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上南下 第三十九章 斩首行动

《北上南下》第三十九章 斩首行动

作者:不老的江湖 字数:2837 书籍:北上南下

  经过支队并报纵队批准,同意实施“斩首行动”。【最新章节阅读.】

  参战人员立刻行动起来。

  最好的枪支,最好的弹药,枪法最好的警卫连战士,被集中了起来。

  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没有一个人不为自己能参加这次行动而兴奋!

  二十七日,深夜,乔向文和王连长率领八十多人的队伍出发,直奔老虎浜。

  另一路人马五十多人,由白兵带队,埋伏于十里堡。

  这个时间,是刘胜派人专门去了蓝安,动用了当地的关系,才查出来。

  据侦查,当地县城已经在张灯结彩,蓝安合作共荣县的仪式正在紧锣密鼓开展。

  来说一下这个老虎浜。

  其实这是位于沂水下游的一个小山包,远远看去,就像从一座高山中猛然蹿出的一只老虎,不算高,三百多米,满目青翠,此乃水路由临城通往蓝安的必经之路。

  妙处在于,它正好面对着河道,把本来开阔的水面撩了个大弯子。

  战士们带足了弹药,卯足了劲。

  按照乔向文的要求,支队后勤部为这次行动特别提供了三百颗手榴弹。

  这三百颗手榴弹,只要朝一处扔,就是钢板,就是铜墙铁壁,也会炸个稀巴烂。

  到了预先踩好的地点后,战士们立即在山头和两侧山坡设置简易工事,挖掩体、插树枝,做好伪装,

  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两道防线,两重火力。

  接近河面的一片树丛中,王连长亲自带着十名投弹手,目不转睛。

  根据预先安排,在轻重火力一齐开火后,敌人很有可能仗着优势武器,强行通过。

  那么,他们迫近以后,近距离内,由投弹手发出最后一击。

  说起这沂水,那是当地乡亲赖以为生的一条生命河,一眼望去,弯弯曲曲,有的地方河面开阔,连绵数里,有的地方是一百多度的大转弯,有的地方还干脆来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回环。

  五点,太阳初升,沉寂了一夜的群山沸腾了起来。

  六点,红彤彤的太阳,把老虎浜染成了鲜红,小鸟在空中扑闪着翅膀。

  七点,水面开始有渔船穿梭,那是捕鱼为生的老乡开始一天的劳作。

  八点,伏击了几个小时的战士们,眼睛紧紧盯住迎面的河道。

  九点,太阳**了起来,汗水把大家的衣服都弄湿了,但没有人顾得上。

  十点,还不见人影。

  会不会有变故?

  情报会不会发生错误?

  秋山会不会改变计划?

  虽然握紧枪,瞄准着,没人开口,但大家的心里都有所疑惑。

  乔向文趴在第二道防线上,心里也有些忐忑。

  他定了定神,细细地把整个方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根据预先安排,电台全部保持静默,不知道白兵那一组在十里堡情况如何。

  等待是难熬的,尤其是这种重大行动当前。

  乔向文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情,一招手,喊过通讯员,传令大家保持高度戒备,不得有丝毫松懈。

  他看了看手表,十点二十五分。

  太阳十分火辣,大家埋伏在树林中,一动不动,胸前背后都湿透了。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突突的马达声。

  这个声音太醒目了。

  对于埋伏了几个小时的战士们来说,简直是如听仙乐。

  那是小日本的汽艇!

  马达声非常大,功率非常大,速度非常快。

  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来了劲,再次检查了武器,子弹一起膛,轻重机枪架好,投弹手们做好了投弹前的一切准备。

  马达声渐渐逼近,声音越来越响。

  透过望远镜,乔向文一看,好家伙。

  这个秋山少将真是排场够大啊,一前一后两只小型快艇,护卫中间一艘体量较大的。

  只见汽艇编队沿着蚯蚓一样的河道,转过一弯又一弯,由远而近,直对着老虎浜西开过来。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

  两百米。

  一百米!

  透过树林、叶子,大家渐渐都看得十分清楚。每只汽艇上,都悬着小鬼子的旗子,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十分扎眼。

  每一艘汽艇的甲板上,都架着一挺机枪,几名日军站在甲板上巡视两岸。

  中间那艘汽艇上,架着两挺机枪,甲板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卫兵。一张桌子,两杯茶,似乎是两个人正在下着棋。

  接近。

  接近。

  再接近。

  终于,相隔了几十米,三艘汽艇全部进入射击范围

  杨司令,兄弟们要为你报仇了。

  乔向文放下望远镜,一声令下:“打!”

