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90失控

《理想年代》90失控

作者:光景 字数:2696 书籍:理想年代

  兰州。()

  安西军司令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和和睦睦、亲密无间的景象。

  “李帅,”马福祥乘着酒兴,见年轻的过分的李大帅高兴得脸放红光,因道,“犬子马鸿逵十八岁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下官奔走,保释出狱。其后他与一帮同学在武昌测绘学堂学校继续学习,听说他也参加了武昌首义,也在此次西征之列,下官想”

  往常这些时候,马福祥是不会这么冒失,往往比官场老油条更会做官,但是今儿,他却没有半点拍上官马屁的意思,只是想着一件事情,他宝贝儿子就在安西军里,就在兰州!从鄂州到陇西,经历了辛亥风雨,趟过了尸山血海。他将马福祥送到武昌测绘学堂读书,他不是李想那样的穿越客,怎么也想不到辛亥年会在武昌首先卷起连天地血雨腥风,更与北洋展开一场动摇山河,改朝换代的恶战。要是知道这个,他也不会将这个宝贝儿子送到武昌去!当日湖北革命军战事不利的消息一个个传来,马福祥不知道暗暗叹息了多少次。

  现在马福祥已经向李想递上降书,耐不住就打听起来。

  “嗯,”李想听得极专注,见马福祥一副苦苦期望的样子,微微一笑,手抬着指向大厅门口。

  马福祥心头一震,轻轻转头。就看见大厅门口,站着个人。只见这小子又黑又结实。摘下军帽夹在胳膊弯,满脑门子大汗。站在那里身姿笔挺,如松树一般。除了马鸿逵还能有谁!

  “老爹”马鸿逵挠挠脑袋,不知道该行军礼还是干脆跪在老爹面前哭。要说不记挂这个老爹,不记挂家人,那是说谎。几次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冲锋陷阵,身边子弹呼啸而过,当时想着的,除了完成任务,也就是自己的家人!鄂州革命军的军旅歌曲说句心里话,十五的月亮等,只要唱起来,眼泪就止不住的流。

  马鸿逵想到这里,大步上前,扑通一声就跪在马福祥面前:“老爹!”

  马福祥坐在那儿,面容上什么表情也没有。李想还在心里暗赞这老头子就是沉得住气儿,就见一句话也不说马福祥,就在那里扑簌簌的掉眼泪。

  李想和大家伙儿在边上瞧着,也觉得心里面泛酸。

  “大帅!”管家小妹飞奔进来喊道,“北岸的汉军和回军已经失去控制,自行溃散,游兵散勇四处抢jie,『乱』打枪炮,闹得不可收拾!”

  听到这话,李想、林铁长、张凤翙等人都是一怔,住了酒,都把目光盯向还沉浸在天伦之乐的马福祥。

  虽然马福祥签字的五项协议已经送过黄河铁桥,但长庚与升允领头的少数反动顽固分子,不甘心清王朝的覆灭,四处活动,『惑』『乱』人心,企图从中破坏甘肃问题的和平解决。他们利用绝大多数官兵是本地人,最怕离乡背井的特点,到处造谣说:“甘肃军队起义后,要全部被安西军收编,然后开拔去打新疆。”

  这句话,使早就厌战恋乡,之前拒绝同长庚、升允退守新疆,视新疆绝域为畏途的清军残兵败将大失所望。

  加上谣言又说:“李疯子一贯先甜后苦,以后还要追究军官们的罪责,凡是带“马”姓的回回军官,一律按马匪处置。”

  一时间,黄河北岸的清军内部谣言四起,人人自危。军心浮动。士兵们先是三个五个地逃,后来成排整连地跑,最后终于全军溃散。溃散以后,士兵们像脱了礓绳的野马,跑得到处都是。仅一个小时时间,近万人之军不击自溃。

  此时黄河北岸内枪声不绝,人喊犬吠,更是一片混『乱』。在混『乱』之中,一些散兵趁火打jie。

  在兰州黄河北岸内滋事『惑』众,活动最猖狂的是马安良仅剩的亲兵营和传令队。这些家伙是随着马安良唯一逃出来的部队,思想反动顽固,武器装备精良,多数成员是马安良从老家甘肃河州招来的亲信,是一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忠于马安良的反革命别动队。亲兵营和传令队的反动军官们,坚决反对昭武军通电起义求和,主张与李疯子打到底。他们对带头通电起义,在五项协议签字的马福祥,极端仇视,开会密谋,决定杀掉马福祥在昭武军的亲信,接管昭武军,把部队拉到河州继续和李疯子作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任他们机关算尽,但是已成为惊弓之鸟的昭武军被两个谣言,吓得做鸟兽散。

