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扶摇 第285章

《扶摇》第285章

作者:断刃天涯 字数:2960 书籍:扶摇

  甜井乡目前至少有两百户人家接受了饲养的项目,等天凉快一点,县里将采取借贷的方式给农户提供牛犊。

  两位老板留在甜井乡过夜,表示自掏腰包请农大的学生吃饭,吴言自然不会让他们掏钱。留在甜井乡的两位老板,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跟研究基地的学生们套近乎。次日,两人来到乡政府时,看见公告栏上面的内容时,一起停下了脚步,站在公告栏面前看完之后,长时间的面面相觑。

  跟在边上的吴言从两人的目光中看见了震惊,不禁暗暗奇怪,心道项目支出公开,跟你们有啥关系?吴言没做过买卖,自然不理解这两位心中所想。做买卖的最怕啥,怕政府呗

  私人做买卖,往前一点算那叫投机倒把,政府给的定义。八十年代初,刚刚兴起的温州私营经济,不就是让政府给一巴掌扇了个半身不遂,几个代表人物坐牢的坐牢,逃亡的逃亡,多年以后才得以抬头。

  所以说,这两位对于当地政府的政策一向都是最敏感的。别看现在到处都在招商引资,真的等你的资金落地了,还真不知道是个啥。温州人全国都有,每到一个地方,对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往往异常的敏感。

  这两位走的地方也不少了,还是第一次遭遇乡政府公布项目支出的事情。根据两人的经验,政府搞项目,正是上下其手的好机会,见过政府遮遮掩掩的,哪曾见过政府主动公开支出账目的。可眼下就亲眼看见了,这说明什么?

  “吴县长,这个是什么意思?”刘庆强忍着激动问了一句,吴言听了笑着解释道:“这是县政府推出的一个让群众放心的政策,是王书记在常委会上提出并通过的。以后县里有什么项目要推广,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告知群众。让群众对政府项目的开支一目了然,群众自然就放心了。”说起这个事情,吴言的情绪也有点低落,忍不住叹息一声道:“其实这个事情,得罪不少人呢。私下里我也劝过王书记,他还是坚持这么做。”

  吴言的一番话,击穿了这两位内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二位本来就是冲着王国华来的,现在看清楚了王国华的作为,心中越发的迫切了。

  王国华回到县里已经天黑,刚进小招的独门院子,里头的树下刘庆和阎本利坐在椅子上等着呢。看见王国华进来,两人齐齐站起招呼道:“王书记。”

  王国华皱着眉头,冲站在台阶上的吴言怒道:“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好好接待两位贵客么?你一个副县长怎么了?学会摆官架子了?”

  吴言笑着上前也不辩解,倒是阎本利连声道:“王书记误会了,是我们俩坚持在院子里等您。”王国华苦笑道:“老阎,叫我怎么说你好,如此见外。”

  阎本利哈哈一笑道:“我错了还不行么,国华。”王国华道:“这就对了,大家是同学,不管你是来玩的还是来投资的,我总得让你乘兴而来高兴而回。”

  刘庆这时候插了一句嘴道:“王书记,我打算投资一千万元,在县里搞一个肉类加工厂。”

  王国华听了没立刻表态,而是露出思索的表情,摸出烟来点上。阎本利和刘庆顿时有点紧张,担心的是王国华已经联系上了投资商,那就真的没他们什么事情了。自打看了乡里的公告栏,得知县里采取的措施后,他们还真不怀疑王国华能拉来客商。当地政府这种作为,实在是让买卖人的心思活动的紧。

  “刘老板,技术上有什么问题没有?”王国华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来,刘庆几乎是本能的答道:“技术上没任何问题,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资金不足。一千万已经是极限了,我回去要是凑集不到三五百万的资金,就得停了家里的生产。另外,就算我这一千万砸进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足以消化全县的养殖产出,王书记还要另外寻找别的客商才是。”

  王国华摆了摆手道:“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现在的关键是,你就算能消化的掉全县的产能,终端市场的销量能跟的上么?”

  刘庆是内行,自然知道王国华这个问题在根子上,也不着急回答,捉摸了一番才道:“眼下我们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一些大城市。以我现有的企业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资金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还可以往西南、北、东北方向发展。市场前景绝对看好。”

  王国华转眼看了看阎本利道:“老阎,你呢?”

  阎本利听了龇牙一笑道:“国华,不瞒你说,眼下我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资金不足。我们那一带,现在做皮鞋的私营企业不少,皮革的需求量相当的大。我现有的产量,连本地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王国华又是一番沉思后道:“好,这样,我负责给你们两位融资五千万,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全县的产出吃下来?”

