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全职国医 第三十四章 十分钟

《重生之全职国医》第三十四章 十分钟

作者:李家书生 字数:1931 书籍:重生之全职国医

  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通透豁达,且有股子看破生死的淡然呢。

  但她能释然,康熙做不到呀。

  自从顺治十八年正月,汗阿玛崩逝。说是八岁,实则六周岁还未满的他就被推上了皇位。是皇玛嬷一点点教导他,如何制衡,怎生借力打力。在敌人力量倍数于自己的时候,又该怎么蛰伏。降低对方防备的同时,暗中积蓄一招反制的能量。

  太皇太后在康熙眼中就是巍峨的山,挺拔的树。

  沉默而又坚强地陪着他从平鳌拜,到灭三藩,再到如今鄂罗斯遣使求和,眼看着四海承平,正该是他好生尽孝的时候。皇玛嬷的身体却……

  康熙满脸哀伤,噗通一声跪下:“皇玛嬷,孙儿求您,万般保重凤体,不可任性胡为啊!”

  他这一跪,太子也随后跟上。

  偌大的慈宁宫正殿跟下饺子似的,呼呼啦啦主子奴才跪一地。连太后都跪下,用蒙古话说了好一番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大道理。

  太皇太后着恼,觉得满殿之中也就淑宁能知她苦楚。

  于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锅又到了淑宁手上。在皇上、太后、太子与阖宫妃嫔的齐齐盯视中,淑宁微笑叩首:“臣妇以为,太皇太后和皇上的所虑皆是人之常情。”

  “皇上至孝,唯恐太皇太后有丝毫不妥。所以步行天坛祈福,广招天下名医,愿意为太皇太后福祉做任何事。每每亲往探视,亲自检方,唯恐有任何纰漏。比太皇太后自己还要注重您的凤体,自然不愿见您不好好喝药,疑似不尊重自身的行为。”

  刚还觉得淑宁狡猾,竟两边都不得罪的康熙笑。

  可不就是吗?

  汗阿玛跟皇额娘先后去世,皇玛嬷就是他最最敬爱亲近的长辈。但凡有一丝可能,康熙也得与天争一争,尝试多留他老人家几年啊!

  太皇太后则有些不满地嗔了淑宁一眼:“你这丫头,亏哀家刚还觉得你是个好的。”

  淑宁盈盈下拜:“太皇太后您慧眼如炬,竟然看出了臣妇是个好的,那臣妇就必然是个好的呀。臣妇的话还没有说完,这良药苦口利于病之外,还有是药三分毒之言,还说药补不如食补。”

  “而且丸散膏丹,老祖宗留下的制药法子多着,未必非要喝这么难喝的苦药汤子啊!”

  至于说那些效果不如汤药来得又好又迅速?

  那就是太医院里诸太医要解决的问题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今太皇太后身子不虞,正该他们群策群力积极创新的时候了:“若能想法子使良药不苦口还有效,不但太皇太后不会排斥,也是天下百姓之福祉啊!”

  淑宁浅笑嫣然间,就给太医院太医们派了个好大活儿。

  气得在场几位吹胡子瞪眼,连说荒唐。叱责淑宁不懂药理,只一味胡言,根本异想天开。老祖宗留下的心血,岂能轻易擅改?

  淑宁轻笑:“臣妇虽不敢说懂医药,但却有一手好厨艺,想来道理差不多?都是要悉心学习前辈经验,然后博采众长,一步步推陈出新。若都像几位这样故步自封,咱们到现在都吃不上炒菜!”

  “你,你你你……”

  “我什么呢?良药苦口利于病,那也得是喝得下去能发挥作用的才是真正良药。喝完便吐个干干净净,还彻底败坏了胃口,累得太皇太后身子每况愈下的所谓良药,怕是跟毒药无异了吧?”

