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知道点中国哲学 “革命斗士”柳宗元

《知道点中国哲学》“革命斗士”柳宗元

作者: 字数:855 书籍:知道点中国哲学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做柳州刺史,又称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名,并且有大志向。但在早年的时候,为了考取进士,他的文章单纯追求辞藻的华丽。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十分激烈。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以王叔文为首的一些人执政,企图进行某些政治改革,柳宗元也参加了这次活动。王叔文等人推行削夺宦官的权力,反对藩镇割据,免除部分苛捐杂税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政策。但是,同年8月,宪宗李纯继位后,改革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人也被贬谪到僻远的地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为柳州刺使,后来在柳州去世。

  柳宗元写过不少批判各种落后思想的文章,具有反对地方割据,主张中央集权等进步的政治、历史观点。他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曾写了《天对》、《天说》等有名的论文,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观”进行了批判,并且否认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论。

  在文学上,柳宗元和韩愈一起提倡散文革新运动。他认为作文应该“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他反对南北朝以来骈体文的华而不实的颓靡文风,主张文章必须有充实的内容、朴素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他写了不少优秀的杂文和寓言,对统治者的残暴作了尖锐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他的游记也极其有名,不仅写景生动,而且常在写景中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