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石道 第二百一十九集 正本清源

《石道》第二百一十九集 正本清源

作者:逍遥听江 字数:1855 书籍:石道

  这场辩论,动静太大了,自然惊动了此次雕件的操刀手——闽翠缘的注意。

  他们可不想自己的名声被甲骨纹搞坏,闽翠缘徐厂长亲自上阵对擂甲骨纹老师——蜡石和玉石各地品种很多,区域不同喜爱也不同,有喜种水、有爱润泽,其历史都已上千年,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玩玉器之人不能不知,观赏中玉石的质地的历史在实践中已形成两大观赏标准,其代表种水的是“翡翠”“水晶”,翡翠、水晶以通透性着称。

  其代表温润的是和田玉还有寿山“田黄”,以润泽和纯洁著称,其两大观赏习惯已经深深扎进人们心中。

  如果要讲玉文化,就必须要客观的角度来看,其历史的积累不能不知,只是从个人角度来说,喜欢就好,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喜爱也不同,还是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之上为好!

  其实工艺品和艺术品是很难区分的,广义上讲手工制作的产品就是工艺品,艺术品也是属于工艺品之中的。

  艺术品其含义应该就是“有意义的手工作品”,其意义在不同的人群和场所里会有所不同,大的来讲它有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如日本在军国时期,用于肯定****的手工作品,我们要叫它艺术品吗?

  小的方面,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传统的美好祝愿难道没有意义,从接受人来讲这就是艺术品。

  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还有材料优劣性,应该不能成为艺术品的唯一标准;其现实作用就是在雕工上变化和材料选择上求精。

  因此我认为一个作品的成功在于它能够唤起别人共鸣。

  就象女儿为父母织的毛衣,对父母来讲这就是最好的艺术品。

  徐厂长的话,并没有得到甲骨纹的回答,此时的甲骨纹,犹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见不到他的回贴了。

  徐厂长怎会甘心被人背后捅了一刀,于是专门自我介绍起来——谢谢各位老师对此次雕件的辩论,闽翠缘是一个团队,本人徐建东虽从事玉雕二十年,虽然很希望每件作品都自己来雕,但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每一件都是自己亲自完成,只能把握住最主要的关键技术,如“设计”“技术指导”“产品验收”“标准样品制作”等,个别参展作品的自己完成。

  闽翠缘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集研究,交流、培训,创作、服务等一体的玉雕专业平台。

  使得有志从事玉雕的朋友有一个学习发展的空间;还可以为同好石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服务的场所。

  现在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玉雕技术的已有30几人,因为在初创期,很多地方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能够提醒、批评,我们一定及时改正,不辜负大家对闽翠缘期望。

  上面这些话,其实是讲给九龙听的,九龙岂能不知。

  九龙当然不会找闽翠缘的麻烦,这是愿打愿挨的事情,雕的不好,也不能全怪对方,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没有像甲骨纹一样,参与到雕件的设计当中,这才是关键因素。

  此事情过了就过了,以后不再重犯错误就好,闽翠缘既然站出来了,何不问问徐厂长一些雕工方面的问题呢?

  想到此处,九龙冷静了许多,便问徐厂长,黄蜡石雕件的观赏标准是怎么样的。

  徐厂长——黄蜡的观赏标准现在各地还不一样,就是玉也没有像宝石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可测量的国际标准。

  有时候不同的时代背景,大家的感觉就不同;如果一定要讨论它标准,还是要从它以前的观赏习惯入手,我认为黄蜡石为什么会让大家喜爱,其实肯定有它的客观原因存在,它必然是符合了大家对玉石观赏的爱好,其爱好就是玉文化的历史观赏习惯的传承。

  我们的玉器,近代真正的发展才这几年,还只是在一个普及过程,传统的玉器是经过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其中很多题材和手法,是大家都熟悉和最贴近我们生活,是最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现在大家为什么要创新呢,就是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但大家在传统的都没有接触之前,就刻意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那我想问,是否能够明白其差异和个性在什么地方,了解和理解作者表现意图和精神内涵呢?

  也就是要先打好基础,再谈其它,高楼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如果全部都要高标准,那我们玉雕后继就没人了。

  徐厂长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连传统都不知,谈何个性化和创新?

  这个反问,够犀利的,九龙也确实不懂,看起来,对传统工艺也要补补课,才有和对方辩驳的资本。

  九龙并不在这里和徐厂长纠缠不清,他问徐厂长——这个蜡石特性,老师能解释下吗?甲骨纹可没说清楚,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蜡。

  徐厂长——不敢当啊,我只是讲自己所了解的,我是感觉黄蜡石还是润泽的比较好点,黄蜡冰种的最忌白棉,就是雕成成品后,有时候也会起棉,而黄蜡石它的质地和“和田玉”、“田黄”同样属于蜡感类的,抛光处理后永远不可能有翡翠那样的玻璃光泽,所以没有办法有翡翠那样的效果,因此我比较认同于它和“和田玉”“田黄”同科,性格相近,属于温润的玉石种。

  九龙——嗯,有道理,其实老师也说过工艺品和作品的区别,期待老师的作品多出点,另外,老师能获金奖,也是对你雕法的一种肯定,毕竟是全国性大奖,我不相信专家会看走眼,下次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到老师那雕刻,籽料我会选更好的,现在的雕件大都是喜庆色彩的,没什么不好,毕竟人们都希望有好运。

  其实,最后几句话,九龙也是言不由衷,他更多的想到了徐厂长的不容易,是给他一个台阶下,至于会不会再去找他,那是后话了。

  甲骨纹这个名字,九龙算是牢牢记住了,真应该感谢他,这盆冷水浇得好,能够让九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