  淑宁冷笑,毫不犹豫怼回去。

  只抓住了孝敬太皇太后,不忍她老人家受苦这点,她这会子连对康熙都毫不客气。胆大得让贵妃、德妃直肝颤。生怕她再胡吣下去直接惹怒龙颜,太皇太后没怎么着,明年今日成她忌日了。

  但她越如此,太皇太后跟皇太后看着她的眼神就越发亲近怜爱,觉得没白疼她一回。

  那碗药终究还是凉了,康熙也下令太医院集思广益。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尽量研制些个剂量小、口味佳的药来。

  因为月亮头而半秃的太医们:……

  有种另外半面头发也保不住了的预感。

  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口谕已下。他们就算心中有再多腹诽,也得乖乖咽下。老老实实地投入到研究中去,边琢磨边心里狠狠咒骂阿灵阿。

  是的。

  自持修养气度的他们不屑跟个女子较真,但会骂阿灵阿这个当夫君的。怪他驭妻无术、夫纲不振,放乌雅氏那个母老虎出来害人。

  以至于接下来的几日里,阿大人喷嚏不断。

  吓得他以为自己也得风寒,唯恐过了病气给额娘跟胖儿子。每日里连寿喜堂的大门都不敢跨,他们娘俩的面儿都不敢招。

  找额娘、找阿玛却遍寻不见的虎威嚎啕大哭,声音之大,连隔壁都携礼上门,委婉提醒。

  直面冲击的巴雅拉氏被哭得头疼欲裂。

  万般无奈间,只能往亲家府上借虎头来住几日,好歹帮着哄哄。没想到往日里百试百灵的法子这回虽未失效,这有效期也大大缩短。三天没到黑,连虎头小表哥也压不住虎威这浓浓的思亲之意了。

  已经八个多近九个月,熟练掌握了爬爬技巧,正往独立行走方向迈进的小家伙手脚并用,一路翻山越岭地到了门口。

  然后就往那一坐,目光紧紧盯着门外,任凭小表哥怎么劝说也绝不离开半步。劝急了,人家就死死把住门框,奶声奶气地吼:“额,额,额羊~”

  这一声,直接让虎子愣住,巴雅拉氏跟雅利奇抹泪。孩子都会叫额娘了,儿媳/嫂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府。

  家人的万千思念与担忧中,淑宁每日里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地给太皇太后花样做美食。

  力求每餐都有新惊喜,色香味俱全,还对身体有颇多裨益。

  担忧点闲暇,就翻看食谱、医书等。

  真·为了太皇太后能逃过此劫而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用心程度,让那些个专门负责太皇太后凤体的太医都汗颜。好胜心倏然而起,空前积极地研究起来。

  绝不让他们太医院治了一个多月,差点把太皇太后治到了鬼门关边上。却被一个业余厨子,几道突发奇想菜肴给救回来的奇耻大辱发生在他们身上!!!

  将这一切瞧在眼里的太皇太后笑,私下里悄悄与乖孙感叹:“再没想到,那小赫舍里氏坏心却办了件好事儿。虽然有些对不住淑宁家那小虎威,但自打淑宁进宫后,我这胃口好了,心情也舒畅了。”

  胃里不再被苦药汤子占满,连喘口气儿都带着浓浓的苦涩气。

  每餐饭也不至于还未等吃,就先生了烦意。才一见到,便开始反胃。而是每日里像猜谜一样,充满了期待,不知道今儿那丫头又会给她带来什么新惊喜。

  兴致盎然间,太皇太后觉得自己的身体跟精神似乎都松缓了不少,竟似有希望扛过这个冬日般。

  咳咳。

  再怎么豁达通透,看淡生死,她也不会放弃生的机会啊!

