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山变 第29节 暖气

《清山变》第29节 暖气

作者:嵩山坳 字数:3685 书籍:清山变

  开衙第一天,和军机处见面,没有什么正经而紧要的公事要cao办,多是一些尧天舜日,京中外省一切安好的消息,君臣说了几句,各自散去。【≮衍墨轩无弹窗广告≯ .】另外一边,肃顺在军机处坐了片刻,等旁人到齐了,即刻jiao代一声,二度进殿见驾,“今儿个找你们来,是有件事要让你们去做。”

  他说着,向六福点点头,后者捧起厚厚的一摞卷宗,向下一递。肃顺不知道怎么回事,接在手里,“皇上?”

  “这种东西叫暖气,是朕新近想出来的。凭你这狗才的xiong中所学,怕是看不懂的,还是jiao给方家吧。雷廷昌,你来看看,可有可以施行之道?”

  “喳。”雷廷昌膝行两步,接过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御笔亲书的文字,从材料选用,管径粗细,一直到铺陈网线,在在列明。不要说是他,就是造办处里一名微末匠役,只要依照图纸施工,也未尝不有融会贯通的。

  暖气的原理本来并不复杂,只是借助管网,以热力学中的冷热jiao换之付诸实用而已,雷廷昌眼看心算,手指不时的轻轻动作,过了片刻,大约的原理就已经了然于心,“回皇上话,若是说按照图中所画,付诸施工,奴才可以担保,用不到一个月,奴才就能够将皇上所要的暖气建造起来。”

  明善心中大恨好个不懂事的雷廷昌皇帝说此事非肃大人所知,以你为方家之见,你就当了真了?居然还敢说什么不出一个月,就能够建?真是呆子他知道,雷家数辈都在宫中造办处当差,论及旁的或者不值一哂,但说起营造匠役之事,样式雷的名声,哄传九州。他家学渊源,在这样的事情上,确实不负‘方家’的大名,但因为常年侵yin于此,接人待物上,总少了那么一点历练。说话很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

  御前奏答有严格的规制,错非是皇帝问道,明善是不敢sī自进言的,只得心中暗暗为他着急,跪在一边,猛给雷廷昌使眼sè。

  “一个月?”皇帝轻笑了几声,“有这么容易吗?”

  “皇上,既然雷大人说一个月即可毕事,奴才以为,便一定能完。”明善一听这话,心中叫苦,雷廷昌果然把肃顺得罪了只要皇帝开了金口,限期不能竣工,雷廷昌就一定会大倒其霉

  皇帝却似乎没有听出来似的,等了片刻,方才说道,“暖气这种东西,本身并不复杂,不过,若是要在一月之内,将宫中各处,尽皆通上暖气管路,还要不伤及殿阁局势。”

  雷廷昌这才知道糟糕,在他想来,暖气不过是铺陈在养心殿一地,却不料皇帝是要在紫禁城中尽数构建——这样的大工程,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做得到?不要说一个月,半年之内能够完工,就已经算是快手了。想到刚才自己大言欺主,若是追究起来,……雷廷昌吓得语不成句,身体颤抖起来。

  皇帝并未注意到雷廷昌的失态举动,管自说着,“除了室内铺陈之外,室外用于连接各处管网等线路的保暖、防冻裂等的预设差事,以及最终连成一体,一直延伸到制热的锅炉处的安装和排列,朕都已经绘制在图上,载垣、匡源,等一会儿你们下去之后,着工部和内务府认真梳理一下,看看要用到多少管路,多少人工,京中有的,就在京中鸩集;没有的,列一个条陈上来,朕让各省……,你们怎么了?”

  “回皇上话,奴才……奴才方才以为,暖气铺陈,只有皇上所居的养心殿一处,……如今才知道,皇上怜惜宫中人等是要在禁中尽数安装此物,这,奴才刚才说的,一月竣事,实在是过于大言,请皇上治罪”

  “朕本来也没有想过要你在一个月之内把暖气铺陈的事情办下来。”皇帝以为他怎么样了呢,却是为此担心?笑着说道,“这件事啊,等到过了年,春暖花开,朕移驾园子中之后,再由内务府和工部会同办理。不过,一个月建成固然是强人所难,但也不可迁延过久,今年冬天,朕回銮的时候,一定要把暖气管网,铺设到位——有这一年之期,你可能做到。”

  雷廷昌暗中长长的出了口气,满心轻松的碰下头去,“请皇上放心,一年之中,奴才一定将此事办妥。”

  皇帝有一点的好脾气,从来不会为臣下在奏对的时候言语失措而怒,相反的,总是岔开一些话题,化解他们的尴尬,“圆明园大修之事,明善,一年以来,都是你经受料理的,如今工程进展得如何了?”

