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手小仙医 第524章 大开眼界

《妙手小仙医》第524章 大开眼界

作者:小妖 字数:1873 书籍:妙手小仙医

  魏旭之中风了。经过抢救虽然又活转来,但已左侧麻痹。行动自然不方便,连说话也不清楚了。沈玉敏每天推着轮椅,让老人散心,还常常扶着他,帮他练习走路。

  沈玉敏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

  吴国华已经毕业,分配在农业科学院工作。他常常下乡,帮助农民科学种田。他还在研究新的小麦品种,工作自然是繁忙的。他需要有个家庭,有个温暖、舒适的家,一个温存、热情、爱他的妻子。他虽然没有催玉敏“结婚”,但每次见到她,那目光里流露出来的期待与询问,也都使玉敏心焦。国华一直格守着誓言,虽然和玉敏已经领了结婚证,却一直住在单身宿舍里。即使到魏家来探望名义上的妻子,也只坐到晚上十点,便登车回到机关。

  他在事实上依旧是光棍一条。

  玉敏觉得对不起他。但她又不能甩开生病的舅舅。不用说搬出这个家去同国华另辟新巢,就是把国华引入魏家,她自己也难于照应两个大孩子。舅舅无疑是个老孩子了,生活上的事情是自己根本不能料理的。她必须睡在舅舅的屋里,以便随时起床照料他。国华呢,唉,年近三十的大小伙子,哪一个会料理生活?光是洗衣服,就是他的一大难事。常常是脱下这件,换那件,一直到所有的衣服都穿过一遍,再选取其中肮脏程度较轻者,换穿第二轮。非到了不洗便散出浓郁的汗气之时,才不得不下决心抽出个把小时把所有积存的衣服一齐洗上一遍。可那叫洗衣服吗?泡上过多的洗衣粉,自己又去看书。待到忽然想起还泡着一盆脏衣,才手忙脚乱地搓洗起来。上衣,搓九下。洗法是:将湿透的衣服拧成一条,左边搓三下,掉过来,右边搓三下,再于中部搓三下。三三见九,上衣洗完。裤子呢?于裤脚、膝盖、裤档处,又各搓四下,共十二下,便放入清水。背心更简单了,揉巴一下即可。只要清水中洗衣粉的泡体变得稀少,那就算洗完,抖一抖便晾在铁条上。所以,洗过的衣服,与未洗前相差无几,碰上阴天,还不如不洗。因为阴干的衣服上常常发出臭味,比未洗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唉,没有妻子的光棍汉,过的什么日子哟。

  玉敏一身难以两全。她必须作出决定,是实践她许下的诺言,侍养舅舅的天年,还是把老人扔给一位请来的女帮工,自己同国华享受年轻夫妻的恩爱?

  她痛苦,她矛盾。这个从大巴山来的姑娘,尽管已经受到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但本质依旧是大巴山的女儿。诚实和自我牺牲是她的信条,对于这样一个其实并不复杂的问题,她竟想不出更两全的办法。于是决定,牺牲掉自己的爱情。

  她决定了在舅舅去世之前不结婚。那也许是三年,五年,甚或十年。她一想到自己竞盘算开了舅舅的死期就被自己的思想吓坏了。唉,自己竟这样自私、狠心,盘算着老人何时归天。莫不是自己急于出嫁,视舅舅为累赘?这是不贞、不孝哇。人而不孝,作女子的不贞,活着有什么劲?是大城市的开明之风污染了自己啊!不,自己应当下定决心,舅舅健在一日便守身服侍他一天。

  国华呢?假如他真爱,他就应当等着。应当尊重一个女人的心。

  可是,那不是让人家空担着丈夫的名分,而白白牺牲吗?他快三十了呀。妈妈说过,人活一世,应当让别人快活,不应当让别人因为自己增添痛苦。妈妈也是上过学的呀!她念过小学。这在旧社会,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是很不容易的事。可是她依旧尊从了父亲的意志,从镇子上下嫁到乡下,并且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服侍了丈夫一生。她是个自我献身的模范呀。母亲这样,她的女儿又该如何呢?

  牺牲了自己吧,也解除了把国华和自己拴在一起的那条红绳绳吧。让他去另找一个姑娘吧,让他去和另外的女人作一对真正的夫妻吧。那张纸既然不符合生活的实际,还不如把它撕掉,把它烧光,让它化为纸灰,在一阵风中吹散呢。可是,天呐,没有了国华,生活还有什么味道。她不知道,在没有遇到国华之前,她怎么竟能生活了二十几年。那时候她一定很傻,把没有国华的虚假的欢乐,当成了真正的幸福。不,没有国华便没有幸福。从前她小,不懂;就算长大了,她也是傻姑娘,一个从山沟里来的傻姑娘。只有走出了夔门,来到了北京,遇见了国华,她才真正知道生活是那么有滋有味,多姿多采。离开了国华,便是离开了欢乐,离开了色彩。笑,是傻笑;哭,是真哭。一个只有哀愁、只有昏暗的日子可该怎么过?

