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锦绣 第一百八十九章

《农门锦绣》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者:面包西施 字数:2619 书籍:农门锦绣

  初四一大早,饼干厂的人员早早的来了。

  大家伙心里都好奇,罗颖先前说的开工礼物是啥。

  “全福别看了,不是吃的,喏,一人一个开工红包。”刘一帆说完,便把红包递上。

  这下子大家居然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刘大宝说:“哥,这……咋又给红包啊!”

  二虎说:“就是啊!我也还以为是吃的了。”

  柱子说:“一帆,钱你拿回去吧!我们拿了工钱了,再说过年的时候,你们都给过红包了,这……”

  “没啥不好意思的,一个红包也是图个吉利,大家好好干,今年咱们厂子要扩大,初九开始我们会有新成员加入,到时候你们几个可就是师傅,要带徒弟了,一定要给我把人带好、教好,你们几个老员工,今年开始每个人的工钱每个月加一百文!”

  这个消息可真是振奋人心!

  现在村里不少人都眼红这工作,如今工钱又涨了,他们几个心里更是珍惜,更有干劲了。

  二虎立刻保证道:“一帆哥,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就是!这么好的待遇,不好好干我都对不起自己!”全福笑着说。

  “行了,那你们去干活儿吧!”

  刘一帆话落,柱子等人美滋滋的洗手进去干活儿了。

  巳时的时候,刘顺发和徐春花上门了,

  徐春花笑着说:“听说上回为了救我们,英子还着凉了,这是我娘家养的乌鸡,刚好捉两只给英子补补。”

  “大娘,您太客气了。”罗颖说,“其实也没有多大事儿。”

  这时候,洪氏端上茶水和点心。

  “咦,英子,这糖你从哪儿买的?真香。”刘顺发指着花生糖问。

  洪氏笑着说:“这是少奶奶自己做的,外头可买不着。”

  徐春花一听,立刻拿了一块放嘴里,咀嚼后,双眼发光,赞道:“嗯,真好吃!也就英子这么心灵手巧啦!”

  罗颖笑了笑,说:“喜欢就多吃两块,洪婶一会儿给大娘装一点,带回去给四贵和五福尝尝。”

  “那大娘就不跟你客气了,你巧兰嫂子又有了,最近就爱吃甜食。”

  徐春花嘴里的巧兰是她的大儿媳。

  “那好事儿啊!”

  “孩子多了,是福气,可是养起来也费劲儿,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家四贵和五福还没说亲呐。”刘顺发道,“英子,你和帆小子前儿说的办养猪场的事儿,我们考虑过了,我们呀,跟着你们干!昨天我在我丈母娘家那边也打听了下,那边徐屠户家,腊月二十八的时候,母猪产下十多只猪仔呢!我跟他们也打了招呼,会给咱留着。”

  “十几头怕是不够吧!顺发伯,这方面您路子广,劳您多费费心,多买点猪仔回来。”罗颖说完侧过脸对严清说,,“严叔,你去把村长、晓勇叔,我大舅、李家人请来,就说有事情跟他们商量。”

  “好的,少奶奶,我这就去请。”说完,严清就出去了。

  肖家跟李家之前就有意思要养猪,所以这次的养猪场,刘一帆和罗颖商量过他们几家一起搞,村长不知道会不会参股,但是不管参不参,村里要办养猪场,他是村长,也应该知会他一声的,况且刘晓勇那天还有参股的意思。

  很快,肖家人、村长一家子、李家一家子,刚好今天李大凤夫妻俩带着孩子在这边拜年,听说要办养猪场,也来了。

  尹震也很有兴趣听他们谈这个,便和刘一帆停止下棋,两个人从书房里走出来,众人看到尹震,扭捏不安,刘晓勇和村长还准备下跪,尹震说:“不必多礼,你们谈你们的。”

  尽管尹震这么说了,可是村长等人心里也是忐忑不已。

  这时候,刘一帆率先开口,缓解气氛,道:“村长爷,晓勇叔,您们要不要参股?”

  “参,肯定参!”村长斩钉截铁的说。

  刘一帆闻言,道:“那我们就有五户,先养个五十头,下半年我们要做腊肉香肠啥的,到时候再多养点,养上一百来头,您们觉得如何?”

  先五十,后一百,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听到这个数量,众人到吸了口凉气!

  猪,起码要养半年才能宰杀,一下子养这么猪,越往后猪的食量也越大,肖老头担心,他问:“会不会太多啊?要不咱第一次少养点?”

