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裂土美利坚 第300章 西班牙的辉煌和衰落

《裂土美利坚》第300章 西班牙的辉煌和衰落

作者:古龙岗 字数:5475 书籍:裂土美利坚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西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境内多山,为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在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并于16世纪时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那时候的西班牙,四处掠夺金银财宝,致使国家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

  等到了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合二为一,更使西班牙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西班牙遂即开始称霸欧洲。从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矿所得的金银取得了大量的军费,应付在欧洲和北非的长期战争。菲利普二世时期,虽然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反而于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于1640年失去),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中、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的菲律宾群岛。自此,西班牙一直维持着世上最大的帝国。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于黄金时期,是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缔造了被后世称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而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也使得西班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西班牙无比强盛,强盛到让每一个西班牙人都有着无比的自信心,自信自己可以征服任何对手,哪怕是当时还处于明朝统治下的、庞大无比的中央帝国。

  事情还要从1起。当时在位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于是,西班牙殖民者就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中国。甚至早在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就上书西班牙国,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0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他们。”1576年6月2日,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也在给国王的信中也说:“这项事业(指征服中国)容易实行,费用也少。”

  在当时西班牙殖民者的眼里,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最理想的殖民地。所以,他们在征服了菲律宾之后,即开始积极考察、分析中国国情、民情,并对福建沿海进行侦察。熟悉航道并绘制地图。1576年,桑德在给腓力二世的一份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他的侵华计划:“这项远征需要4000到6000人,配备矛、枪、船、炮和所需要的弹药”、“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占领所要占领的省份,用那里的港口和舰队,组成海上最大的强国。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而到了1586年4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殖民政府首领、教会显要、高级军官及其他知名人士甚至专门召开马尼拉大会,讨论征服中国的问题。与会者草拟了一份包含有十一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备忘录,由菲律宾总督和主教领衔,纠集51个显贵联名签署上报西班牙国王。

  这份计划书内容详尽。面面俱到。

  在开头,计划书强调要作好战争动员。由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国王详细介绍中国的情况,力促腓力二世对侵略中国一事作出决定。之后,即对国王游说成功后,就准备好充足的兵力。侵华远征军计划由1万到1.2万名西班牙士兵组成,另加5000名日本人。远征军总司令由菲律宾群岛的总督担任。军队由枪手、甲胄兵和毛瑟枪手等组成。派遣4艘大帆船的船员,以及三四名铸炮者,还有12名武器和抛火器的工匠、一些能制沥青的手工艺匠以及能造高舷侧大帆船的船匠。此外,腓力二世命令印度总督送来500名奴隶,并派1名军官到日本,通过日本的神甫招募军队。远征中国最好有葡萄牙人参加,因为葡萄牙人在这一地区有经验。对葡萄牙军官委以重任,双方协同作战,互相配合。

  计划书上,大家认为进攻中国当以菲律宾群岛为军事基地,而西班牙远征军还在全球航线上寻找了四条进攻中国的路线,并认为最佳航线应取道麦哲伦海峡。

  计划书还提到战争中应注意的问题。西、葡两军的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被包围。同时谨慎地选择远征的人选,改变以往的侵略方式———不能使中国人口减少,人口消失意味着财富的消失。侵占中国后,保留中国政府,以保持它的繁荣和富裕。让参加远征的人知道这次远征并不是去对付敌人,而是为了能在中国自由传教。侵入中国应采取谨慎和温和的方式,不能对中国人民犯下太多罪行。

  计划书还强调,侵略成功后,西班牙可利用在中国获得的物资打击自己的敌人。中国还可向西班牙帆船提供船员,西班牙可获得金、生丝、绸缎、精美的手工艺品。西班牙国王可以从中国获得大量租税和利润。征服中国后,西班牙官兵可得到升迁,许多西班牙人可定居中国并得到封爵。

  而整份计划书最核心的部分是战后西班牙如何统治中国。计划书首先强调建立大量学校,对中国人灌输西班牙文化;建立大量教堂和寺院。传播天主教。并引入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要安抚农民,使他们皈依基督教,阻止回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建立58个大主教、主教和一个总主教;建立一个新的有关税赋的军事制度;建立一系列爵位,如公爵、伯爵和侯爵,在中国委任4到6名总督,如同十五省的巡抚,拥有与其他殖民地总督一样的权力;与北方蒙古族和解,打击土耳其。在陆上建立自中国到西班牙的邮传路线。按照计划。腓力二世成为中国的主人后,还将成为柬埔寨、暹罗等中国属国的君主。而征服中国后,可保障印度从来自中国的商品获得利润,这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很重要。在中国的附属国中建立统治权,以建立联盟和通商,传播基督教。中国人届时可航行至秘鲁及西班牙等殖民地,中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关系将进一步巩固。西班牙可利用中国人作为他们的殖民劳力进入菲律宾,开发菲岛。占领中国还可防止法国、英国及不同宗教和北方国家前来中国。