  几十支步枪、机枪、冲锋枪,开了锅一样,子弹象刮风似地向甲板上扫去。

  刹那间,三只汽艇甲板上的人员,大部分被撂倒在甲板上。

  但是,日军的几挺机枪立刻开火。

  中间那艘汽艇的船舱里,立刻冲出一队日军,或趴在甲板,或靠着船舷,开始还击。

  下棋的两个人好像被击中,一排士兵冒着弹雨,站成人墙,把他们拉入了船舱。

  独立支队居高临下,七八十米宽的河道被密集的火力网完全封锁。

  第一艘汽艇的驾驶员被打死,汽艇嗡地一声向岸边蹿去,一头扎在那里不动了,尾部慢慢地沉入水中,甲板上的鬼子被打成了烂柿子。

  第二艘主艇,仗着火力强劲,企图硬闯过去。

  距离更近了。

  这一下,正中乔向文的下怀。

  他们不怕你硬闯,就怕你往后退。

  看这帮投弹手的了。

  只见最前线的王连长突然站起,大叫一声,“兄弟们,为杨司令报仇啊!”

  “报仇!”

  “报仇!”

  “报仇!”

  伴随着一阵怒吼,两个、三个捆成一团的手榴弹,就像一包包重磅炸弹一样,投向了那艘主艇。

  轰轰轰,轰轰轰。

  激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枪声、手榴弹爆炸声连成一片,喊杀声四起,整个老虎浜弥漫在战火和硝烟之中,水面被掀起一阵阵巨浪。

  三百颗手榴弹全部投完,一颗没留着。

  与此同时,乔向文关照几个枪法好的战士,精确瞄准,看见一个给一枪。

  打了一阵,见百孔千疮的汽艇再也没有还击的声音,河面上,汽艇杂碎的铁皮、尸首、服装、枪支,一片狼藉。

  王连长兴奋地站了起来,把手一挥说:“停止射击!”

  枪声立刻停止了。

  他带头喊话,战士们也跟着大喊喊起来:“缴枪不杀!”

  喊了一阵,船上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乔向文比较谨慎,命令枪手们做好掩护,转身让几名战士,把一艘预先准备好的小渔船拖下水。

  王连长顾不得了,一个箭步跳上渔船,喝令战士快点划船,靠近冒烟的汽艇。

  快要接近时,只见他手里拿着枪,一个箭步冲上去。

  乔向文的心悬着,吩咐旁边的枪手瞄准,以防不测。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连长。

  只见身材高大的王连长,弯下腰往往船舱里一瞅,立时大笑了起来。

  笑得又爽朗,又尽兴。

  肆无忌惮的笑声在水面,在山谷间回荡着。

  继而,只见他虎目圆睁,泪如雨下,猛地大吼了一声:

  “杨司令,我们为你报仇了!!!”

  闻听此言,战士们纷纷冲出工事,冲出山林,冲向河滩。

  乔向文看着眼前这一幕,想着爱兵如子、为国捐躯的杨司令,心里一酸。

  杨司令爱兵如子,无论是当校长,还是支队司令,每次战斗,都是冲锋向前。日本鬼子、国民党、伪军,先后悬了多少次赏,重金捉拿,但都无功而返。

  只是没想到,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中,不幸被汉奸出卖,壮烈殉国。

  血债血还,花上多少代价都值,独立支队的那么多汉子谁不这样想啊。

  乔向文登上了汽艇,一看,只见几十名日军尸体横倒竖卧,一个会喘气的也没有了。

  带着少将军衔的秋山,是被手榴弹炸断了双腿,丢了性命。

  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八年抗战期间,中**民一共干掉了日本小鬼子少将以上高级军官49人,此前这一数量一直难以理清。

  抗战结束时国民政府的报道口径是一百多人,但众所周知,因为种种原因,中方报出的数据水分较大。

  譬如,国民党方面曾经宣称:1940年,**傅作义部在绥远乌梁素海击毙了日本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绥西警备队队长水川伊夫中将,但是据台湾学者考证,此人在中国曾任“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治安部次长”,后回国,1942年11月还担任了冲绳县警察部长,再如东北抗联曾经宣布在黑龙江镜泊湖击毙了日本关东军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但是日方资料显示,此人在那次战斗后,转为预备役,1964年9月26日才去世。

  另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于,中方把所有的被毙日军少将以上军官全部计算了进去,而日方按照自己的惯例,往往为战场殒命的大佐们官升一级,追授少将,但在实际统计中并不纳入。

  在山东地区,这一数据,倒一直没什么争议。

  八年,三个,少将以上。

  秋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估计附近的敌人很快就会感到,乔向文和王连长命令战士立刻清理战场。

  大概一数,三艘汽艇甲板上倒下的、船舱里卧着的,一共有五十多具尸体。

  等一列队伍最快速度赶回驻地时,大家不禁一愣:

  几百名附近的村民,将支队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原来,有渔民看见了水上围歼的一幕,早已通知了邻里乡亲。

  马司令和蒋政委,带着机关人员,也十分肃穆地站在队伍前。

  大家都要用杀人魔王的头,祭念杨司令的在天之灵!

  ***用心写作,踏实做人,江湖每日愿用清茶一杯,故事两段,交往些喜欢历史、热爱军事的好朋友,也欢迎各路大侠对提出批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