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投机者 第521章

《民国投机者》第521章

作者:有时糊涂 字数:2945 书籍:民国投机者

  “静江先生,四明这一仗您打得漂亮,我输得心服口服。”这几人都不是外人。彼此之间很熟悉,所以孔祥熙也不避讳。直接就把护体讲出来了。

  “庸之,四明之事我只是帮阿德哥一个忙。”张静江半真半假的说。

  “这倒是真的,当年是我出面说服宁波同乡出钱办四明银行,现在的大部分股东还是宁波老乡,他们找到我,我不能过河拆桥,所以我才找上静江。我是没那么多钱来填这个窟窿的。”虞洽卿也轻松地把话题圆过去了。

  “哦,呵呵,原来是这样,我还是以为是重庆那位见猎心喜,忍不住要插手上海滩了呢。”孔祥熙说话好像永远带着笑,不过你若把他的笑当做真诚地,那就有可能上当了,他这话里隐含的味道太浓了。你不得不仔细回味。

  “文革,他不知道这事,事后我才告诉他的。”张静江很清楚,上海滩看上挺大,可对真正顶级人物来说根本什么事都瞒不了,他与庄继华的关系根本不是秘密。

  “说来也怪。介石和美龄都很欣赏庄文革,我对他是越来越感兴趣了,有机会去重庆见见他,悠兰还在重庆吗?”宋霭龄的微笑依旧,不过她的话却机锋暗含,庄继华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七星公司几次,最后虽然把盘尼西林上海地区销售权交给了七星公司,但份额却开始下降,北方和两广,最后连华中也被剥离出来。这让七星公司地收入大幅下降。

  梅云天却知道得很清楚。七星公司把这些盘尼西林大部分出口了,买走这些药品的居然是与日本军方关系密切的伊藤商社。这让庄继华大为不满,他向七星公司发出警告,可七星公司居然狡言巧辩,庄继华愤怒之下本想直接取消他们的资格,可最终被李之龙和喻培棣劝阻了,他们认为现在还不是与孔祥熙翻脸的时候,这才把庄继华劝阻,只不过份额是肯定要降下来,而且再次提醒他们,盘尼西林不准外销。

  “她现在办报越来越有兴趣了,又当记者又当主编,偶尔再与人打打笔战,忙得不可开交,高兴透了。”梅云天笑着说。

  “真是苦了这孩子。”宋霭龄叹口气。

  梅云天也苦笑一下,这个问题谁也不能跟她谈,一碰就爆,往基地跑却更勤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晚饭吃完,这期间谁也不问请他们来做什么,好像就是来吃饭的,而孔祥熙夫妇更是一句不提。

  吃完饭后,几个人坐在客厅里喝咖啡,孔祥熙与宋霭龄交换个眼色,然后慢慢开口道:“阿德哥,静江先生,在坐的都是自己人,我们就实话实说,你们对推行法币还有那些想法?”

  虞洽卿和张静江略微对看一眼,他们之间几十年地交情,这一眼就知道彼此的想法了,张静江沉凝一下,然后说:“推行法币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是统一国内货币,结束混乱的币值。不过这只是一方面,更深的原因是,准备对日战争,这在资源委员会组织地经济讨论中得出的结论。从这个大题目出发,就必须考虑战时对财政的影响,战争中的财政政策。”

  “战争最大的可能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梅云天这时插话,张静江微微皱眉,心中暗叹,他太着急,可现在他却已经无法阻止了,梅云天继续说道:“这其中还有另一个问题,敌强我弱,我们必然失守很多地方,包括财富最集中的江浙地区,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而支出却大大增加,所以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增发货币,这也是最容易获得支撑战争资金的手段。中日战争必定是长期的,艰苦的,若是货币增发量太大,后果十分严重。法币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如果听任法币贬值。势必对政府信用造成极大打击,进而会影响国民支持抗战地信心,所以我认为应该从现在开始就要设计一套风险防范机制,房子出现这种情况。”

  孔祥熙地笑容消失了,他沉思起来,抛开政治因素来看,孔祥熙并非无能之辈。他是正儿八经的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绝非克莱登大学毕业生,在那个时代都可以看做精英。他立刻明白梅云天地意思,这个防范机制是什么?是防范蒋介石的,绝不是防范他孔祥熙的机制。

  宋霭龄虽然精明,但政治敏感上却还是稍差,她没有想到这一层,因此皱眉说:“这未免太远了吧,中日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打。谁也说不定。日本人虽然步步紧逼,广田外相公开声称在他任内没有中日战争,冈田首相也在压制日本军部的力量,我看中日关系会缓和下来,五年之内应该打不起来。”

  梅云天淡淡的说:“如果五年之内打不起来,那就谢天谢地了。说实话我是真不希望在五年之内开战。”