  计划书还建议西班牙公民与中国妇女结婚,培养混血后代,执掌中国的统治权。西班牙人和中国妇女结合。便会有适宜作神甫和传教士的人以及担任政府官员和担任军事职位的人。这些人组成的亲属集团和利益集团将会巩固西班牙在中国的统治。

  可以说,这份计划书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一群“杰出的殖民者”的“殖民素质”!而1587年,殖民主义者让桑切斯到西班牙向国王面呈这份计划书的时候,腓力二世也对该计划大加赞赏。并积极准备采取行动。

  可是,腓力二世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他的伟大的帝国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打破“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力量,并折了他们那无比祟高威望的,就是后来的第二个。同样也是比自己的前任更加强大的,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

  当时的英国也是女王在位,为伊丽莎白一世。这位女王陛下3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而她的母亲是被她的父亲下令处死的,因为当时英国还没有女性为王的例子,她母亲没能为她父亲生下一位男性继承人,又被国王厌倦。所以最后被以通奸罪处死。而没了母亲,伊丽莎白随即便被英国国会定义为私生子,沦为皇宫中的保姆,专司照顾弟弟爱德华……11岁的时候,对她还算不错的父亲,国王亨利八世又死了。她的弟弟爱德华六世登基。几年后,在某些人的撺掇下,爱德华六世将伊丽莎白,以及两人的大姐玛丽的王位继承权剥夺……可爱德华六世没能活多久,15岁的时候,因为肺结核感染,也死了。他死之后,经历了一番并不怎么激烈的政治和军事上的搏弈,伊丽莎白的大姐玛丽一世登基为英国女王!

  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但是,玛丽信奉罗马天主教,跟信奉新教的和英国国教的国民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还努力地想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为此,她先后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从而被英国人称为“血腥玛丽”。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还好说,但问题是,伊丽莎白偏偏信奉英国国教!于是,因为某些原因,伊丽莎白恶了自己的大姐,被关进了伦敦塔……再之后,她被释放,但那个时期她依旧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然后,玛丽一世无子,不得不将伊丽莎白立为王位继承人。后来,玛丽病死,伊丽莎白继位。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年轻的女王即位时就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尤其突出的是英国国内的宗教派别之间的尖锐矛盾。

  后一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伊丽莎白执政不久就通过了“至高权力与同一性法案”,确立英国圣公教为正式的英国宗教。这使温和的英国国教徒感到满意,虽然信奉新教的清教徒想要进行一场更激进的改革,但是伊丽莎白在其整个统治期间都使1559年的折中法案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可是。伊丽莎白依旧面临威胁。这个威胁来自玛丽……跟她姐姐同名的苏格兰女王。一样的罗马天主教徒,而且同样拥有英国王位继承权!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政权的稳定,伊丽莎白把玛丽召到伦敦,名义上保护,实则囚禁。可也正是因为囚禁了玛丽女王,罗马天主教皇庇护五世大怒。宣布将伊丽莎白逐出了教会,并下令废除她的王位。这意味着在叛乱或暗杀得逞的情况下,英国还会再有一个天主教女王。而事实上,在玛丽被监禁期间,英国确实发生了几起反对伊丽莎白的阴谋,而且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玛丽参与了这些阴谋。这使得伊丽莎白的大臣和许多议员都想杀掉玛丽以绝后患,可伊丽莎白最后还是磨磨蹭蹭地等了19年,才在1587年在死刑执行书上签了字,将玛丽送上了断头台。

  之后,罗马教皇颁布诏书。号召对英国进行圣战。而西班牙因为这些年间跟英国的种种矛盾,尤其是海权之争,在接到诏书之后即对英宣战,并扩编了海上舰队。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向英国进发。

  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伊丽莎白虽有一支私人的舰队。却只有战船三十四艘,整个国家也没有一支国家性海军的存在。此外,英国也没有常备性的陆军——封建时代的民兵是早已不存在了——虽然依照撒克逊的古例,政府仍有权召集民兵,但除了伦敦地区的以外,都只能算是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在战场上,是绝对不能对抗西班牙高度组织的精兵的。而除此之外。伊丽莎白的不成熟也是英国一个很大的弱点。

  伊丽莎白在开始的时候居然还想依靠外交手段去解决这一次的事情,因为她痛恨这花销巨大的战争……如果没有议会的帮助,她根本就打不起这一仗!可她这时又缺乏必要的实力,所以在斗智的战争中,就经常会受到西班牙人的欺骗。直到无敌舰队都已经出发时,她都还沉浸在对方不断提出的和平建议之中,并深信不疑。

  不过,事情总还是暴露了。当伊丽莎白得知自己的姐夫(没错,腓力二世就是血腥玛丽的老公,血腥玛丽在当英国女王的同时,还是西班牙王后)欺骗了自己之后,立即放弃了一切幻想,果断组织应战……