  “是,回主子话,圆明园大工之事,经由内务府、工部户部各衙mén从中料理,最迟今年六月,皇上万寿之前,即可竣工。”

  “顺势,把暖气也装上。”皇帝说道,“不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行返工。”

  “是。奴才下去之后,即刻料理。”

  “肃顺留下,其他的——都跪安吧。”

  载垣几个退出去,皇帝让肃顺也站了起来,“过年的时候,新近入宫的杨贵人对朕又说,山西曹氏一族……并无子嗣流传,此事你知道吗?”

  肃顺脑筋一转,大约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当年在晋抚任上的时候,以胁迫方,意图bī使曹杨氏入京进宫,后来为皇帝所止,其中有一此,他对曹杨氏说,日后梦熊有兆,诞下龙种,选一jīng明阿哥,承继曹氏香烟——这在曹杨氏自然不能同意,后来也就作罢了,想不到到了今天,她居然有把这件事提出来了?看皇帝忧心忡忡的样子,很为这件事伤脑筋似的。

  “若是说贵人主子娘家无后,皇上推恩于外家,照理倒也说得过去,如今却是夫家……,”肃顺偷偷瞅着皇帝的脸sè,小心翼翼的奏答,“而且,又事关曹氏一族。主子身在北京,怕是不知道,曹氏一族,在晋省堪称富户之,生意做的极大,分店遍及十八行省,这样的大户人家,族中之事,皆由族中长老耆宿,共议而定,若是说,”

  “行了。朕知道了。”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此事毋庸再议了。”

  “喳。”肃顺答应一声,看皇帝没有更多的吩咐,悄悄的挪动身体,跪安而出。

  “雨雪载途,奔行四五百里,老兄很辛苦吧?”

  “多承王爷垂问,卑职不辛苦。”左宗棠在座位上欠一欠身,恭声说道。

  奕认真的打量了几眼和自己隔桌相对的男子,他早就知道左宗棠的名声,上一年的年底在养心殿匆匆一晤,并无什么深jiao,想不到还没有到上元节,他就从湖南老家进京来了?“皇上亲下诏命,命你到府办差,总也用不到如此惶急吧?是不是连过年也不曾过好啊?”

  左宗棠笑了笑,以一口满是湘音的京话说道,“不瞒王爷说,卑职并内子也都习惯了。这数年之中,家眷早已经移居任上,故而倒也不用京湘两地的来回奔bo。”

  “那就好。公事要做,家事也要宁靖嘛。”奕随口说了几句,话题一转,谈到了正经事上,“季高兄大才,哄传四方,这一次皇上命你任职内务府,办理旗务,本王等还要仰仗高明啊。”

  “王爷如此期许,卑职实在是不敢当。只不过略效犬马,以不负皇上知遇之恩,jiao托之重了。”

  “这样说来的话,老兄心中已有定见?”

  “定见是不敢当了。不过倒有几分愚才之得,想必也早在王爷臆中了。”

  奕微微一皱眉,“哦?倒要请教。”

  “既然如此,卑职就试为王爷析之。”左宗棠说,“自咸丰九年,皇上简王爷办理旗务以来,历时已近两年。外省不提,京中旗下人家,如斯响应,动身北上者,不足二成,何也?其一曰刁疲成xìng,不肯吃那份冰雪风霜,田间劳作之苦;这样的人为数不多,但极有号召力,而良善旗人,有从众之心,眼见他们不动身,自然也不愿意动身了。”

  “第二种是不识关外民土风情,不敢动身。”左宗棠旁若无人的侃侃而谈,“我大清立国,已逾2佰载,京中旗户,多不识关外之路,甚至连当年祖宗起兵的龙兴之地,亦从来不曾去过。只是人云亦云,以为尽是蛮荒烟瘴苦寒之地,阖家老小,舍弃这京中花花世界,到那样的地方去,前路茫茫,无所依靠,自然心生畏惧,能够拖一天是一天了。”