  肖大树则有不同的意见,说:“爹,我觉得不多,五十头猪,平均下来,咱们每家也就十头而已,而且帆小子和英子肯定有办法能卖掉。”

  “不错,要干就干大一点,要是一家养个两三头,咱们也不用费这么多心思了。”刘一帆说,“外爷,您别担心。”

  “我们家都听帆小子和英子的,你们说咋样就咋样!”李爷爷笑着说。

  去年跟着他们赚了不老少钱,尤其是展销会,虽说他们只占一成分子,但是所挣的钱已经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收入了。

  刘一帆继续说:“一头猪仔的钱大约在一百七十文左右,五十头那就是八两半银子,另外还要盖猪舍,做猪食槽等等,估摸着不算猪的吃食部分和人力投入,前期投入也要准备十二两银子,那么就是一家二两半银子,至于猪场的活儿,就一家出一个人,不出人的就出一两银子一个月请人。”

  刘一帆话落,众人陷入沉思,各自计算着。

  村长想了想,道:“就按帆小子说的,我们家不出人,出一两银子。”

  刘一帆对肖家人说:“外爷,您们也别想了,天气回暖了后卤味要开始了,家里还有地要种,我们还想着鸡鸭养殖扩大,您们腾不出手来。”

  李家人闻言,便说:“那……那我们也出钱吧!”

  这时候李大凤劝道:“肖叔,您们别老想着啥活儿都自己干。”

  肖老太略有所思,说:“不干不行啊,家里孩子都大了,我们还想着盖房子呢!这要是请人干,这房子……”

  刘一帆考虑到他们想盖房子,所以拜年的时候,给肖家四个长辈一人一个红包都是二两银子,加起来就是八两,他们自己只要添一点就可以盖青砖瓦房了。

  “这有啥?鸡鸭养殖您们不也还有工钱吗?用这个工钱去填补一下,半年就可以回本了,还有卤味再过个把月就可以卖了,你家大年在饼干厂也有工钱拿,大棚菜马上可以卖了,这到处都是钱呢!”李大凤越说越羡慕,同时也后悔,想当初自己老娘传话过来,让自己跟着搞大棚蔬菜,他们都觉得那是天方夜谭,结果现在到大棚里一看,自杀的心都有了。

  肖家人终于被说动了,于是最后商议决定,每家每月出一两银子交给刘顺发,猪场喂猪和打扫的事情就交给刘顺发负责。

  刚好趁着黎多福也在,盖猪圈的事情也交给他了。

  李大凤笑着说:“哎呀!去年托英子的福,赚了钱过了个肥年,今年看样子又有个好开头了!”

  今年李家要盖房子,肖家要盖房子,这又要盖猪圈,黎家的男人们小半年都有活儿干了。

  又闲聊了会儿,就散了。

  尹震说:“看起来,做生意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啊!”

  罗颖说:“做生意本来就不是件坏事,朝廷重农抑商本来就不对。”

  “大胆!”阿三站出来斥责道。

  说完这话,罗颖就后悔了,这特么可不是现代有言论自由,罗颖这话在他们听来,有质疑皇权的意思。

  尹震闻言,眉头微蹙,不过并没有发怒,而是较为平静的说:“你说说看,怎么不对了?要是大家都去经商了,地谁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粮食,外敌入侵或是遇上天灾,你知道会是什么样儿吗?”

  刘一帆闻言,笑道:“尹大人,您想太多了,您以为人人都会做生意,都有本钱做生意吗?”

  尹震一愣,就连小煜也被他们夫妻俩的言辞惊住了。

  士农工商,无论哪个朝代,商永远是末尾的。

  尹震急忙问:“你们什么意思?”

  刘一帆说:“我认为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我家的饼干要用面粉,那么面粉势必要有人种,我们饼干卖的越多,要的原料就越多,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人种,而且也生产饼干也需要很多人来做,意味着我们要请人,请人就要付工钱,工人有了收入,即便家里田地少人口多,他们也能填饱肚子,甚至改善生活,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像大人说的,衣食足而知荣辱。”

  尹震闻言,心中震撼不已。

  这时候罗颖又把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跟尹震讲了一遍,听的尹震和小煜目瞪口呆。

  “反正就是都重要,要做好平衡,一味的重农抑商是不对的,不说了,我去做饭。”罗颖说完起身转身YU走。

  “娘子我去帮你。”

  这时候的尹震还没有回过神来,许久,他才问:“小煜,你可曾见过她口里师父?”

  “并未见过。”

  尹震深表遗憾,现在他对罗颖的师父越来越好奇了,什么样的人才能教出这样的徒弟?还有刘一帆,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可就是……老围在女人身边算个什么事儿?

  尹震回到房间,修书一封,传回京城,至于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