  然而,不丢掉他,便不能背起舅舅生活的担子。人,原应该自己吞下苦果而让别人快乐的呀。有的花结果,有的花不结果。让自己青春的花默默地凋谢吧,何必非要结果呢?

  国华,国华呀!只要你快乐,只要你能再遇上一个好姑娘,比我更实在,比我更美,比我更爱你的姑娘,我就满意了哟。可是,你别去找那些穿着瘦脚管裤子的姑娘,她们故意地把屁股绷得紧紧的,摇来摆去,让人难受得很噢。还有那些把耳朵坠扎上两个洞洞,坠上玻璃球球,抹着红粉红嘴巴的姑娘,你也不要找。我问过的,一瓶香水要三五块钱,她们一个月就喷掉四瓶呢。四五二十,国华,你的工资有几个二十呢?那些粘假睫毛的,戴假胸罩的,专唱哼哼歌的,还有那些一见面就让你买这买那的姑娘,你都不要找,再漂亮也不要。她们会欺负你的,吵起来甚至会打你的。你这个人呐,嘴巴不好使,没直多少好听的话;心可是太实,给你棒棒你就当针(真)用,你要是娶了一个那样的天仙美女,你的日子就怕是“香火棍儿搭桥——难过哟!”

  哎呀,他要硬是不愿离呢?没有同居,领了结婚证也算得上夫妻,分开也是要上法院离婚的。他要是到了法院死不开口,硬是不同意,可咋办呢!他这个犟脾气,是干得出来的哟。

  姑娘没了主意。她舍不得国华,但又想同他分开,又怕他坚决不走。她哭了,躲到墙角里,用枕头堵住嘴尽情地哭起来,眼泪湿了半个枕头。那泪水怕也有500CC吧。

  风,还有些暖意。院子里的柳树,依旧抖着翠绿不肯在秋风中变黄。这些柔软的枝条,细长的叶子,顽固地坚守着生命的防线,一直到霜刀雪剑一次次地劈斩,它们才英勇地献身。于是干硬的枝条再蕴集力量,等待明春的爆发。杨树与柳树,是北方英雄的树。

  风在外面吹,人在屋中泣。

  玉敏忽然听见轧轧的轮椅声。她急忙用枕巾抹去脸上的泪从床上跳下来。她看见,舅舅正用一只手,吃力地转着,

  轮椅的轮子向她驶来。她急忙走过去,扶住轮椅,看着舅舅。

  魏旭之的嘴唇抖动着,费力地吐出几个字:“电话。国华。叫他,回来。”然后用期望的目光望着玉敏。

  玉敏懂了他的意思,是要她打电话,把国华叫回来。她问道:“您,找他有事?”

  魏旭之点点头。,

  玉敏走到电话机旁,拨通了国华机关的电话,叫他天黑之前赶回来,有重要的事情。

  打完电话,舅舅向她用手指指自己的卧室。她急忙把舅舅推到屋里去。

  魏旭之又费力地说:“你,做饭,我,有事。”

  玉敏点点头,说:“您要不要上床休息哟?”

  魏旭之摇摇头。

  “有事情你就敲敲这轮椅的扶手,我马上过来。”

  魏旭之点点头。

  玉敏去做饭了。她不知舅舅要做些什么,这老爷子的脾气很古怪,就是到了这步田地,也依旧自说自划,绝对不愿意别人违拗了自己的意思。人老了莫非都这样?要给国华做些好吃的,他这些天瘦了。

  魏旭之屋里窸窸窣速地响着。谁知他在干什么!

  晚饭前,玉敏给舅舅读报。这是每天必做的事,连广告也不错过。

  国华回来了,骑车出了一身汗。

  玉敏给他打来一盆水,看他脱光了上衣洗脸,洗胳膊。他多壮啊,在大巴山也是个好劳力。

  晚饭,玉敏先喂舅舅,老人用右手推开她的汤匙,非要自己吃不行。直到自己用筷子把菜碟拨到地下,才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闭起眼,张开嘴,默默地咀嚼着外甥女送进嘴里的菜饭。

  饭后,玉敏给舅舅擦了脸,又用小木梳给他梳理了那飘在胸前的一大把银色的长须。这是老人自己最得意的东西。那银须要是在微风中飘摆起来,要美过少男少女们那浓密的黑发。最可贵的是它绝对的干净,每天要用温水洗濯,让它松松地闪着油亮的银光。

  魏旭之让玉敏把他推到堂屋正中的灯下,要他们坐在自己的面前。

  他伸出右手,让玉敏把手放到自己的手上,又用目光命令国华也伸出自己的手,放在玉敏的手上。他的大手捏住两个年轻人的手,抖动着嘴唇,费力地说:

  “今天,你,们,合卺!国华,今天,不走!”