  “打不打不由我们决定,如果日本人要打,我们就没有选择。”张静江淡淡地说,这两年华北局势的发展,让张静江和虞洽卿越发相信当初庄继华地话了,他们只有五-八年的时间准备,而现在第四年已经快完了,如果快的话。明后年就会爆发战争。

  “往最坏的地步估计,向最好的情况努力。”梅云天说:“文革在民国二十一年有个判断,最快五年,最慢八年,中日战争爆发,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半,也就是说最快我们还有两年的准备时间,最慢也只有五年的时间。”

  “看来庄文革对你地影响很深呀,”笑容又浮现在孔祥熙的脸上了,他慢慢的说:“那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这样的机制呢?”

  “可以仿照美国。”梅云天又抢在张静江前面说道。但张静江这次却打断他的话,慢悠悠的说:“中国有中国的情况。不要事事都想着美国。”

  虞洽卿也立刻接口道:“静江说得对,究竟怎么作我们也不知道,只是有这样一个顾虑向你提出来,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再向委员长报告,然后拿出一个办法来,我们这三个臭皮匠是当不了诸葛亮的。”

  “呵呵,阿德哥谦虚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旧敞开了说,还有什么顾虑吗?”孔祥熙笑着劝道。

  宋霭龄却有些不高兴,梅云天用庄继华地话来反驳他的五年观点,这让平时受贯吹捧的她感到很不舒服,此刻她轻轻哼了声,孔祥熙立刻收敛起热情,宋霭龄淡淡的说:“云天,把话说完,说一半藏一半。”

  张静江和虞洽卿的话已经让梅云天警觉起来,他感到今天有点冒失了,因此宋霭龄的催促就不敢多说:“这是我个人地想法,我是在想是不是可以借鉴美国的体制,成立一个类似美联储那样的机构,来控制货币的发行。”

  “亏你还是美国长大的,”孔祥熙淡淡的摇头道:“云天呀,美联储也是根据美国政府的命令发行货币,他是没有办法制约美国政府的,能制约美国政府的只有美国议会的财政委员会,我们和美国完全不一样,我们地参议会是没有这样地权力,还有美元的发行方式也不一样,照搬美国是行不通地。”

  梅云天略微尴尬的笑笑说:“姑父说得对,我想岔了。”

  可是空闲却没放过他,依然在话里追问,但梅云天却再不肯吐半分,张静江和虞洽卿又及时援手,好容易才把这对夫妻糊弄过去。

  离开孔家之后,梅云天的情绪有些低沉,过了良久,张静江才淡淡的对他说:“你知道你今天犯了什么错吗?”

  补上昨天的一更,这节有点难写,感到自己被套进去了。

  求月票支持.....................................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七章取云南第一节法币(五)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七章取云南第一节法币(五)

  梅云天眼睛看着车窗外飞快掠过的街道,闷闷的嘟囔一句:“我太急了,是吗?”

  “看来你还是明白的,”张静江脸色平静,并没有生气,而是很有耐心的解释道:“我们的问题是不能让蒋委员长怀疑到文革牵涉到里面,文革离开军队的问题,他那位校长并没有完全忘记,在重庆的一些越轨行为,他也记着;上次宋子文在上海发行债券失败,恐怕已经让他注意到文革的影响已经扩展到金融领域,但上海之事是上海金融界自发行为,与文革不挂边,不过他很难容许文革插手金融。而我们与文革关系密切,所以我们的行为他必然会认为是文革指使的。”

  梅云天这下明白了,如果他急于提出制衡,孔祥熙借此向蒋介石建议,然后顺势说是他提出的,蒋介石就会立刻想到这背后推动的肯定是庄继华,接下来他就会发现,庄文革有地盘有政权有军队,再把手伸进金融,这还了得,将来谁能制他,如此接下来蒋介石会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想到这些梅云天不由哆嗦一下,虞洽卿轻轻笑了笑说:“静江,别责备他了,他还年轻,哪像你我这样,都磨成老狐狸了,他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过,少卿,政治这玩意是很难琢磨的,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幸亏静江及时插话,你后来也顺势改口,后面的弥补做得很好,孔祥熙现在还无法判断。问题还不大。”

  “静江先生责备得很对,文革也有这样的担心,来之前就反复说过,还是我太急。”梅云天真地后悔了,要是因为他的失误,把庄继华,不。应该是他们整个团体几年的努力葬送了,那他恐怕连跳嘉陵江的心都有了。

  看到梅云天自责的样子。张静江反倒不好在说什么了,放过安慰他说:“事情也没那么糟糕,文革这几年做得漂亮,他也不是没退路,而且他恐怕早就想到这些了,少卿,你想想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