  玄烨到底还年轻,性子难免冲动。有她在,就好像马儿有缰,再怎么也野不到哪儿去。保成那孩子虽好,却苦于元后早早撒手人寰,小赫舍里氏又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以至于他宫中无依仗,她若不在,一旦他们父子间起了什么龃龉,那孩子中间连个帮着缓和斡旋的人都没有。

  保清都嫡福晋都进门了,那孩子的太子妃还悬而未决。

  诸般心思在心头闪过后,太皇太后再听康熙说既然皇玛嬷能用惯阿灵阿家的厨艺,那便让她再多留宫中些时日便没有反驳。

  只微叹了声:“到底因我之故,让她一个外命妇常留内廷累人家母子分离、夫妻不得团聚。玄烨可得好生补偿着些,他们夫妻俩都是可用之人。那小虎威未来可期,好生教养,未必你那戏言不成成真。”

  康熙微笑:“皇玛嬷说得是。乌雅氏此番居功至伟,孙儿心中也是万般感念的。悔当初不知她有这般神乎其技的厨艺,否则直接派到您宫中做个女官,焉有如今这许多烦恼?”

  就在外头守着,耳聪目明听到康熙这句戏言的阿灵阿:!!!

  果然,亏得福晋聪颖,知道藏拙。

  否则那么好的宁宁,就没有他的份儿了,好险好险。

  幸亏幸亏。

  殿内,太皇太后笑嗔了孙儿一眼:“人家淑宁为你玛嬷呕心沥血,你却只遗憾当初怎么没坑成人啊?这四角天空有什么好,哪儿如淑宁如今婆母慈爱、夫婿体贴,还有个千伶百俐的胖儿子啊!”

  康熙虽也认同这话,但还是忍不住嘟囔了句:“钮祜禄府好,宫中也未必是龙潭虎穴啊。尤其皇玛嬷身边,不知道多少人争着抢着要过来伺候呢。”

  太皇太后摇头轻笑,转而肃容正色地告诫孙儿:“还是那句话,人活七十古来稀。哀家如今都七十有五,辅佐两代君主,看尽世间繁华。如今看玄烨你文韬武略,颇有明君之姿,玛嬷心中已无遗憾。”

  “虽则我当额娘不如何成功,当玛嬷却可以,也无愧于你们爱新觉罗家列祖列宗。不管此番我能否挺过这一劫,玄烨都不可为难淑宁。能让我在最后用几顿舒心饭,那孩子已经难能可贵……”

  “皇玛嬷!”康熙凤眼含泪,不让她再说这等不吉之言。太皇太后张了张嘴,到底没再说什么。可心里却叹,人活百年终有一死,天下哪有不散的宴?

  淑宁哪知道其中还有这么一节啊?

  她只用心钻研,极力打开太皇太后胃口的同时,用饮食细细调补她的身体。如今看来,效果还不错。至少这几天,她都能安然入睡,再没有做那等让人胆战心惊的预知梦了。

  而随着太皇太后病情略平缓,太医自然也就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地玩儿什么重症需用猛药。

  她梦中的那点子危机部分解除,但淑宁仍不敢懈怠。

  毕竟梦中,太皇太后崩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而今,已经二十一,眼见着就是小年了。

  考验将至。

  淑宁边想,边利落地将雪梨沿着顶部切开,小心挖去里面的梨肉,使其成为一个小小的梨盏。再拿少许川贝研成粉,放入梨盏中。加入少许冰糖、雪梨肉,几粒枸杞并一枚红枣。

  加入微量清水后,搅拌均匀。再把前头切下来的雪梨顶往雪梨盏上那么一盖。

  隔水上锅蒸。

  甜滋滋能健脾、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等多种好处的川贝蒸雪梨就做好了。端到寝殿去,太皇太后果然很喜欢。不但喝了里面的汤水,还把梨盏都用了个七七八八。

  “嗯,这个好,又能治病还能养生。这隆冬时候,最是容易风寒。让小厨房多做些个,给诸皇子、皇女跟德妃都送去些。天气寒凉,且得保重身体。”

  伺候在侧的德妃在诸妃羡慕眼神中行礼:“臣妾多谢太皇太后对臣妾与臣妾肚子里这小家伙的疼爱。”

  太皇太后笑着摆手:“嗐!真说起来,也该是哀家谢你。论理儿,你这个月份早该留在永和宫好生养胎。偏赶着哀家病笃,害你们这天寒地冻地过来侍疾。”

  这话说的,不止德妃,满院子妃嫔包括太后都不敢站着了好么?