  “没问题”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王国华松了一口气,笑道:“好了,进屋慢慢谈了。资金不难弄到,但是合作方式还有些讲究。”

  阎本利和刘庆没指望天上掉馅饼,更没想过吃独食,王国华接下来没有条件,那才是不正常的。真的一点条件都没有,这两人没准还担心王国华想吞掉他们呢。

  王国华让吴言去安排晚饭,三人对坐就着啤酒边喝边谈。王国华开出的条件不算太过分,两千万分别入股两人的公司,占30的股份,其他资金按照银行现行的最高利息借给两人,五年内还清。

  就这么一些条件,阎本利和刘庆听了那时脸上欢喜不已。国内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远远不是外人能理解的。资金、合作方式谈妥了,王国华又谈到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也不算特别好的,三年内半税。

  站在刘庆和阎本利的立场来看,政府给于的政策不算特别好,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方栏县的整个投资环境是最好的。关键一点是王国华个人不贪,所有事情都放在桌面上来谈,大家一条一条的讨价还价就是了。

  结果是三人一顿饭吃了三个小时,到后来都是在喝啤酒和争执的过程中度过。夜里12点,三人才算各自散去,相约次日与政府签订投资协议。

  刘庆很阎本利离开之后,王国华立刻联系游飞扬,表示需要两千万的资金,游飞扬那边没二话,同时还告诉王国华一个好消息,在南边的私募顺利的令人吃惊。

  最后时刻,王国华才丢出一个让游飞扬彻底晕乎的消息:“许书记要进步了,不是南边就是北边,省委书记ZZJ委员。”

  游飞扬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连忙追问:“哪来的消息?我怎么不知道?”

  王国华笑道:“楚楚现在时中组部的,你说消息从哪来?”游飞扬二话没有电话直接挂断,王国华哭笑不得的看着电话,知道这小子着急给家里报信去了。

  半个小时之后,王国华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接听之后里头传来游飞扬的声音道:“国华,楚楚的爸爸是不是叫楚江秋?”

  王国华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就知道她外公很牛,好像姓穆。”电话里游飞扬一阵舒心的笑道:“谢谢兄弟,这个消息太及时了。”

  第三百零四章用利益说话(还有)

  第三百零四章用利益说话(还有)

  第三百零四章用利益说话

  王国华这个层次,还很难理解这些。游飞扬也不太懂,不过从家里的反应能看出来端倪罢了。这个事情对于王国华而言,也就是一个顺口话,说完就觉得跟自己没啥大关系了。

  王国华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肯吃独食,其实这个道理跟生意场上的长久交往是一个道理,钱都让你一个人赚了,谁跟你玩。同样,好处都你一个人落下了,那不是遭人恨么。这么蠢的事情王国华是不回去做的。

  第二天,王国华按照程序先向汪来顺汇报,汪来顺很高兴,林少柏跑了一趟中原省,花了几万块啥都没落实,王国华坐在家里都有人找上门来。对此,汪来顺自然不忘记挖苦林少柏道:“林书记要知道这个消息,该高兴呢还是该觉得没面子呢?”

  汪来顺的幸灾乐祸没有得到王国华的响应,王国华还是很客观道:“林书记对于推动该项目,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这个事情,还是抓紧向林书记汇报吧。”

  王国华一瓢冷水下来,让汪来顺冷静了许多,知道现在不是搞内斗的时候。这个事情的功劳,首先还是要算到政府头上的,作为县长的他功劳不小。两人一起来到县委,林少柏对于两人的到来还有点惊讶,很少见两人一起杀上门来的,该不是出什么事情了吧?

  王国华很懂规矩的把汇报的权利让了出来,汪来顺也是当仁不让。听完汇报之后,林少柏有点晕了,怎么就这么搞定了销路的问题?这个也太快了吧。得知已经商定一旦达成协议一个月内便有五百万的资金落地,这个让林少柏多少有点嫉妒,却又无奈的很,谁让自己一点力气都没出呢?。

  汪来顺汇报完了,王国华笑着道:“林书记,还有一个事情我要汇报。”

  林少柏有点提不起精神来,这个事情虽说书记有领导的功劳,换一个人吧林少柏还可以利用书记的优势撇开了占首功,王国华他就不敢了。刚碰的钉子,还疼呢。

  “嗯,你说。”林少柏有点强颜欢笑的意思,王国华道:“这两位客商代表的是一群客商,现在有一个问题时,他们想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上还是有一点压力。希望县里能够帮忙解决一部分贷款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