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32 未歇(二)

《理想年代》32 未歇(二)

作者:光景 字数:2756 书籍:理想年代

  夜色笼罩刘家庙车站,四周燃着火把猎猎做响。这里是一片废墟,也是一片繁忙的工地。

  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工人们才停下手中的活,正团团围着篝火吃晚饭。一张张憨厚老实,布满沧桑的脸上都是知足的长笑。没别的理由,就是在这里上工,一天算一天工钱,慨不拖欠。今天的工资,吃饭前已经发下,二十个铜子揣在怀里,心里就是两个字形容:踏实。根本担心什么工头卷款私逃!什么上头把公款贪污!什么朝庭不拨款项!一天结一天的工钱,有什么好担心的。这里工资比给任何一家洋行上工都要高一倍,更是比官家修铁路要高几倍。

  这里还包吃包住,住的虽然只是革命军的行军帐篷,但是每人都是两床棉被,在家从来只盖两床草席,这样柔软洁白暖和的棉被,他劳累一辈子的手接过棉被,就在上面两个五指印。老乡指着他棉被上的五指印哈哈大笑,他也指着老乡棉被上的五指印哈哈大笑,都一个样,你也不比我干净到那去,今后睡这被子,可要把身子洗干净了。在家真从没有盖过,这样的舒适棉被,给大姑娘做嫁装也绰绰有余。冬天快到了,盖着这样的棉被,可以过一个有生以来舒服的冬天。

  “真想把这被子哨回家,给我妹子做嫁装。我妹子真命苦,投身在我家,过年不要说新衣裳,连根红头绳都没有。”

  “我姐还不是一样,嫁人时,穿的衣服还打着补丁。你被子送回去,那你盖什么?冬天就要到了,你还想盖着草席过冬?”

  “冬天跟你挤挤,不就过了。”

  “这可不成!”

  “以前盖草席,不都是一起挤着熬过冬天?现在怎么就不成?”

  “这床被子我小心着盖,过了这个冬天,不会很旧,我要把它送给我姐。”

  “你也这么舍不得盖,干脆咱俩挤破草席得了。”

  “跟着革命军干,存够钱,什么都能买。不止买被子,还能买房子,取个漂亮老婆。”

  “听说参加革命军每月都有十块银元,当个十年,可以在租界买洋房了。”

  “现在不招人,今天上午就招满了。”

  “以后会有机会。”

  这里一日三餐,可不是别的工地馊水加稀粥。这里的饭餐餐都是大米饭,不参任何杂粮的大米饭,管够管饱。这在老家,简直是不敢想像,在老家有的年成不好,地瓜山药都吃不饱。年成好的时候能留下一点大米,煮的大米饭都参高粱米,玉米,地瓜,山药……最后是看不到几粒大米饭。像刘家庙工地这样,一日三餐无杂粮的纯大米饭,也只有那些家境稍稍宽裕的老乡,逢年过节能吃上一次。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工地上餐餐都有红烧肉,一口咬下,肥油乱吱,在嘴里直打转。这些买苦力的苦命人,一年到头,吃进肚子里的油水,还没有第一天在这里上工吃的多。在老家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吃肉。就是因为在家守着五亩地活不下去,才出来打工的。

  “我在京山给地主家放牛,你知道我的老东家天天吃什么?”

  “你家老东家我见过,胖的真是富态,每天吃完饭要在村子里遛狗。我看到他吃完饭,还留着一嘴的油亮,都滴的满襟都是。肯定红烧肉天天有,鸡鸭鱼轮着吃!”

  “这你可想错了,你看到的只是他做给村子里看的假象。这是整个村子里,我没人知道的秘密,只有我知道。这事我在家不敢乱说,怕被东家打死。”

  “这吃饭还能造假,那真相又是什么?我还真想知道,你告诉我,我……把这块红烧肉给你。”

  “那我就告诉你,一天,东家厨房没有了柴火,叫我送点过去。”

  “你就是在厨房发现的秘密?”

  “不要打岔!我们家东家总是跟村里人说,他天天吃大鱼大肉。我也眼馋啊,进了厨房,我就想偷看两眼,过过眼瘾。”

  “看到什么?看到什么?”

  “看到……大米饭里参了地瓜,山药,玉米,高粱米,厨房里堆了好多五谷杂粮,只有一小袋的大米,鸡鸭鱼肉一样看不见。”

  “你看不见,是你们东家藏了起来,怕你偷了。”

  “你知道个屁!当时我也很纳闷,我们东家每次吃晚饭,满嘴流油可不假。我就偷偷的在东家吃饭时,去偷看了一眼。”

  “你们东家吃的是什么?”

