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100分卷版) 第370章

  [欣赏]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咏枫叶的名句。“西山红叶好,

  霜重色愈浓;”是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面对红叶的咏唱。这首诗,也写红

  叶,集中赞咏的是红叶那永不衰萎、永不变色的生命力;赞咏中又引人思考

  “如何对待生活的严霜”这深刻的主题。全诗层层排比,句句押韵,格律齐

  整,音节响亮,是朗诵训练的好诗篇。

  黄山松

  张万舒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

  谁有你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就站上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就飞上九霄,

  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不怕山谷里阴风的夹袭,

  你双臂一抖,抗的准,击的巧!

  更不畏高山雪冷寒彻骨,

  你折断了霜剑,扭弯了冰刀!

  谁有你的根底艰难贫苦啊,

  就从那紫色的岩上挺起了腰;

  即使是裸露着的根须,

  也把山岩紧紧地拥抱!

  你的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动摇,

  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

  那背阳的阴处,你横眉怒扫,

  向着阳光,你迸出劲枝万千条!

  呵,黄山松,我热烈地赞美你,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不屈不挠;

  看!在这碧紫透红的群峰之上,

  你像昂扬的战旗在呼啦啦地飘。

  [欣赏]

  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歌手。《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

  一面面“昂扬的战旗”。读着这首诗,你会身临其境般想象那黄山松柏的傲

  然雄姿,也会对那松树的品格油然而生景仰与赞美之情。面对“雷霆”、“风

  暴”、“霜剑”、“冷雪”,黄山松之所以能够巍然耸立,“劈不歪,砍不

  动,轰不倒”,正是因为它“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诗人从这三个方

  面深入刻划黄山松的品格,给每个读者以人生的启迪。

  理想篇(节选)

  纪宇

  假若一个青年没有革命理想,

  该怎样描绘他才比较恰当?

  朋友,让我们来试试吧,

  为他打几个简单的比方:

  像一只木船,没有船舵,

  像一辆汽车,没有汽缸。

  像断电的灯,没有光亮,

  像干涸的河,没有波浪。

  咱们还是直截了当,

  再来为他画一幅肖像:

  他的眼睛大大的,生得漂亮,

  神色中却没有坚定的光芒;

  他的头发黑黑的,梳得溜光,

  脑壳里可缺少健康的思想。

  他的嘴唇红红的,发音宏亮,

  可说出话来却不够高尚;

  他的身材高高的,体魄健壮,

  可干起活来懒懒洋洋。

  他高兴时,一脸阳光,

  那大概是又添了一件时髦衣裳;

  他生气,满面冰霜,

  那大约是虚荣心受到了损伤。

  他经常能感到满足,

  不挨批评就是最大的奖赏;

  他的青春像一朵纸花,

  有鲜艳的色泽却没有芬芳。

  他的生活像一潭死水,

  没有源源清泉向里面流淌;

  他的价值像一个气球,

  仅仅有体积但缺少重量。

  他的前途像一片树叶,

  秋霜会使它坠落泥塘;

  他的干劲像温度计上的水银柱,

  会随着心情有冷热上升、下降……

  够了,我已经讲得太多,

  没有理想的人不过是饭袋酒囊!

  理想呵,你是鲜红的,发着光亮,

  像早晨的太阳一样辉煌;

  理想呵,你是运动的,翻着波浪,

  像无边的大海一般浩荡!

  理想呵,你在前进着,向着远方,

  像呼啸的机车跃过隧道和山岗;

  理想呵,你在传播着,给人力量,

  像温暖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城乡!

  清晨,我迎着朝阳走进工厂,

  我懂得,怎样为理想操纵车床;

  傍晚,我披着晚霞回到村庄,

  我知道,又为理想架起一道桥梁;

  夜里,我踏着风雨上哨换岗,

  我明白,是在为理想紧握钢枪。

  我在为研制高能加速器努力攀登,

  我在基础科学研究中获得武装;

  我在和平的“战场”上攻克尖端,

  我在图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我在地质队里给大山查体,

  我在采油树下为油泉测量;

  我在饭店里,为顾客服务,

  我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

  我呵,我们——年轻的一代,

  像茁壮的青松,奔腾的海浪!

  我们干的,是各行各业,

  我们为的,是共同理想!

  我们的总任务写在宪法上,

  是中国公民就应该发奋图强;

  实现四个现代化载入了党章,

  是党团员,就必须做出榜样!

  我们这一代——确有把握,

  跟着党迎来二十一世纪的霞光;

  我们这一代——斗志昂扬,

  跟着党把伟大的祖国建成天堂。

  呵,我们不仅有崇高的理想,

  还有实现理想的意志和力量;

  呵,我们不但能为理想歌唱,

  而且愿为理想洒尽热汗和血浆!

  [欣赏]

  诗人纪宇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我认为诗应该有激情,有形象,有

  理想,同时还应该有哲理,有韵律。诗必须是美的,从外观形式到所蕴内容,

  尤其重要的是语言……我追求的语言是‘诵能上口,朗朗有声,如行云流水,

  通畅易懂;读可悦目,文采清丽,似霞飞星闪,美不胜收’。”理想,是每

  一个人在一生中永远奋进的精神支柱。这首诗歌颂着崇高的理想,激励人们

  振奋起“实现理想的意志和力量”。同时,也在形象的对比中,揭示出没有

  理想的人的空虚、苍白、慵懒和可怕。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顶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云霞、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欣赏]

  舒婷的一首意蕴深远、形象鲜明的《致橡树》,几乎成了新时代女性的

  “爱情宣言书”:“我们”彼此倾心,“互相致意”;“我们”心心相印,

  “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言语”;“我们”各具特色,“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平等,“我必须是你近旁的

  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欣赏]

  这是一首我国读者几乎人人皆知的词。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宋代朝廷的高

  压政策下,诗人不得不以隐晦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宦海官场的失望。我国著

  名学者夏承焘教授对此有高论如下:“‘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

  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又

  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