  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和马家军有一份香火情的王浩然站出来说道:“昭武军已散了,局面已无法控制,请安西军迅速渡过黄河。平定『骚』『乱』,解除危机,拯救兰州黄河北岸百姓,保护国家财产。”

  此时,马福祥不得不急道:“北岸部队已形成崩溃现象,官不能管兵,到处发生抢jie情事,请即令李大帅速派兵渡过黄河,以安定人心。”

  李想紧张地思索着,许久许久没有言声。考虑到昭武军与安西军在双方签订协议前,已先后自行开始溃散,兰州清军回军残部也四处逃散。因此,他说道:“甘肃省原清军方面已无力执行协议条款,我军也不能按协议条款处理清军,故立即撤消了原准备在明日由新华社发表协议全文的决定,同时命令黄钺一部连夜渡过黄河。”

  夜,风雪交加。

  黄钺率领兵团,由西关黄河铁桥过黄河。

  此时,黄河北岸枪声不断,军库被抢。黄钺以部分兵力解除了精锐军残部武装,敌一加强营向河西方向逃窜,被我追歼消灭,兰州黄河北岸得以迅速安宁。

  信阳。段祺瑞的第一军行辕。

  段祺瑞与李想在湖北一战可以说是灰头土脸,但是纠集北洋将士联名上书『逼』宫,拥袁世凯上位,虽然不光彩,可总算是大功一件,地位算是稳固了。

  现在袁世凯正在与孙中山争都,光吓唬一下蔡元培还不够,还得吓唬一下南边的主战派。

  根据袁世凯这一指示,段祺瑞和幕下第一谋士徐书铮决定发起襄樊战役。

  从此时战局形势来看,襄阳对于李想甚至整个南方革命党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它甚至超过潼关和武胜关。它是川、陕的屏障,武汉的后院,防守长江的前哨阵地。李想要是丢了襄阳,不只他的武汉后方会受到威胁,而且北洋军一旦控制了襄阳,便于从长江中游南渡湖广,西进川陕。这对整个南方主战革命党人都是震慑。

  段祺瑞召集第一军将领开会。像往常一样,段祺瑞军容齐整、正襟危坐,用犀利的目光环顾四周,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已到齐。

  段祺瑞直截了当的道出了他的打算:“下一个战役,向襄樊、老河口行动,先侦察情况,看准后突然捕捉守敌围歼之。”

  段祺瑞的智囊徐树铮分析了敌我情况,说道:“我要破破例,撇开大山,从山下走廊直捣西门,攻破襄阳!”

  襄阳是一座历史名城,依山而建,地形险要。襄阳北面与樊城隔汉水相望,城南群山耸立,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历来兵家认为,欲夺襄阳必先夺南山;山存则城存,山失则城亡。与北洋军的对峙期间,鄂州革命军在城南羊枯山、虎头山、十字架山等制高点,构筑了大量堡垒据点工事,并在交通要道、火力死角及开阔地带,密布地雷,构成坚固防御体系,居高临下,凭险据守。铁打的襄阳,可以说固若金汤。

  任凭胆大的段祺瑞也倒吸了口气,未语。历史上,打襄阳都是先夺山后攻城,襄阳的天然地形是稳当的攻城之道。不过段祺瑞毕竟是之兵的北洋名将,仔细想想,不禁对徐树铮“撇山打城,主攻西门”的胆大包天的作战方案报告,叹为观止,很是赞赏。或许能成就李想打兰州一样的奇迹也未可说呢?

  段祺瑞为此满脸是笑的道:“襄阳已在我掌中了!又铮,真乃我的智囊也!”

  李纯敲打着桌子,笑道:“想不到这里也有个“徐疯子”,和李疯子有得一比,也是个下险棋的高手嘛!”

  段祺瑞当即拍板,说道:“完全同意作战方案,赵倜的主力被钳制在周家口一线;对南阳周全已派兵前往监视和阻击,十天内援军保证到不了襄阳,后顾之忧可完全解除,望各部按计划加紧攻击。”

  徐树铮接命即动,立刻进行战斗布置如下:

  第一军第十八协一部攻占琵琶山、真武山,集中主力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第十七协待命『插』入东关,钳击敌人;第十六协为预备队;第十五协和第十四协继续佯攻南高地,『迷』『惑』、牵制敌人。

  段祺瑞最后命令北洋第一军各部队,襄樊战役不获全胜决不罢休,不完成三项任务不算全胜:一,抓匪军万名俘虏;二,缴获新式武器铁王八;三,活捉襄阳守敌刘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