  赶紧呼啦啦跪一地,说太皇太后言重了,这原就是臣妾们分内之事。但对您老凤体有丝毫助益,臣妾等便是死也死而无憾。

  又双叒叕被迫跟着跪下的淑宁:……

  再次感谢嫡姐,亏了她争气,亏了她帮忙。才让自己有机会选秀,并被指给夫君。否则真入后宫当个官女子或者低位妃嫔,膝盖都得跪废了去。

  这般感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那边太皇太后已说起自己身子渐好,并不用许多人侍疾了。

  让她们各回各宫,都好生歇歇,以备新年。

  “尤其德妃,这都眼看着临盆了,冻天冻地的可不好再折腾了。否则但有点差池,让哀家这老心何安?”太皇太后微笑,慈爱地瞧了瞧德妃高高隆起的肚腹。

  “这如何使得?”德妃连忙摇头:“臣妾固然感激太皇太后体恤,可您胃口欠佳,臣妾还得陪膳……”

  刺激您食欲的后话还没说完,太皇太后便先笑着截了她话头:“有你这个好妹子在,哀家哪儿还有胃口欠佳的时候?只等着她每日花样翻新,又端了什么好物来呢。如今哀家不必你陪膳,倒担心你抢饭呢。”

  德妃:……

  德妃都被她老人家这突如其来的打趣给整不会了。

  诸妃苦劝无果,只能报到康熙当面。

  康熙匆匆前来,答案也依旧未改变:“昨儿太医请平安脉,都说哀家康健了不少,可不能再让煮诸多往来劳碌了。好容易年底松散几日,玄烨你也歇歇,莫老往哀家的慈宁宫,好歹往后宫走动走动,多给哀家带几个好消息。”

  陡然催生,康熙脸上一红:“皇玛嬷未曾痊愈,孙儿哪有那等闲情逸致?只恨不得时时祈祷,刻刻期盼。愿长生天保佑您无病无忧,长命百岁。”

  偏皇玛嬷看着虽一天强似一天,但太医说她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这么些年殚精竭虑,身子早就如四处漏风的破屋子。便顺利挨过了这关,也不好说能不能撑住下一场风霜雨雪。

  且得小心将养,随时准备。

  太皇太后微笑摇头,反过来劝孙子。娘俩谁都说服不了谁,淑宁就又双叒叕被召过来做裁判。

  淑宁:……

  就好难。

  她堂堂个一等公福晋,不但要仔细钻研,将厨艺练到能逼死御厨的程度。还得苦练端水技术、和稀泥技术,在太皇太后与皇上的僵持间寻找那点子微妙的平衡,让两人都按着她的意思来。

  淑宁心累,但保持微笑:“皇上一片孝心,惦念太皇太后。同样的,太皇太后也关心皇上龙体。到底您不仅仅是她孙儿,还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肩上扛着民生福祉。”

  就是就是。

  太皇太后点头,越发觉得淑宁是个好的,心明眼亮。

  “而且哀家好了许多,不必,也不喜欢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许多人,个顶个谨小慎微。唯恐哀家哪口气上不来,直接与世长辞了般。一个个的,连点鲜亮的首饰都不敢戴啊。”

  瞧着心里就不舒坦,而且那些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妃子,哪有宫女会伺候人?

  被嫌弃的众宫妃:……没办法,小命要紧。

  这几日,她们也纠结死了好么?

  穿太鲜亮了,恐被叱责轻浮没规矩。太皇太后凤体违和,竟还有心思穿得花枝招展勾引皇上。太素淡了,又恐被指晦气,还得防备着跟别的高位妃嫔撞了颜色。

  简直牵着瘸驴上窟窿桥——左右为难。

  亲命后宫诸妃往慈宁宫伺候,连即将临盆的德妃都概莫能外的康熙:……

  讪笑认错,但不怎么乐意改。

  气得太皇太后皱眉,直说他固执,竟不顾及她这个病人本身的意愿。生把一国之君训得面红耳赤,只能讪讪解释,关键时刻还是淑宁提出了个折中的法子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