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玉种田记 第三十七章 张大少的“坏水”

《和玉种田记》第三十七章 张大少的“坏水”

作者:两个豆沙包 字数:2170 书籍:和玉种田记

  一连几天没有遇到可疑的人,没发生可疑的事情。和玉就把韩姨的话,丢到脑后了。这几天一直在荒田那边,看着工程进度。不到十天时间,已经翻了七八十亩地。和玉按照之前规划好的,四亩中间垒砌小田埂,以备灌水排盐碱之用,以便灌水,排水之用。和玉定的上百架筒车已经拉回来,已经安装好在渭水河边。

  因为现在不是汛期,水位很低,只能从渭水河引水,灌溉已翻好的天地。水沿着一开就挖好的水渠流往,之前隔好的方方正正的田里。一直等到水漫过地面二十公分,泡个一天一夜,再从另一边的水渠排到渭水河的下游去。

  这就是已目前的条件对付盐碱地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水利,灌输法。在已翻好的盐碱地理灌水,等水溶解了田里的盐碱之后,在排水,这样就带走了溶解在水里的盐碱,从而达到驱盐碱的作用。

  眼看着上百辆筒车,日夜不停地在那边不断的从渭水河里汲水,灌满一块又一块的田。

  刚开始王知州,杨师爷对于和玉规划图上,一道道,那么多的水渠不理解,现在是佩服的要命。和玉就是按找后世的稻田基本的结构设计的,种水稻,就需要很多小水渠灌溉。

  看着已见初步规模的改造田,心理很欣慰,离开的时候交代厨娘们菜里面多放点油,并且大饼里要多加上肉片。

  期间,王知州,杨师爷老看过这边的进展情况,细心的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备以后能用的到。两人对于筒车赞不绝口,认为这个可以在大范围呢推广。

  和玉的小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很充实。昨天晚上,刘婶送来一篮鸡蛋,个头比以前大了不少,这段时间的鸡饲料里面,绊了剁碎的蚯蚓,增加了饲料里面的蛋白质,所以鸡吃了之后,生的蛋比以前大多了。盘算着孵个几百只小鸡,等来年的时候时候正好生蛋。考虑到今年周围的很多地方受灾,人都吃不饱,买粮喂鸡,有点说不过去。就少孵点,大约一百只这样。

  经过清水县县城,和玉去看了两个弟弟,买点零嘴送过去,给他们留点零花钱。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去帮大柱的准媳妇,买点布料。现在大柱和何梅的婚期已经定在腊月低。

  平时何梅没什么好看的衣服,现在要出嫁了,再加上周婶家收成不错,准备给闺女多置办点嫁妆。这不和玉一手拿着周婶给的钱,一手拿着何梅给的钱。周婶是托和玉给何梅买点好的布料,何梅是托和玉买点黑色,藏青色的布料,准备给大柱做些衣服。大柱人勤快,干重活,衣服不撑穿,几乎没有意见衣服不带补丁的。

  店里面的生意不错,大多是一些妇人,姑娘之类人,来来往往。和玉挑了几块比较好看的布料,两块比较耐用的藏青色的布料,付了钱,准备离开。

  远远的看到张大少和一帮爪牙,往这边走过来,和玉赶紧钻进马车,让铁牛快速驱车离开。等张大少赶到和玉停车的地方,只能看到和玉马车的背影。

  “啪”张大少一巴掌打在身边的仆人的脸上,骂道:“混账东西,看到和玉小娘子,居然不早说,害得老子只能对着马车背影兴叹。”

  家丁很委屈的不敢还口,一看到到和玉姑娘的,就赶着告诉您了。哀怨的看着自己的主子,有种遇人不淑的感慨。

  另一个贼眉鼠眼的仆人,趴在张大少的耳边,嘀咕道,看着张大少的那由气氛到下流的笑容上,不难猜出,这个主意有多馊。

  此人赵全,是从小被买进张家,此人心思比较活络,要是用在正地方,不失为一个人才,但是长期跟着张大少,一直扮演者狗头军师的角色,出一些坏主意。这次也不例外。

  自从知道和玉是何家村的就上了心。他记得年幼时家里有个远房表姑家就是嫁到何家村的,前几年死了丈夫,成了寡妇,这人显然就是何家村尖酸刻薄,爱占便宜的赵寡妇。前几天拎了几盒点心,去看望赵寡妇,套套一些有关和玉的详细信息。固然有所收获,和玉年方十四,父母双亡,下有弟弟妹妹。和玉的大伯母和赵寡妇关系不错,经常来往,知道她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目光短浅,好打发。

  这和玉是清白人家的女儿,一旦染指了,要是不娶回家,可要吃官司的。还不如一劳永逸的娶回家,想怎么就怎么。这赵全给长大少爷出的馊主意就是这个。再说了,张家在清水县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娶个农家女子做小妾,又算得了什么。张大少家里已经有几房妾室,多一房不多,所以一听赵全这么一说,非常赞同,脑子里已经在幻想着和玉可人儿的曼妙风姿,还有那倔强的眼神,光想着,这心里就被勾得痒痒的。

  但且忍耐几天,赶紧吩咐赵全找个媒婆去和玉大伯父,大伯母那提亲,因为父母双亡,血缘关系上,也就和玉大伯父,大伯母最近。已经知道两人的弱点,很好对付,就从此下手。

  赵全按照张大少的吩咐,找到城里一个有名的柳婆。清水县就没有她不知道的旮旯地方。

  “在下是张家长大少爷的贴身侍从,我家少爷现想讨一房小妾,劳烦刘媒婆跑一趟。赵全说着,拿出一个十两银子的小元宝,递给柳媒婆。

  柳媒婆一看是十两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不愧是张家的,一出手就十两银子,抵上平时好几家的了。柳媒婆献媚的接过银两,说道:“不知张大少爷看哪家姑娘了?不是我柳媒婆自夸,清水县就没有我柳媒婆不认识的人。”

  赵全才不信这媒婆认识所有清水县人的大话,但是柳媒婆每年要说很多家媒,这是大家共所周知的。还有事要这柳媒婆去做,要不然,谁有工夫和这大嘴婆唠叨。

  “就是我们清水县何家村的和玉姑娘,父母双亡,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赵全对着柳媒婆简单的说道。

  柳媒婆听了赵全的话,脑子里快速搜索相关的信息,不一会,眉头散开,问道:“那和玉姑娘的大伯母是不是姓顾,家有四女,无子。”

  赵全没想到这柳媒婆真是神通广大,居然还真认识,连人家家底都能说出一二,刚才真小看柳媒婆了,“真不愧是我们清水县第一大媒婆,果然不一般。在下赵全有个远房表姑也在那个村,和顾氏交好,倒时有什么情况,你可以直接找小的表姑赵氏。”

  一听赵全奉承的话,柳媒婆不禁眉开眼笑,对于赵全的奉承,很是满意。一听说还有个亲戚在那边,这是就更好办了,拍着颤巍巍的胸脯,说道:“还有亲戚在那边,这事更好办了,您就瞧好吧。”

  对付一个农家无父无母的小孤女,长辈伯父又是贪婪之人,这样的媒,一年不做十次八次的,也做五六次,有什么难的。

  赵全初步见识了柳媒婆的能力,对于柳媒婆的保证,很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大少爷得手后,更加赏识自己。

  ----------------------------------------------

  抱歉,晚了。家里停电,一来电,立马上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