  1588年8月,两国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然后,出人意料的,英国战胜,西班牙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腓力二世“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被他小姨子手下的海盗们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失败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他认为只要有必要,他完全可以再组织一只“无敌舰队”……可是,战败就是战败。腓力二世雄才大略,他在的时候,西班牙虽然还能继续维持着世界第一强国的威严,可他死后,西班牙便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丧失,被荷兰取而代之。再之后,英国又打败了荷兰,成为了新一代的“日不落帝国”!而西班牙则再也没有能够重新崛起,从此沦为了二流国家。

  不仅如此,西班牙还经常性的内乱。

  1833年9月,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去世,其指定的继承人、幼女伊莎贝拉二世在军队和政府的支持下宣布登基,由其母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斐迪南的弟弟唐.卡洛斯却依据禁止女性为王的《撒利克法》争夺王位,自称卡洛斯五世。10月4日,以封建贵族、教会势力为基础的卡洛斯派在北部地区暴动。17日,政府宣布派兵讨伐。得到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支持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与葡萄牙、法国、英国结成“四国同盟”,企图借助外国势力镇压叛乱。1834—1835年,.苏马拉卡雷吉将军指挥,在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省多次击败政府军。1835年6月,苏马拉卡雷吉在围攻毕尔巴鄂的战斗中战死,所部被政府军击败。1836年4月和1837年3月。政府军在英、法军队支持下先后取得特鲁伯圭之战和韦斯卡之战的胜利。1837年夏。唐.卡洛斯率14万人从纳瓦拉出发,远征首都马德里,遭惨败。1839年8月底,卡洛斯军队总司令马罗托率主力投降,政府军收复巴斯克省和纳瓦拉省。唐.卡洛斯率少数追随者逃往法国的布尔日,其残部于1840年7月被消灭。

  但卡洛斯派并没有就此罢手。

  1868年,西班牙发生政变,将军胡安.普里姆推翻了不得人心的伊莎贝拉二世女王。并与弗朗西斯科.塞拉诺、胡安.鲍蒂斯塔.托佩特组成了三人联盟政府,并于1869年召开立宪议会。立宪议会保留了西班牙的君主制,塞拉诺被任命为摄政。然后,他们选择了霍亨索伦的利奥波德亲王为西班牙国王,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法国的强烈反对并成为普法战争的导火索。1870年11月16日,他们又选择了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的二王子,奥斯塔公爵阿梅迪奥为国王。但在12月下旬,胡安.普里姆遇刺。

  阿梅迪奥于1870年12月30日来到西班牙。他来西班牙的第一件事就是遇刺身亡的普里姆的葬礼。次年1月2日在马德里宣誓成为西班牙和西印度国王阿玛迪奥一世。阿玛迪奥一世在西班牙的地位极为尴尬。他的两党——进步党和温和党——已没有群众支持。群众大多支持两个极端——共和派和卡洛斯派。阿玛迪奥一世既没有野心,也没有雄心壮志,他只满足于一个过度君主的地位。他一到马德里就明白他没有能力解决西班牙所面临的问题。西班牙国内一片混乱。尤其是1873年。卡洛斯派又占据了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纳瓦尔地区和埃斯泰利亚,企图拥唐.卡洛斯(老)之孙唐.卡洛斯(小)为王,使得第二次卡洛斯战争爆发,也使得加泰罗尼亚地区完全不受阿玛迪奥一世的管辖。由此。阿玛迪奥一世的去意更加坚决。

  1873年,由于一位新的陆军大臣的任命,导致了炮兵军官们的集体辞职。政府决定调动其他军官接替他们,并请出国王阿玛迪奥一世进行制裁。阿玛迪奥一世在2月11日签署了一道对炮兵团不利的法令后立即退位。议会得知国王退位后,压倒性通过宣布成立共和国,史称西班牙第一共和国。阿玛迪奥一世在鞭炮声中离开了马德里。一身轻松的回到意大利,重新成为奥斯塔公爵阿梅迪奥。

  然后,西班牙第一共和国只维持了不到两年。

  1874年12月28日,保皇派将领阿塞尼奥.马丁内斯.德.坎波斯发动政变,宣布阿方索十二世成为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是前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儿子,他的父亲是谁无法确认,因为伊莎贝拉二世名义上的丈夫弗朗西斯科亲王是个同性恋者。所以普遍推测阿方索十二世的父亲是王室近卫军的军官恩里克.普伊戈—莫尔托。不过,这些事情并没有影响到西班牙的王位更迭。次年,也就是1875年,阿方索十二世回国正式执政,1876年,新国王镇压了卡洛斯派的暴乱(所谓第三次卡洛斯战争)。卡洛斯系的继承人小唐.卡洛斯(他自称卡洛斯七世)被击败,从此卡洛斯派再未能对西班牙王位构成威胁。在同一年,阿方索十二世命令议会起草新宪法,以图在西班牙政治生活中引入英国式的两党制。

  再之后,1885年,阿方索十二世过于年轻地去世,留下遗腹子阿方索十三世。从那时起,西班牙便处于阿方索十二世的第二个妻子奥地利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的摄政统治之下。

  美国、唐州,还有大清联手挑衅的,就是这样一对孤儿寡母……而现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西班牙的摄政寡妇就先行发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