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争重 第9章 算命先生

《大争重》第9章 算命先生

作者:欧阳莽山 字数:2430 书籍:大争重

  刘通恍恍惚惚,任由红鲤摆布,洗漱、吃饭都心不在焉,晚上,疲惫的红鲤早早进入了梦乡。

  而刘通,一直在揣测这段历史,这历史的改变,让刘通一夜未眠。

  自己来到了汉末,却发现历史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改变是怎么造成的呢?

  应该不会是自己,自己年纪小,没有这个能力和空间。难道还有人也穿越来到了这个时空?不然好好的历史怎么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老爸,刘通躺在床上,自然而然想起了刘祯,自己穿越了,一同掉下悬崖的刘祯,会不会也穿越了呢?

  不过,有点不对,自己刚刚醒来,来到汉末不过几日,而刘宽已经是一方闻名遐迩的诸侯了,时间上不同步啊。刘祯应该不是穿越了,多半死在悬崖下了。

  但这个刘宽横空出世,显然不正常,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一个人,能逆天改命,能战胜雄才大略的一干雄主,显然如有神助,即使是后人穿越,要取得如此成就,也是相当不易的。

  想到刘祯,刘通不禁蒙被痛哭……

  刘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与刘祯相处的最后一日。

  尤其是那个戴墨镜的算命先生,那副墨镜,是最清晰的影象。

  尼玛,这个算命的,说的真准啊!

  ……

  公元2017年农历7月28日,刘通十岁生日这天。

  鹤鸣山中,五行观下。

  太阳西斜,阳光透出树影,连同身形斑驳映上石阶。

  “两位请留步。”

  刘通转身,拉着刘祯停下脚步,见一三十来岁,穿着黑色唐装,留着齐肩马尾的男子从一个马扎上站了起来,置身两段石阶连接的平坦处,面向这边。

  行人不多,刘祯也意识到男子在叫自己。透过那精致的圆形小墨镜,男子投来关切的目光。

  “两位五行纯正,命格奇特,来来来,我为两位算算。”

  刘通笑了起来:“你是算命先生?谁有血光之灾了?你肯定有破解之道吧。”

  刘祯拍了一下刘通肩膀,“不要胡说!”

  刘通无趣地避开了一步,见马扎旁边有些旅游指南之类的折叠小册子,便拿起来,展开一张看了起来。

  刘祯礼节性地冲男子点点头,去拉刘通,准备离去。

  男子毫不介意,说道:“先生父子均是短命之相,却有疑惑之处,不妨坐下来,让我参详一番。”

  刘通惊讶,见刘祯脸色顿时不好。脾气再好的人,也无法忍受如此无礼的话吧,为了一单生意怎么能诅咒别人?

  “你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看我如何骂你!”

  刘祯本就是思维严谨、善于辩论的人,顿时有心看看这江湖骗子有如何口舌之利。伸手将男子身边另一马扎端来,坐在他对面。

  男子来回仔细打量刘祯、刘通,脸色凝重,喃喃自语:“确实是短命之相,为什么有千年之数?现代民主社会,怎么会是紫微坐命?”

  刘通不知道所谓的紫微坐命是什么意思,见男子眉头紧锁,沉思无解,不像想象中摆摊算命之人那般口若悬河,便觉得索然无味,看向刘祯,见他也完全没有了跟他一论长短的心思。

  “老爸,你看,这个介绍好详细啊,观里的导游怎么没有跟我们讲。”刘通也觉得算命先生胡说八道,自己完全听不懂,便岔开话题。

  刘祯接过册子来看,第一折是对五行观来历的介绍。

  男子略有尴尬,见刘通对这个有兴趣,便将刘通拉了过来,却也不推销。

  “这个太简单,叔叔给你介绍这五行观的来历吧。”

  刘祯见男子脸露愧疚,对他的反感立即减了几分。见刘通很是期待,便展开倒在地上的另一个马扎,让刘通坐了下来。

  男子立马恢复了符合他职业的神采,滔滔不绝,背书般流利,将这五行观来历抛了出来。

  话说东汉年间有张道陵者,乃西汉留侯张良之九世孙。汉光武年间生于丰县阿房村,乃其母梦魁星而降。自幼聪慧过人,七岁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后来叹无书有法可解决生死问题,遂弃儒改学长生之道。二十五岁,曾官拜江州令,却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初年,也就是公元89年,辞汉和帝太傅、冀县侯之赐,而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历淮河、桐柏太平山、贵溪云锦山、四川鹤鸣山诸地。汉顺帝汉安元年,即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民众无不感动,皆愿听受天师教化。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于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真传者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王长长期跟随师傅,擅长天文之学,精通黄老之术,深得张道陵赏识。而赵升能得师傅道法,却有一段来历:张天师在鹤鸣山炼丹己成,并服了半剂丹药,成为“地仙”之后,他看到身边弟子,多为俗态未除,不足以附托宣教任务,将九鼎大要,留得奇人。后来,有一年上令之日,从东方来了一位冰胎玉质、道貌安然的青年,名叫赵升,天师一眼看出定是奇人,欲收为弟子。为了考查赵升的道心程度,张道陵曾七度验试,结果,发现他拒绝财色,忍辱负重,怜悯天下穷人,恪守正一道规,称得上满意。遂收为弟子,传其要术。后赵升与张祖、王长同飞升证仙。

  赵升有传弟子五人,因张祖有法旨,后世真经只传其张氏嫡系子孙,赵升只传五人道家经书、武功心法,对于长生之法因尊师嘱,不曾相授。赵升有徒五人华钧、刘真、王冰、张历、杨博,自幼跟随,因感五人孝悌,飞升之前,根据五人各属金木水火土属性,据张道陵所传《黄帝九鼎之丹书》、《太玄经》自创五行诀分授五人,五弟子得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灵气日盛。赵升嘱到,他日若有人灵气由黄、蓝、青入紫后,五人同布五行阵法,由紫色灵气者承受天雷渡劫,有望进阶深紫得道,得道之人日后可为其他师兄弟渡劫护法,遂可同升深紫,可得长生。五人在赵升飞升后便在鹤鸣山筑起此五行观日夜修行。

  刘通至今能想起戴墨镜的算命先生的这段话,应该是从哪本书上背诵下来的吧,这么拗口!就不能自己组织一下,说的简洁易懂些吗。

  别的不说,说自己父子短命,有血光之灾倒也蛮准的!

  不过,哪里不对,刘通自从发现自己身负神通后,也感觉自己很敏感了,这五行观,这些人,我想到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异样的感觉?跟我有关吗?是第六感,还是微电反应?

  刘通脑海里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或者说是一闪念,又仿佛回到当时。

  “老爸,你是二师兄哎!”刘通听得入神,听到男子谈到赵升五弟子后,不免兴奋地插嘴道。

  “重名而已,大河不要插嘴,先生见谅。”刘通小名大河。

  “无妨的。”男子脸色又有了笑容。

  “后来五人怎么样了?”刘通好奇问到。

  男子摇头摊手,“此后就没有了五人的记载。也许飞升成仙了,也许羽化入土了。”道士死去叫羽化。

  刘通顿时觉得惋惜,本以为会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没有想到草草就结束了。

  刘祯抬头看了眼西山落日,“大河我们下山吧,天黑路就不好走了。”

  刘祯背上大背包,挎上另一个旅行包,冲男子点头后,拉着刘通便沿着道观的石砌山路往山下走。

  “两位谨防近日之灾!”男子像是关心,又像是不甘心地冲着刘祯父子喊了声。不知道刘祯听后什么反应,反正刘通顿时一股厌烦涌上,心里骂道,神经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