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三零零章 能源A计划(6)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第三零零章 能源A计划(6)

作者:道门老九 字数:2080 书籍: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九筒,问你个问题。”杨开忽然想起了什么。

  “嘿嘿,指战员,你说。”九筒始终都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就好像这个赌徒,从没有什么烦心事儿。

  “刚才我和华教授一人一个手电筒,走在前面,都没瞧见雾里的小火车。你一没有手电筒,二在我俩后面,到底是靠怎么发现的。”

  “别告诉我你有千里眼,顺风耳。”说到这,杨开对九筒挤了挤眼角。

  他觉得九筒这厮,肯定藏了一手花样。

  “指战员,这您可猜对了一半。”九筒眉飞色舞的说道。

  “猜对了一半,怎么说?”不光是杨开,连华伯涛也对九筒的话来了兴趣。

  “得,我也不卖关子了。”九筒解释道:“其实,我自打从娘胎里生下来,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起先父母没察觉,我也不知道。但五六岁开始,问题就出现了。白天,人家的眼睛能看见东西,我的眼睛也能看见东西。到了夜晚,人家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我的眼睛还是能看见东西。打个比方,黑漆漆的午夜十二点,村子里不开灯,我都能不带蜡烛,沿着山路走回家,因为我都能看见。”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杨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谁说不是呀,村里读过书的,管我这叫啥特异功能,一些爷爷奶奶辈的,则管我这叫阴阳眼,说到了一定的时候,不但能瞅见黑,还能瞅见鬼。这可把我吓尿了,整天一惊一乍的,生怕看见不干净的东西。”说着,九筒把散弹枪往肩膀上一扛,无奈的摊摊手。

  “指战员,你要是不信,咱俩打个赌。前面墙壁的牌子上,画着一个骷髅头。”九筒瞥了眼,说道。

  杨开定睛去看,却发现即便是打上手电筒,也照不了多远,要看清墙壁上的图案,更是痴心妄想。当下摇了摇头,只能等走近了,再去验证九筒的话了。

  “对了,华教授,你知道九筒这是一种什么怪病吗?”杨开皱了皱眉,将疑问丢给了华伯涛这个饱学鸿儒,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不是病。”华伯涛淡淡一笑说道:“这只是胎儿在形成时,基因链出现了一系列的状况,从而意外获得了人类进化前的某种动物特性。比如有的孩子生下来,长了一条很短的尾巴,那就是进化前猴子的特质,只不过他的基因链比我们明显一些而已,他是直接长出了尾巴,而我们则是在臀部位置,多了个尾椎骨。还有的孩子,一出生浑身长满了黑色的毛发,我们称之为‘毛孩’,毛孩的毛发和头发一样,刮掉了,还会再长,并且越长越多,困扰他们一辈子,这还是动物的特性。”

  说到这,华伯涛话锋一转:“而九筒的眼睛在黑夜能看见东西,不是病,也不是特异功能,我们科学界,将其统称为:暗视力。”

  “华教授,原来我这眼睛,就叫暗视力?”九筒算是长见识了。

  “对,暗视力。”华伯涛点了点头:“所谓暗视力,是指在黑暗环境下看清周围的能力。值得一说的是,这种能力大家都有,只不过有的强有的弱。比如进入电影院时,暗视力强的人很快就能适应黑暗环境,找到座位。但暗视力弱的人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时只能摸索着前进。而很多动物的暗视力要比人类强得多,比如猫科动物,它们能在黑暗中穿梭自如,顺利捕捉到猎物,这是因为它们的瞳孔在夜间可以开得很大,这样就能更多地吸收大自然中任何一点微弱的光去发现猎物。”

  “另外,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猫的夜视功能,很大方面

  来源于它体内的一种叫做牛黄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帮助它在夜间看清东西,而这种物质的来源是老鼠和鱼。这也是猫爱捉老鼠和爱吃鱼的原因。所以我猜测,九筒体内的牛黄酸,含量也不是不低的。毕竟,九筒的夜视能力我们刚才就领教过了,真的很强。”华伯涛由衷的赞叹道。

  “华教授就是华教授,天底下就没有你不知道了。”九筒激动地说道。

  这个问题纠缠了他几十年,今天被华伯涛不费吹灰之力的道出事实原委,此刻的心情自然是无以复加。

  起码,他知道自己不会看见幽灵鬼怪了。

  “噫……”听了九筒的话,华伯涛立马摇头:“九筒呀,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我只是懂得比你们多一点而已,哪里那么神奇?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这回我作证,是华教授谦虚了。”杨开调侃道:“要不是华教授这一段金玉良言,我还真不知道,那猫爱吃老鼠,是因为要补充身体里的那啥牛……牛什么来着?”

  “牛黄酸。”华伯涛白了他一眼。

  “嗯,牛黄酸。”杨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由此得出,九筒肯定是属猫的,或者上辈子是猫投胎。”

  “你丫才是猫投胎。”九筒骂道。

  “好了。”杨开拍了拍九筒的肩膀:“既然你眼睛好使,就注意点前面的动静,观察员的位置,非你莫属。不然的话可惜了你这对牛黄酸的眼睛。”

  杨开的冷幽默,让华伯涛又忍俊不禁的笑了一阵子。

  有了九筒带路,半明半暗的隧道顿时好走了许多,当下,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积水中,踩着地面淅淅沥沥的响。

  湿气越多,天花板上的小灯失效的就越多。

  到了最后,大多数灯都落下了接触不良的毛病,一会儿咔嚓一下亮了,一会儿又无声的熄灭了,无形中给这条隧道添加了一股恐怖的气氛。

  “指战员,前面没路了。”走着走着,九筒眯起了眼,端详了好一阵子,才开了口。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杨开停下脚步,问道。

  ‘没路’这个词的歧义太多,稍微一想,都会有好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隧道尽头被封死,大家白跑一趟;第二种是隧道尽头是悬崖峭壁,无尽的冰川;第二种是隧道尽头就是日本人的废弃开采点。

  “前面好像有个大洞。”九筒犹犹豫豫的说道:“洞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好像是个巨大的脚手架。”

  “脚手架?”杨开犯了迷糊。

  “九筒,除了脚手架,你还能看清楚其他东西吗?比如特别显眼的,某个标志物。”华伯涛嗓音温和的说道。

  “特别显眼的……”九筒一拍脑袋:“脚手架中间,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圆柱体,那东西大得吓人。”

  “那是钻井。”华伯涛沉默片刻,咬牙切齿的说道。

  “华教授,钻井是什么?”杨开问道。

  “钻井就是一种金属框架的设备,设备中间安装了坚固的钻头,可以钻入地下,采集岩石样本,或者获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华伯涛匆匆的解释道,看模样很是焦急。

  末了,他挥了挥手。

  “剩下的待会再跟你们解释,走,先跟我去那个洞里看看究竟。”说完,华伯涛便举起手电筒,加快了脚步。就连地上的水花溅进裤腿里,也毫不在意。

  杨开和九筒对视一眼,只得苦笑一声,无奈的跟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