  “我们东家每餐杂粮五谷饭,他要吃五碗。菜,有时青椒炒豆豉,有时青椒炒榨菜,有时青椒炒酸菜。逢年过节就会在饭上蒸一块,像纸片一样薄的腊肉。”

  “那你家东家嘴上的油怎么来的?”

  “我们家东家留有一块滚刀肉,每次吃完饭,往嘴上一摸,一嘴的油。你们就这样被他骗了。”

  “想不到给革命军干活,生活过得比土财主还滋润。天天红烧肉加大米饭,吃上一年,我比你们家东家还富态。”

  “还是革命军好,在这乱世,跟这革命军才有活路。”

  本以为满清末世,妖孽横行,什么狐狸精,红羊精,蟒蛇精,蛤蟆精……这些妖魔鬼怪都出来为祸人间,革命党现在又四处开仗,刘家庙被炮轰为平地,附近的冒充贫民房屋被战火少的干干净净,他们穷苦人家的命运会更是凄惨。在他们快要对这世道绝望的时候,玉皇大帝终于听到人间的哀嚎,派出一位大神仙来拯救人间。现在武昌城里的传说已经传到汉口了,都是关于李想大神的传说,越传越神。传说长江水灾那年,是被玉帝贬下凡在洞庭湖面壁思过的黄龙,偷跑入长江兴风作浪引起。大水泛滥,九江溃堤,水已经漫到武昌的城门口,李大帅算出是黄龙兴风作浪,一怒提剑斩黄龙,水患最后才平息。像这样关于李想的传说,在武昌,汉口四处流传。李大帅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为人还风流潇洒,和汤家小姐的风流韵事,现正满大街的流传。武汉现在好多人都相信,李想就是纯阳真人下凡,专收为祸中华大地的精怪和东西两洋妖魔。

  当然,这些离奇传说,也不是人人都信。但是他们对李大帅和他的革命军,却有着清晰的认识。革命军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满清的朝庭,满清的皇帝,都不要拿出来都好处。从前听过党人给他们宣传革命,什么共和?什么民主?什么民族独立?他们不懂是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不知道那些书生,说的民族大义是什么?直到今天,直接的与李大帅的革命军接触之后,这才是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想要的革命。能放开肚皮吃大米饭,还能大口的吃红烧肉,冬天可以躺在舒适的棉被里睡大觉,这才是他们要的革命。他们相信,跟着李大帅干革命,这小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遥想去年,修汉川铁路的工钱,现在都还没拿到。满清的那群贪官污吏,真该让革命党全给革了命。听说革命党连皇上的命也要革,这……是该革!皇上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还留着干什么?革命党坐天下好!李大帅坐天下好!修复刘家庙车站就是革命党出的钱,就是李大帅掏的腰包。他们没有文化,就是一个文盲,就认这个衣食父母。

  工人们都非常舍不得丢掉这份工作,没别的想法,就是跟着李大帅有肉吃。听说北洋军要打过来了,是腐朽发臭的满清朝庭派来剿灭匪党的。如果革命军真被北洋打败,他们怎么办?还是回到当初,天天吃就着馊水,泡着一根发黄的菜叶,吃比米汤还稀的稀粥,一年到头看不到一颗油星子。依旧睡着破烂的草席,冬天里卷成一团在角落瑟瑟发抖,也许熬不过这个冬天,被活活冻死。今天所拥有美好的一切,还有幻想过更美好的未来,都当作是做了一场黄粱大梦?这怎么行!也不可能!李大帅是大神,怎么会输?灭了北洋,灭了满清,赶走洋鬼'子,老百姓都跟这李大帅过好日子。即使现在北洋军势大,也没什么好怕的,李大帅只要给他们一把枪,他们就跟着李大帅干革命去,非把北洋军给挡住不可。只要能保住革命,保住李大帅,就是保住将来的幸福生活。

  夜色越发都黑沉,工人们正幻想这美好都将来。一列列都军队从汉口开来,整齐的步伐,踏出轰隆隆的地皮的震动的声音,在夜里卷起汹涌的黑色浪潮,滚滚而来。这股精锐之气,所向之处,地动山摇。工人们当中爆出一团搔动,纷纷站起来,借着微弱的火光,朝革命军方向张望。镇守刘家庙的革命军士兵,立刻出来维持次序,防止发生混乱,嘴里大喊着,“从汉口过来的,都是革命军,请不要害怕!”“大家请站在原地,不要乱跑”。工人虽然已经不再慌乱,却还是垫起脚尖往革命军来的方向张望,这支革命党掌握都新式军队,再也不是那只四处扰民,逢战必败的八旗绿营。这在夜色当中看不太清晰,却能清晰的感受革命军移山填海的钢铁意志,革命军给工人们的震撼实在非常之大。

  黑色洪流分为两股,一股直往东北方丹水池而去,一股折往东南方刘家庙码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