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萧厌宋棠宁 第660章 对质

《萧厌宋棠宁》第660章 对质

作者:锦一 字数:0 书籍:萧厌宋棠宁

  人们时常可见日出东方、日落西山的自然景观,久而久之,在古人的眼中,太阳被看成了围绕地球而旋转的天体,而地球则成了宇宙的中心。这种陈腐的观念直到16世纪才被一位波兰天文学家所打破,他就是近代天文学革命的旗手哥白尼。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东部的托伦。他的父亲是一位曾经当过市长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富商的女儿。在他10岁时,父亲染上瘟疫死亡。全家由舅父接济。哥白尼在文化名城沃茨瓦维克读了中学,1491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在天文学家勃鲁泽夫斯基的指导下研读天文学和数学。

  1496年,为了进一步深造,哥白尼前往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留学,先后就读于波伦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继续钻研数学、天文学、医学和法学。他有幸结识了文艺复兴的杰出人物达·芬奇,并且拜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学者诺瓦拉为师。正是在诺瓦拉的影响下,他开始对地心说产生了怀疑。

  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一面在里兹堡从医,一面从事天文学的研究。1512年舅舅去世,哥白尼移居弗洛恩堡,在大教堂任僧正。哥白尼从护卫大教堂的城墙上选一座箭楼做宿舍,并选择顶上一层有门通向城上的平台作为天文台。他自制了各种仪器,在上面孜孜不倦地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时间长达30多年。这地方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被人们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

  1510年,哥白尼写成《浅说》初稿。在这本书中,他毫不含糊地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体,地球和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只有月亮才真正围绕地球旋转。1530年,他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日心说的建立工作。

  由于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当时已经成为维持教会统治的神学理论基础,哥白尼深知发表日心说的后果,他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知道,一旦他们弄清楚我在论证天体运行的时候认为地球是运动的,就会竭力主张我必须为此受到宗教裁判……”;“他们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台”。因此,哥白尼迟迟不愿意发表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直到1539年春天,在德国青年学者雷迪卡斯和其他几个朋友的敦促下,哥白尼才同意发表。1541年秋天,雷迪卡斯把修改稿带到纽伦堡,请路德派的一位神学家奥幸德匿名撰写一篇前言,宣称“这部书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而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幻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于1543年3月出版,这本书从写成初稿到出版,前后竟搁置了近“4个9年”。1543年5月的一天,已经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7月26日,哥白尼逝世。

  《天体运行论》共分六卷。第一卷是宇宙论,论述了日心说的基本思想;第二卷全是数学公式,以三角学论证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第三卷用数学描述地球的运动;第四、五、六卷讨论了月亮和其他行星的运行规律。

  《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人不能了解,而许多天文工作者只把它当作编算行星星表的一种方法。《天体运行论》在出版后70年间,虽然遭到马丁·路德的斥责,但未引起罗马教廷的注意。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地动说,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罗马教廷才开始对这些科学家加以迫害,并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然而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被证明和发展。恒星光行差、视差的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