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黄金眼 第413章

《超级黄金眼》第413章

作者:永远天涯/最后的烟屁股 字数:2875 书籍:超级黄金眼

  奥运会那段时间很多人见面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又得了一块!”

  每一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成了亿万人民心中的英雄,特别是那位争霸体操领奖台的体操王子和以拼搏著称的女排姑娘!

  各家百货商店经常可以看见一家人喜气洋洋的抬着电视机纸箱走出来。

  半个月的时间里电视机的销量大增,知名品牌的电视机卖光了,人们就抢地方品牌的电视机。

  创业无线电厂生产的那款能够收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销量比平时增加了一点点,就是这么好的机会也没有增长多少。

  “看来你是对的,收音机卖不动了,我们也要另谋出路了。”欧小阳说话的时候心情欠佳。

  他心情不好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不是因为收音机销售的原因而是他的父亲。他的家庭背影会慢慢变淡,将来到大学里推销收音机也会越来越困难。

  “放心,我们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的很。”王卫东说道。

  八四年的年底,王卫东把一个档案袋交给欧小阳。

  欧小阳捏了捏档案袋问道:“多少?”

  “七千”王卫东答道。

  今年生产了那么多用于校园广播的收音机,可是两个人分到的钱与去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用于收听校园广播的收音机利润比较低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他几种收音机的销售量都大幅下降。特别是那种两个喇叭的大收音机销售量下降的最多。

  现在农村结婚也开始把电视机列为三大件之一,收音机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欧小阳递给王卫东一根宇宙牌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根抽着。

  两个人面对面的喷云吐雾都不说话,这个小小的无线电厂的前景越来越不妙了。

  欧小阳扔掉手里的过滤嘴说道:“我父亲明年秋天就要退了。”

  有些话尽在不言中,欧小阳的意思是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王海富和李玉凤特意赶到哈市,王卫东想把奶奶留在家里可是老太太说什么都不愿意。

  四个人把陈季红送进医大附属医院妇产科,三个老人就守在医院里,由王卫东一天三顿送饭。

  曲小梅在半年多前生了一个闺女,三个老人脑袋里还有很重的传统思想,六只眼睛眼巴巴的看着躺在产床上的陈季红等着她给老王家生出一个带把的!

  特别是现在,由于国家政策,已经不能生两个三个来纠正错误。

  王卫东并不在乎,可是陈季红虽然听不见可还是明显感觉到了压力,精神焦虑。

  陈季红感到阵痛而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最后被推进产室。

  王卫东这时候在工厂里,三个老人守在外面紧张的看着那扇门。

  王海富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李玉凤抱着大陶瓷缸子一动不动。

  奶奶黄桂英坐在那里嘴里小声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里面终于传出了孩子响亮的哭声。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黄桂英情不自禁的念的更快了,她在浑身发抖。

  门开了,一个护士抱着孩子走出来。

  “都过来吧,给你们看一眼!”护士大声说道,声音在走廊里回响。

  王海富和李玉凤像是饿虎扑食一样奔过去,黄桂英却浑身僵硬根本站不起来。

  孩子躺在护士怀里,皱皱巴巴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是男孩还是女孩?”王海富战战兢兢的问道。当年他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紧张。

  “恭喜了,是一个男孩!”护士答道。这个年代的护士也不能免俗。

  黄桂英一下子瘫在椅子上,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她终于有重孙子了,这辈子没有白活,看见了老王家传宗接代的人。

  最冷静的就是李玉凤,她把装着小米粥荷包蛋的大陶瓷缸子凑近孩子,然后用勺子猛敲!

  本来张嘴大哭的孩子突然停了一下转头脑袋然后又张嘴大哭。

  “他听见了,他听见了!”李玉凤说到最后声音都哽咽了。

  “好,好,好,好……”王海富像是傻掉了一样不断的重复着。

  护士抱着孩子转身回去了。

  李玉凤猛的推丈夫一把。

  “干什么?”王海富不解的问道。

  “赶紧出去买糖,买好的!回来给医生护士们分分。”李玉凤说道。

  王海富听见后转身就往外面跑!

  两天后大家众星捧月一样把陈季红这个功臣送回家里。

  孩子出生的当天王卫东就已经往向阳化工厂打电话,把陈季红生孩子的事情告诉了陈季红的父母。

  两位老人马不停蹄的也杀到哈市。

  加上黄桂英一共有五个人围着陈季红和孩子转,王卫东不要说插手,就是在房间里站一会的地方都没有。

  “我就是一个生孩子工具,现在没有用了!”王卫东愤愤然的说道。

  房间太小,半个月后王海富和老陈被各自的媳妇赶回了向阳化工厂,两个月后实在赖不下去了,两个女人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孩子出生一个月左右,王卫东找了一个星期天请全厂人吃了一顿饭,八五年的春节过的乱七八糟。

  王卫东总结,自从有了一个孩子以后,他在奶奶,父母和媳妇的心里都变的不重要了。

  八五年七月,向阳化工厂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办公会。

  首先发言的是陆厂长。

  “军队规模缩小一百万,以后我们的生产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到京城开会,上级领导指示我们要及早做好思想准备,我们是有三十年历史的军工企业,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上万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军转民道路宽广,通过我们的努力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需求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嘛。在这方面兄弟军工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加零摩托车就是军工企业生产的,现在他们生产的摩托车供不应求!”陆厂长说道。

  围着大办公桌,几位副厂长都认真的听着。对于向阳化工厂来说以后工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部里马上会考察项目,然后投入资金帮助我们转向。回去告诉工人们不要担心,我们的道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陆厂长接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