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石道 第二百四十五集 当机立断

《石道》第二百四十五集 当机立断

作者:逍遥听江 字数:1754 书籍:石道

  目前,灵璧石乃为中外藏石界所瞩目,从个人藏石到石馆陈列,多以灵璧石为上,灵璧石已远销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据说渔沟镇从事奇石经营的人数就达到1.5万人。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这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灵璧石的高度评价。

  形成于8亿5千万年前的灵璧石,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坚硬而温润的石质,绚丽而丰富的色彩,金声玉振的天籁之音,天化神镂的奇妙纹理,涵盖了各地观赏石之精华。

  因此,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千姿万态、自然天成,气韵苍古,集形、质、声、色、纹诸美为一身。

  灵璧石开发利用久远,我国最早记载地理物产的典籍《尚书·禹贡》所称“泗滨浮磬”即灵璧石磬。

  早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即取灵璧磬石制作特磬贡于王室演奏。1950年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出土的“虎纹石磬”,据考证为灵璧磬石制作。

  灵璧石主要分布在灵璧县渔沟、朝阳、下楼、朱集、浍沟等乡镇的山脚下平畴中。

  据专家考证,灵璧石属碳酸盐岩,在多次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发生褶皱、断裂,大自然以它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今天形态各异的灵璧观赏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宿州灵璧县渔沟镇小店村,家家户户门前矗立的形态各异的奇石令人目不暇接。

  从奇石的发现、挖掘、毛石交易,到刷洗、配座、销售;从园林石的发掘、运输,到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从生产磬石看盘、各种乐器,到研发精品磬石雕刻、石材保健品,渔沟镇的奇石产业发展链在不断延伸、不断细化,一块块石头的附加值也在不断增加。

  奇石,不仅给了渔沟镇生息发展的机会,更已融入渔沟人的灵魂。

  坐拥天一园、中国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灵璧石汇展中心、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渔沟镇正逐渐成为灵璧县的次中心、宿州的名片镇。

  许会长不断和碰到的石友打招呼,径直找到一石农家里。

  “李吉祥,快给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好石头!”

  许会长一只脚才迈进李吉祥的家里,便大喊一声。

  “来了,许会长,怎么来得这么快,我以为你起码还要一个小时才到。”

  李吉祥从门里闪了出来,带着一脸笑意。

  “还不是被你害的,现在还会有什么石头能让我动心,你非要让我来一趟不可。”

  “许会长呀,不是我吹牛,我跟您这么多年,再怎么差,也懂得什么石头会入你法眼呀,这不,刚刚县里来了几位专家,看完后还告诉我,这石不要让人看了,等县里的通知吧。”

  “有这么神秘?石头买卖又不犯法,关他县政府啥事?我就不信邪了,快带我去看看。”

  “许会长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不给你看呢,走吧,这石头就在大仓库里。”

  李吉祥走在前头,连茶也没泡,就直接带人去看石头了。

  来到仓库里,一方高约3.6米,重约4吨的灵璧石分外引人注目,其形如升龙,势欲冲天。

  许会长只看一眼,便直接对李吉祥说道:“这石我要了,快打包吧,我还有事要赶回去。”

  “许会长,别急,回家喝杯茶再说。”

  李吉祥小心回应道。

  “好吧,有什么好茶尽管拿出来,这俩位是我的朋友,我给你介绍一下。”

  许会长指着九龙和赖总说道。

  “很高兴认识你们,走吧,泡茶去。”

  来到李吉祥家里,他拿出珍藏多年的普洱,熟练地泡起茶来。

  九龙当时看到近4吨重的灵璧石后,一直有个疑问,别人不是说玩灵璧很容易玩出包浆吗?可此石却是原汁原味,甚至连后面的泥土都没刮干净,怎么看都是山石的样子,看不出美在哪里,这石头都玩出返璞归真了?

  李吉祥笑了:“还不是被假货闹的,现在的假货,你想要什么形状的都有,要龙就是龙,要凤就是凤,高手们都玩怕了,所以,我挖出来的石头,都是原汁原味的,等买家看完,再考虑怎么处理后续事宜。”

  原来是这样,九龙便很不客气地提问,这灵璧石造假,到底有什么招数,能否指导一二?

  李吉祥笑了,这个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你要听的话,我就和你说道说道,许会长,不耽误你的时间吧。”

  李吉祥转头向许会长看去。

  “小黄想听,就尽管说,你别看着我,多一个人喜欢灵璧石,也是好事一件。”

  许会长笑着回应。

  “好吧,小黄,你听好了。”

  李吉祥一五一十的道来。

  说句大实话,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石的灵璧石,近年来一直受到造假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赏石文化的推广,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

  其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大家心知肚明,所谓利欲熏心,不择手段,缺少敬畏心罢了。

  那么,灵璧石的造假到底有哪些手法,如何识别,我一一介绍吧。

  冒充灵璧石

  因为灵璧石名气较大、价格高悬,从而假冒不断。

  灵璧石作纹。

  也有戏称之“美容”。

  这里有两种概念,一是把石头做成一定形状的象形或自然景观,用电锯、电刷等工具,模仿天然的自然纹路,然后用砂纸打磨、酸泡等方法修饰。

  这种纹路呆板、生硬,但实践经验不丰富的话,很容易“打眼”;

  二是因为灵璧纹石稀缺,且市场行情好,利益驱动,有的就仿出“龟纹”、“核桃纹”、“蝴蝶纹”,但较之天然的还是生硬、呆滞。

  灵璧石局部细微处理。

  此种作假不会对石头大动干戈,而是对石头作点睛之笔,使石头达到形似。

  粗看没啥问题,而细看则能发现其中之破绽。

  此种作假往往是些象形石。如:一块形象似鸟的石头,本来没眼,而用工具人为做一只眼,然后打上蜡,使之不易辨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