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玉种田记 第五十九章 皇帝大boss

《和玉种田记》第五十九章 皇帝大boss

作者:两个豆沙包 字数:1888 书籍:和玉种田记

  看着天佑表哥转身离开,李长卿舍不得放下手里的蹴鞠,笑着对着和玉说道:“和玉姐姐,你的脚真白,这个蹴鞠先给我玩两天。”

  这个李长卿哪壶不开提哪壶,和玉的脸红的不行。蹲下,赶紧套上袜子,快速的穿上鞋子。不等和玉说话,已经把球拿走了。

  和玉撇下傻站着的铁牛,跑到屋里,坐在桌子旁生闷气,开始钻牛角尖。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和玉十一岁得小孩子生什么气。和玉来到李家才两天,平易近人的脾气,已经和丫鬟小莲很是熟悉。从小莲的话中,知道这李贵妃是李老太太的嫡长女,于明硕五年进宫,备受现在皇帝刘擎宇宠爱,封为贵妃,特给恩宠贵妃前面冠姓,李贵妃,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不到半年就有喜了,生下三皇子刘天佑,之后的十一年间,又生养了两个公主,刘菲,八岁;刘岚,六岁。虽然现在刘贵妃三十岁有余,但是看上去像二十多岁的。

  怕李长卿不会玩踢蹴鞠,估计会乱踢一通,就找出白纸,花了蹴鞠的场地,球门,旁边写着踢球的规则。让小莲给李长卿送过去。

  刘天佑和自己的大弟弟何志英是差不多同样大,自己做姐姐大,就不要和小弟弟计较,谁要自己比他们大呢。和玉坐在桌旁,滴滴咕咕的,给自己找一些说得过去的理由。一想到今天,自己被一个小孩子气成这样,真不像一个心理年龄三十岁的人,反而越来越接近于现在的实际年龄。

  正在和玉懊恼的同时,刘天佑也在屋里踱来踱去,不复平时的冷静。不就是踢个蹴鞠嘛,干嘛笑得那么灿烂,很是碍眼。连门外李长卿叫刘天佑踢蹴鞠的声音都没有听见。

  慢慢的理清心中的思绪,自己是怎么了,怎么一见到那个和玉,心绪就乱的不行,这是从来都没有的,以后还是离她远一点。

  下午时分,李贵妃,刘天佑,还有刘菲,刘岚两位公主,摆驾回宫,自然戴上了和玉送给李老太太的剪纸画,丰收图。

  皇帝嫔妃是不可以住在皇宫外面的,这李贵妃在娘家一住就是两天,可以看出是皇帝刘擎宇对李贵妃恩宠倍加。

  李贵妃,一回到皇宫,皇帝刘擎宇一批完奏折,就来带到李贵妃的芙蓉殿。李贵妃好像能猜到皇帝刘擎宇一定会来一样,饭菜多准备不少,皇帝专用的餐具已经摆放好在桌子上。

  这不饭菜共准备好,皇帝刘擎宇就来了,只听见宫外的太监公共小丁子大声通报:“皇上驾到。”

  李贵妃,刘天佑,刘菲,刘岚分别向皇帝刘擎宇行礼。皇帝快步上前,扶起李贵妃,边说道:“爱妃无需多礼。”

  李贵妃引皇帝坐在桌旁吃饭,皇帝炽热的眼神,看的李贵妃脸微微泛红,偶尔抬眼看看多情的皇帝一眼,又赶紧低下头。

  皇帝刘擎宇问了刘天佑在外面的见闻,两位公主也在争先恐后的向自己父皇显摆这两天的见闻,讲的眉开眼笑,皇帝老爹听的喜笑颜开。

  刘菲吃完碗里的最后一粒饭,打了个饱嗝,旁边的刘岚碗里还剩下几口饭菜,刘岚不想吃了,惦记着饭后水果。

  “岚妹妹,难道你忘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不能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经过百姓辛勤劳作种出来的。”

  皇帝刘擎宇显然被刘菲的话镇住了,不识粮食作物的,居然也开始关心民众,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嘴里默念着刘菲说的那几句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诗句!

  只见刘岚哭着小脸,重新拿起筷子,几口吃完碗里的剩饭,几人都是很赞许的看着刘岚。

  “菲儿,你刚才念得是谁写的?短小精悍,不可多得的好诗。”皇帝刘擎宇问道。

  “是和玉姐姐,她很厉害,可以用纸剪出很多小动物,很可爱。父皇,我拿给你看。”刘岚蹬着自己的小断腿,拿手里捧着几个栩栩如生的剪纸动物,献宝似的那个皇帝刘擎宇看。这几个小动物剪纸,是刘岚从李长卿那边要过来的。

  “真是不错。这和玉姐姐是谁呀。”皇帝刘擎宇问道。

  “不就是一个大脚女子。”刘天佑不假思索的说道,说完后,才意识到自己说这话,失礼,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看到儿子发窘的样子,李贵妃开口说到:“回皇上,这和玉是家母比较看重的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之前我们宫中吃的山芋,土豆都是出自和玉姑娘之手。之前皇上您亲自赐名的《三字经》也是出自这姑娘之手。”

  皇帝刘擎宇很是吃惊,居然有这事,说道:“那这和玉可是大才之人,可惜是个女子。”刘擎宇很是惋惜的说道。

  刘贵妃听了皇帝的话,大胆反驳道:“女子怎么了。这和玉姑娘,巾帼不让须眉。前段时间还改造了上千亩寸草不生的荒地,现在上面已经长出幼苗,据和玉姑娘说,明年春,全部是良田。此等聪慧,纵然男子,又能有几个?”

  “什么?寸草不生的荒田居然可以改造?”皇帝刘擎宇吃惊的问道,摸着胡子的手停下来。

  “当然是真的了,家母怎会欺骗臣妾。等明年的春天,皇上可以派人去查探一番。”李贵妃补充道。

  “要是这真有法子改造寸草不生的荒田,那真是大功一件。我朝又可以多开发一些田地。”刘擎宇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想象着百姓可以拥有更多的土地,生活更加美好。

  皇帝刘擎宇自二十五岁以来,登基十几年,每时每刻不忘历经图志,才有现在的政治清明,所以才能有王知州,杨师爷这样的好官;百姓相对于以前,生活好多了。但是刘擎宇不满足,他知道,并不是所有明硕王朝的百姓都能吃到饱饭,还需要自己毫不懈怠的努力。

  毕竟两天有限,粮食产量有限,一直困扰着这位皇帝。现在一听李贵妃说,有人可以化荒田为良田,怎能不高兴。十几年的夫妻,刘擎宇知道李贵妃不是个乱说空话的人。

  皇帝刘擎宇踱来踱去,脑子里计算着明硕国有多少荒田,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反正是很多,首先要把方法学过来,并加以推广。

  ----------------------------------

  明天停电,再次说明,后天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