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后宫:甄嬛传6 第十二章 安得朝阳鸣凤来(上)

《后宫:甄嬛传6》第十二章 安得朝阳鸣凤来(上)

作者:流潋紫 字数:4322 书籍:后宫:甄嬛传6

  公元79年,汉章帝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经异同的一次会议,史称白虎观会议。会后,章帝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典籍公布,以国家的力量促成了儒学经典与迷信的结合,影响深远。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而且越传越多,越传越繁琐。一部经书的解说就达到一百多万字,书,连统治者都感到需要加以减省。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各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况,宣帝乃聚集儒生召开石渠阁会议,初步解决了今文经学派内部的争执。到西汉末年,儒家哲学内部又发生经今、古文派之争,刘歆于皇家图书馆秘室中发现的古字体《春秋左氏传》、《毛诗》、《易礼》等在王莽时代就被立为官学。自此以后,经今、古文二派斗争激烈,你消我长。

  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谶纬图书等迷信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所谓谶是当作神灵启示人们的一种预言,谶与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般现象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示合二为一。这样,圣经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

  章帝建初四年诏引光武中元元年诏书云:五经章句繁多,议欲省减。于是,章帝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集会白虎观,讲义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章帝亲临现场,裁定对错,决定取舍。这样一连数月,问题才得以解决,这就是白虎观奏议。钦定的奏议,赋予了光武以来儒家经典与谶纬迷信相结合的神学性与国教化性质。

  会议讨论的结果由古文经大师班固整理撰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白虎通》极尽其杂糅混合之能事,将《易》、《诗》、《书》、《春秋》(包括各家的《序传》)、《礼》、《乐》、《论语》、《孝经》以及各种逸文)和图书混合在一起,概括了西汉以来今文经学的主要观点,在某些方面也包括了正当鼎盛之时的谶纬之学和古文经学的观点。形成三者调和的产物。东汉以后,经学逐渐衰亡,但《白虎通义》的基本思想和许多具体的规定,却为历代王朝遵循,历两千余年而不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