  两个年轻人一时都愣住了,彼此看看,脸上都渐渐飞起红霞。

  玉敏的眼睛湿润了,她抽回手,慢慢地说'“舅舅,您的心意,我了解。可,我刚刚下了决心,永不结婚,服侍您一辈子。”她转向国华,颤抖着声音说,“国华哥,原谅我!”

  国华还没有说话,魏旭之就连连摇头,严厉地看着玉敏,说:“不,不,听,我的。”他又看着玉敏,说,“到屋里,把桌上的包,拿来。”

  玉敏点点头,走到屋里,取出一个红绸包,交给魏旭之。魏旭之用右手打开包,里面包着一对红烛。

  “点,起来!”他说。

  玉敏不敢违拗,把两支粗粗的红烛点着,看着老爷子,按照他目光指示的方向,把烛火放在堂屋正中靠墙的条几上。

  魏旭之又抖开一张纸,见上面写着两行字:“相亲相爱,不弃不离。”他把纸交给国华,让他在条几上压住纸的天头,使那纸垂下来成为一幅条幅。

  看着两个年轻人做完这些,他又伸出右手,让两个年轻人的手握在一起。

  他抓着那两只手,庄严地发出口齿不清的命令:“我主婚,你们,结婚。要白头偕老。跪下。”

  两个年轻人跪在他的面前。

  老人又说:“念!”用下巴颏儿指指那条幅。

  “相亲相爱,不弃不离!”

  老爷子笑了。笑得一部长髯在胸前抖动。

  他凝视着两个年轻人,慢慢从衣兜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玉敏,轻声说:“明天,早晨,再看。”

  他用力看着他们,仿佛要把他们收入眼底,溶入心头。然后,微笑着说:“去,休息吧!”

  玉敏说:“那您?”

  魏旭之什么也不说,只是笑着摇摇头。

  玉敏和国华把他推到卧室,扶到床上,让他睡下,告诉他,如果有事,就拉一下床头的绳子,那里拴着一个小铃挡。

  魏旭之不说话,只是笑,笑得象个孩子。他伸出右手轻轻地抚摸着玉敏的脸,又示意国华弯下腰来,轻轻地拍着他的头。然后,右手挥动几下,让他们去休息。他始终笑着,可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两个年轻人,弯着腰看了他一会儿,才悄悄地转过身走出屋子。

  在玉敏的卧室里,两个结婚了一个多月,却第一次在一起的夫妻,没有一点睡觉的意思。他们被老人突然的行动弄得莫名其妙,又为这古老而庄严简朴的合卺仪式所激动。他们反复猜测着老人的心理,又盘算着今后该怎样更好地照料老人的生活。

  玉敏忽地想到舅舅的那封信。他为啥非要等到明天才让启封?她忽然感到神秘和兴奋。

  国华却陡地生出一种恐怖感,急急地说:“快拆开看看,别有什么意外。”

  “不会的。”玉敏嘴里这么说,心里也有些犯疑,急忙撕开了信封,抽出信纸。

  国华抢过来,展开信纸,见上面用毛笔写着:

  立遗嘱人魏旭之谨以至诚书遗嘱于左。

  吾年老病残。于国于家。难效弩殆。今自愿谢世。与他人无涉。所遗房产存款。均留吾甥沈玉敏。所遗典籍。呈献国家。唯愿甥女及甥婿。相亲相爱。不弃不离。勤俭好学。报效国家。是所至嘱。

  魏旭之亲书一九八二年×月×日

  两个年轻人彼此凝望了片刻,同时转过身来,奔向魏旭之的卧室。

  魏旭之老人的右手慢慢垂到地下,“砰”一声,掉下一个小玻璃瓶。

  玉敏和国华一齐扑到他胸前,高叫:“不,舅舅!”

  袁亦方和林子午还没有休息。他们在林子午办公室里起草给上级的汇报。自从《××日报》发表了那封信之后,新华医院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希望上级来看一看,并且及早考虑谁来替代郑柏年的空缺。他们以为白天明是合适的人选,请上级定夺。写完汇报,两人庄严地签了名。

  他们刚想坐下来好好谈一谈,玉敏忽然泪流满面地闯进屋里,喊道:“舅舅,吃了大量的安眠药!”

  两个人立刻跳起来,奔向急诊室。

  经过抢救,魏旭之终于从死亡线上走回人世。但他虚弱得很,只是闭着眼躺着,不理睬任何人的问候与关切。

  袁亦方在他床前坐了很久,直到夜深时分才悄悄站起来,对着闭眼躺在床上的老友,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唉,老糊涂虫!”

  “你才糊涂!”魏旭之突然睁开眼,用含糊不清的口舌轻声说,“我死了,大家轻松。你,何必又让大家背上我这包袱!唉!你呀,老糊涂!”

  袁亦方愣了,看看那个刚刚活过来的朋友,长叹一声,又无可奈何地轻轻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