具咂舌道,“那什么才算高调?”

  进车后,绝尘而去。

  落迦山别墅。

  李想要汽水,要手巾,要水果,要把电风扇对准了宋教仁,让仆役们忙了一阵,他才低声说道:“外间盛传,遁初和中山先生在政治策略上并不一致,国民党成立时,遁初有意排挤中山先生……”

  宋教仁忙辟谣说道:“此次选举理事,孙先生得票最多,惟孙先生以此后欲脱离政界,专从事于社会事业,故不欲任事,曾经辞职,已由鄙人与各理事再三挽留,始允不辞,现已推为理事长。鄙人与孙先生从事革命几及十年,何至有意见之争?且国民党新立,正赖有功高望重如孙先生者为之主持,亦何至有内讧之原因耶?”

  李想撇嘴,鬼话谁信?

  实际上,孙中山不赞成宋教仁单纯从政治入手与袁世凯角逐中央政权的策略,彼此没有统一的政治策略,各行其是。

  “遁初啊,”李想把香蕉皮一摔,还是忍不住说道:“政党内阁还是太理想。咱们不掌握实权,这个国会根本热闹不起来。”

  还在国会选举筹备阶段,各党派就已秣马厉兵,为全面竞选作准备,宋教仁担任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后,为了使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号召党员:介绍党员,以有选举权者为标准,盖党员愈多,人才愈众。多一党员则将来多一选举权,并可多得一议员,政治上始有权力。

  “这个我明白,”宋教仁皱眉:“我们此时虽然没有掌握着军权和政权,但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所以,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遁初这种对政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追捧充满了绚丽的想象。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纠集了多少党员,包括国民党在内,所有政党,是否可以算得上是西方政治文明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李想大剌剌摇动着二郎腿:

  “国民党成立后,从党员数量上讲,可谓第一大党,可以预见在参议员的选举中必定能够占据多数席位。但是,从政党的角度看,国民党实际上是个成分复杂的大杂烩。激进的革命者、温和且无确定宗旨的中庸主义者、保守的改良主义者、新式和旧式的知识分子、新产生和历史遗留的各色官僚和大地主、资本相对雄厚的绅商,甚至还有在革命中产生的出身卑微但此时居功自傲的新权贵们,很难想象这些人在政治方向和革命志向上能够取得一致。他们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觥筹交错,无非是秉承着“人多力量大”的古训以壮声势。指望这样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相摩相荡,以达到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机的效果,几近天方夜谭。”

  李想紧捏住拳头:“这个效果,嘿嘿!遁初,清醒点。从革命党的角度讲,此刻的国民党与同盟会有了本质的区别。为了扩张党的势力,同盟会接受了其他党派团体的政治主张,在原则问题上做了妥协让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抛弃了三min主义。”

  在三min主义中,对中国最具现实意义的是民生主义,而组成政党的绝大多数社会上层人物,决不会允许下层民众“惦记”他们的财产,他们不认为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反而认为没有什么比“杀富济贫”更不能容忍的了。为此,宋教仁特意解释了同盟会的民生主义:“他党多讥为劫富济贫,此大误也。夫民生主义,在欲使贫者亦富。如能行之,即国家社会政策,不使富者欲富,贫者欲贫,致有劳动家与资本家之冲突也。”显然,这样的解释无法令绅士们释怀。妥协之后,在《国民党宣言》中,三min主义被改成了“民生政策”,定义为“以实施国家社会主义,保育国计民生,以国家权力使一国经济发达均衡而迅速”。

  宋教仁大笑道:“无论如何,总是达到了壮大党势的目的,要求加入国民党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前清贵族溥伦也入了国民党,为满人入党的首倡。”

  李想却笑不出来,冷冷道:“国民党的纲领必须修改。”

  “怎么改?”宋教仁瞥一眼李想。

  “这是国民党组阁后就马上加以执行的。那就是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修约、废约不是一蹴而就的。”

  “没有这样的纲领,怎么体现国民党的革命性?”李想打个呵欠:“面面俱到的纲领,煽动人心的演讲能力和态度激进,对于一个努力想要吸引人们注意和取得群众支持的政党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仅仅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

  “喔?”宋教仁还不知道李想是个组织家,很好奇的问道:“还需什么条件?”

  李想笑道:“我觉得,群众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主张——能够不断地打入他们心坎的一些简单的主张——而且也需要标志和象征,那样才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需要有声有色的大场面,那样才能够唤起他们的热情;需要暴力和恐怖的行动,这种行动如果成功的话,就能够吸引追随者并且使他们感到有压倒弱者的力量。大多数的人不都是崇拜强者的吗?”

  “你是说笑的吧?”宋教仁道:“又不是组建军队,有这么夸张吗?”

  李想不变的微笑道:“在北京参议院的时候,袁世凯对他们的政治敌人实行了可耻的精神上和**上的恐怖手段!我对于这种“恐怖手段”,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有样学样,在自己的国民党内充分利用了这种恐怖手段。”

  “啥恐怖手段,流氓!”宋教仁想起这件事就生气,脸色都铁青的。“国民党决不能这样干!”

  李想鼻子都气歪了,怎么革命党人都是棒槌!

  “遁初,你不要误会。”李想压着气耐心的说道:“国民党必须要有力量,维护国民党的集会上稳定,主要的任务是压制捣乱分子,知道吗?就像上次捣乱议会的那些麻烦,压制住,必要的话,把捣乱分子轰出去。”

  李想看到宋教仁有意动的样子,赶紧加油添醋道:“我们可以把一批拳大臂粗的退伍军人,唔,必须要都是革命党人,反正现在退位的革命党人这么多,随便就可以招来一票,组成一个革命党“纠察队”,作为党内的暴力机关。“纠察队”指挥人选,我推荐陈英士。他是最适合的人,杀陶成章就很干脆,有担当,有手腕。”

  “这是犯法!”宋教仁恐怖的看着李想。“‘纠察队’只要一组建,袁世凯有走够多的理由派兵镇压我们,解散国民党!”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李想眨眨眼,好笑道:“逃避袁世凯政府的镇压还不简单。对外界舆论我们就把“纠察队”伪装为国民党的“体育运动部”。”

  宋教仁吃惊的看着李想。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给“纠察队”起个霸气的名号,这样才能叫政敌胆寒,党内的同志和支持我们的民众提气!叫冲锋队怎么样?冲锋队员的zhi服我都想好了。穿褐色制服,就是很拉风的那种,德国式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在国民党的集会上维持秩序了,我们完全可以向袁世凯学习,去捣乱其他党的集会。”

  “越说越没边了。”宋教仁痛苦的发现和这个修正派党魁还是很难找到共同话题,起身就准备告辞。

  ……

  大总统府。

  袁克定道:“宋教仁在国民党鄂州支部演说中称:我们此时虽然没有掌握着军权和政权,但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所以,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在国会中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袁世凯在听到这段话后便很不高兴,他愤愤的说道:“噫!宋教仁还想组建政党内阁吗?何相逼如此之甚也!”

  ……

  内阁总理府,赵秉钧仍是满脸的迷惑:“我就奇怪了:宋教仁折腾个什么劲,我这个总理是大总统任命的,大总统提名我当总理,谁敢拦着?”

  赵秉钧与杨度坐在沙发上吸着烟。

  杨度的雪茄烟点指着赵秉钧:“你呀你呀,‘记吃不记打’,记得吧,民国兆始,两届内阁已经倒台,加上你这一届是第三届了,哪一回不是临时参议院说了算?”

  赵秉钧冷笑道:“可最后还不是大总统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