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路半边 离去

《大路半边》离去

作者:大路半边 字数:1230 书籍:大路半边

  州试1

  范仲淹走,叶生到码头来看老师,司马光看着眼前忙碌的码头看了一天,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司马光一直在在思考,在京城就发现了很多的清流。和很多的青年才俊,只是发现他们之上有万言,实际上却不能对事情有任何的帮助和推进作用。当初选这个小家伙做弟子是因为,这小家伙有一股对于文章的灵气。可是现在渐渐地这个小家伙的种种作为,竟然让司马光刮目相看。尤其是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灾民,他不学贪官污吏那样的漠视,也不学清流的无力呼喊,而是真正打破常规,去解决问题。

  一条废弃的运河,竟然成了撬动局面的关键。那些视财如命的商人乖乖把钱送到了他的手上,山穷水尽的难民迅速翻身。可以想见,只要运河修通,他们很快就会过得比以前好上万倍。

  司马光知道太多历史上的清官,他们无不打着救民水火的大旗,轰轰烈烈抑制豪强,为民伸冤,也大多为万民拥戴,名标青史。

  可是这样的清官真的有用吗,或许有,但是用处不会太大,他们就仿佛清澈的溪流汇入涛涛江水,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

  不是让你真正变得和浊流一样,而是能够驾驭清浊,把官民士绅都放在心间,就像叶生一样,做到方方面面都受益,当然,其中难免妥协,难免苟且,难免不尽如人意,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头一次,司马光不再掩饰心中的赏识,满意地看着叶生,就仿佛看着子侄一般。

  然后司马光突然来了精神,笑道:“许久没吃你做的菜了,去给我弄几个,记着要拿手的,别糊弄!”曾记得第一次和司马光之正式见面的时候,他也吩咐自己做菜,如今大半年过去了,他又提到了,叶生自然心有所悟。

  到了厨房之后,用心清洗每一件厨具,精挑细选食材,煎炒烹炸,格外认真。做了一桌洛阳水席。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啥叫洛阳水席,沿至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四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真命天子假燕窝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重约近15000克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丰年之兆,于是将它进贡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萝卜原只是一种平民食物,宫廷厨师并无做萝卜的经验,但慑于皇命,终于做出一道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萝卜丝汤。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从此,这道民间的普通菜肴一夜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皇亲大臣、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所以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香郁,十分可口。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辛勤研制,经过创新和发展,使“假燕窝”日臻完善。因它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叶生做了“洛阳燕菜”,西辣鱼片”、“油炒八宝饭”、“甜酒山渣涝”、“生氽丸子”等等一桌,然后杜康老酒来了一壶。吃饭的地方也讲究,一湾活水,潺潺流过,河边成片的梨花开,洁白如雪,诗情画意,香风扑面,司马光满意地笑道:“不错,就凭你的手艺,实在不成,做个厨子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