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夏日机关 老姜和宇泓

《夏日机关》老姜和宇泓

作者:石钟山 字数:0 书籍:夏日机关

  说起楚南名城长沙之名的来历,还有一番学问呢。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认为,地理和星图是相配的,即所谓"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楚地在星象中相当于轸星的分野,而轸星旁边有一颗小而亮的星叫做长沙。左人认为长沙城就与这颗小星相配,"长沙"一名就是这么取来的。因为这个名称来自星象,因此人们又把长沙雅称为"星沙"。

  长沙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城市,湘江绕城北去,岳麓山隔江相望。城内有天心阁、白沙井、开福寺、碧浪湖等名胜。平阔的湘江之中又有著名的桔子洲,这个数里长的江心岛上桔树成林。每年秋季,桔林中黄澄澄的桔子挂满了树枝,香气诱人。过了湘江,城西有著名的岳麓山风景区。只见绿树丛中,崇阔飞檐,台宇朗然,那就是著名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书院的背后,沿山径拾级而上,可以看到爱晚亭、舍利塔、麓山古寺、白鹤泉、蟒蛇洞、云麓宫等古迹名胜。旅客们来到长沙,可以于秋冬时节在蜿蜒山径之中,拾遍山红叶,看层林尽染;也可以泛舟湘江,望辽阔楚天,于月色溶溶的三五之夜,沐洞庭之秋风。

  所以,长沙这个地方钟三湘之灵秀,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正如岳麓书院的门联所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块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远的如汉代文人贾谊,就在长沙写下了《吊屈原赋》、《鹏鸟赋》等名篇。晋代的政治家陶侃也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政绩。自宋代以后,岳麓书院创立,朱熹、张栻等大理学家都来此讲学,三湘弟子从此询学成风。到了近代,名人出得更多。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黄兴等,文治武功,蜚声神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在这里读书求知,抒写了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长沙》。

  这些历史名人不仅留下了许多赞美长沙的诗文,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陶侃射蟒"就是其中之一。一在岳麓山禹王碑下面的幽谷之中有一个洞,叫蟒蛇洞。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把一条兴风作浪、殃及百姓的大蟒降服了,关在这个洞中,还用那块具有神力的禹王碑镇压着,使大蟒无法出洞作害。可是年深日久之后,神碑失去了神威,无法再约束妖蟒。于是,妖蟒逃了出来,开始伤害上山敬香的男女百姓。

  后来,这条妖蟒变了妖法。它在晚上把舌头吐出来,化成一座长桥,从蟒蛇洞口直架到对河的白鹤观。又把两只蛇眼瞪得大大的,像两只大灯笼。再呼呼地吹气,化成飘渺的白雾,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音乐。长沙城的百姓看到这个情景,还以为天上搭下来的"仙桥",引渡凡人登仙,有些想成仙的人们就走上了这座"仙桥"。那大蟒一见有人来了,就开始吸气,"仙桥"上的人顿时就飘飘地"飞"了起来,直"飞"进蟒蛇的肚子里。而旁观的百姓还以为这些人已经"飞升上天"了呢。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座"仙桥"。

  有人把这事告诉了陶侃。陶侃感到不对,立即登上高台观看。果然如人们所说,只见一座桥从对河远远地伸过来,仙乐袅袅,两盏天灯闪闪烁烁。陶侃心想这一定是妖精作祟,就弯弓搭箭,朝两盏天灯射了过去。只听"嗖"的一声,天灯灭了,仙桥也无影无踪。天空中滴下了点点血迹。陶侃带人循血迹找去,发现一条大蟒被射死在洞中。

  城里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感激陶侃。为了纪念他为民除害,就将他射箭的高台称为"射箭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