  “还有第三种,便是自问祖上有名的,从龙入关,立过劳的,以此为凭,对抗圣命——这类人是最多,如今京中所有的旗下人家,若认真上溯几代,又有哪一个不是在仁皇帝、宪皇帝、高皇帝为国征战过的?”他说,“依卑职看来,这些人的心中,多半是舍不得京中繁华,少一半,则是觉得委屈——臣之后,不加封赏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把旗人都赶出京去,到从来是犯官贬谪之地,受那份罪呢?况且说,这些人以旗人世代狩猎;汉人祖辈耕地为由,更加肆无忌惮的对抗皇命了。”

  “有这三层原因在内,故而王爷办理的旗务差事,也就难有寸进了。”

  奕一面听,一面点头,左宗棠的话,不是什么前人所未见的卓识之言,不提两年办差,多次为旗务之事做御前答奏时,皇帝早已经为他指出,就是自己府上的幕僚清客,也大约的能够悟透个中三味,只不过,于解决之道,皇帝似乎有办,却故意不说,而府中那些人,也像是有难言之隐似的,只是找出了症结所在,却并不能对症下yao。

  “那,以季高兄所见,于以上着三等情况,当如何料理呢?”

  “卑职所言的第二种,虽人数众多,却也是不妨事的。旗人以不识关外风情而心生畏惧,总还好办——只要找一些人,最好是尽数通晓当地民情,又口舌便给的,向百姓多多晓谕。最好是找一些在咸丰九年、十年间已经动迁出京的旗人,从关外回来,向乡邻百姓说明,自然可以收。”

  “嗯,这个办好。”奕立刻说道,“便是朝廷再多的诏令,也及不上原本乡邻的一语之力。”他又问道,“那另外两种呢?”

  “另外两种,则要行以国了。”左宗棠说道,“便说第三等人吧?仗着祖上余荫,领着旗下公出的几两银子,逍遥度日——银子固然不多,但集腋成裘,亦成瞠然巨数。这些人居住在京中,每天走狗放鹰,正经事一点也不做——卑职不瞒王爷,我随斋公在湖南、直隶两省任上,所见所闻,实在令人胆寒很多旗人,连马都不会骑,这还不是文职,而是省内的武官。王爷请想,兵士连马都上不去,如何能够为国征战?饶是如此,……”

  奕摆摆手,制止了左宗棠yù待出口的牢sao之言,心中有点好笑。只是这片刻之机,他就知道,左宗棠是那种心中只有自己,全无同僚之人他所建议的,奕也不是想不到,只不过碍于彼此同根同族,不好、也不能

  出以酷烈——这样想来的话,皇帝似乎也是瞅准了左宗棠的脾xìng,方才让他以汉人之身,帮办如今这已成1uan麻一团的旗务的吧?

  花厅中沉寂了片刻,奕问道,“那,如何行以国呢?”

  “就以旗人自称狩猎为生,不善耕地来说吧。如今四海升平,天下长治久安,打仗都用不到旗人,还说什么狩猎?便称狩猎,这些人又有几个人能够挽得开一石半的强弓,放得出奔行二百步的力矢?可见是虚妄之词,用以悖逆圣谕之言。”左宗棠继续说道,“另外,卑职以为,”

  奕看他突然闭口不言,心中奇怪,“怎么了?怎么不接着说了?”

  左宗棠想了想,当此官行此礼,他虽然并无实缺,但多年在骆秉章身边,官场侵袭而下,规矩总还是懂的。有些话,若是对骆秉章、曾国藩、胡林翼等汉人jiao好能够说,对奕这样的一国王爷,就不大容易见听了。“卑职想,树大多枯枝,京、外各省旗人,不下百万之众,固然有心地良善,一意为国的;但也有那疲滑成xìng,……”

  “你说的这些,我又岂有不知?”奕立刻明白过来,主动接过了话头,“你说的那心地良善的,只是小可之比,更多的,都是一些……哎让我怎么说才好呢?”

  “正是为此,皇上才不惜尽数北迁旗下闲散丁户,一则解虚靡用度之苦,二则开关外数省千万亩良田之广袤,为国又新增一鱼米之乡。”左宗棠说,“若能成就这一番远望,正是要靠王爷这样,少年英,为国不惜谋身的英才之士,砥砺相助啊。”

  左宗棠的一席话,令奕心怀大开,嘿声一笑,“季高兄所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皇上以千秋大业重责jiao托,本王在公是皇上的臣子,在sī是皇上的兄弟,又岂敢为保全一己,而有所瞻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