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斗破苍穹 第七百二十八章 援救

《斗破苍穹》第七百二十八章 援救

作者:天蚕土豆 字数:2824 书籍:斗破苍穹

  瘦了许多,鼻眼还是那么俊秀,只是两腮凹下不少,嘴角旁显出两条深沟,好象是刻成的,微微有些阴影。是自己,又不十分正确——到底不是难民!

  放下小镜,他决定忘下以前种种。原先就不是凡夫,现在也不能是难民,明日还得成个有为的人物。这是一贯的,马上要为将来打算打算。

  他过江去看看汉口。车马的奔驰,人声的叫闹,街道的生疏,身上的寒冷,教他没法思索什么,计划什么。他只觉得孤独,苦闷。街上没遇到一个熟脸,终日没听到一句同情的话,抱着自己过去的一切志愿与光荣,到今天连牢骚也无处去诉。这个处所是没有将来的。自己可是无论如何决不肯与难民为伍。买了份报,没有看见什么。他不能这样在人群中作个不伸手乞钱的流浪者,他须找个清静的地方,细细思索一番。把报纸扔掉,想买本刊物拿回旅馆去看——黑洞里不是读书的地方,算了吧;非常的蹩扭!不过,刊物各有各的立场;自己也有自己的立场;不读也没多大关系。自己的立场是一切活动——对个人的,对国家的——的基础。这个,一般人是不会有的,所以他们只配作难民,对己对国全无办法。

  在黄鹤楼上,看着武汉三镇的形胜,他心中那些为自己的打算,和自己平日所抱定的主张,似乎都太小一点,眼前的景物逼迫着他忘了自己,象那只白鸥似的,自己不过是这风景中小小的一片;要是没有那道万古奔流,烟波万顷的长江,一切就都不会存在;鸥鸟桅帆……连历史也不会有。寒江上飞着雪花,翻着巨浪,武昌的高傲冷隽,汉口的繁华紧凑,汉阳的谦卑隐秀,使他一想便想到中国,想到中国的历史,想到中国伟大的潜在力量。就是那些愚蠢无知的渔夫舟子好象也在那儿支持着一点什么,既非偶然,也非无用,眼随着那只白鸥。他感到一种无以名之的情感,无限,渺茫,而又使他心中发热,眼里微温。

  但是,这没有一点实在的用处。他必须为他自己思索;茫茫的长江,广大的景物,须拿他自己作为中心,自己有了办法,一切才能都有了办法。自己的主张,是个人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国家转危为安的关键。顺着自己的主张与意见往下看,破碎的江山还可以马上整理起来,条条有理,头头是道。他吐了一口长气。江上还落着零散的雪花;白鸥已不知随着江波飘到哪里去了。

  是的,他知道自己的思想是前进的。他天然的应当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他心中看见一条白光,比长江还长,把全中国都照亮,再没一点渣滓,一星灰尘,整个的象块水晶,里边印着青的松竹与金色的江河。不让步,不搬动!把这条白光必须射出!他挺了挺胸,二十五岁的胸膛,吐出万丈的豪气。

  雪停了。天天看见长江,天天坚定自己,天天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天天踩一鞋泥,天天找不到事作。林磊的志愿依然很大,主张依然很坚决,只是没有机会,一点没有机会!他会气馁,但是也不会快活。物质上的享受,因金钱的限制,不敢去试尝;决定不到汉口去,免得看见那些令人羡慕的东西,又引起气短与伤心,普通的劳作与事情,不屑于投效;精神上的安慰只仗着抱定主意,决不妥协。假若有机会得到大的事情作,既能施展怀抱,又能有物质的享受呢,顶好!能在精神上如愿以偿而身体受些苦处呢,也算不错;若是只白白受些苦,而远志莫伸,那就不如闲着。虽然闲着也不好受,可是到底自己不至与难民同流,象狗似的去求碗饭吃。

  买了些本刊物,当不落雨的时候,拿到蛇山上去读。每读过一篇文字,他便尽着自己所知道的去揣摸,去猜想,去批判。每读过几篇文字,他便就着每一篇的批判,把它们分划出来:哪篇是哪一党一系的主张,哪一篇与哪一篇是同声相应,或异趣相攻。他自信独具卓见,能看清大时代的思想斗争的门户与旗号,从而自许为战士中的一员。这使他欢喜,骄傲;眼前那些刚由内地开出来的兵,各地流亡来的乞丐,都不值得一看;他几乎忘了前线上冰天雪地里还有多少万正规军队与义勇军,正在与敌人血肉相拼,也几乎忘了自己的家乡已被敌人烧成一片焦土;反之,他渺茫的觉得自己是在一间光暖的大厅中,坐在沙发上,吸着三炮台烟卷,与一些年轻漂亮的男女,讨论着革命理论与救亡大计:香暖,热闹,舒服而激烈。他幻想着自己已作了那群青年的领袖,引导着他们漂漂亮亮的,精精神神的发表着谈话,琢磨着字眼,每一个字都含着强烈的斗争力量,用一篇文字可以打倒多少政敌,扫荡若干不正确的观念。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想起许多假想敌来,某人是某党,某人是某派,都该用最毒辣的文字去斩伐。他的两眼放了光。立起来,他用力的扯了扯西服的襟,挺起胸来,向左右顾盼。全城在他的眼中,他觉得山左山右不定藏着多少政匪与仇敌;屋顶上的炊烟仿佛是一些鬼气,非立即扫清不可。

  他这样立在抱冰堂前或蛇山的背上,恍惚的想到他的英姿是值得刻个全身铜像,立在山上,永垂不朽——革命的烈士。可是,每逢一回到小旅馆中,他的热气便沉落下去,所有的理论,主张,与立场,都不能使那间黑洞光明一点点。他好似忽然由天堂落到地狱中。这他才极难堪的觉到自己并没有力量去克服任何困难,那真正逼着他来到此地受罪的,却是日本,而不是什么鬼影似的假想敌。到这时候,他才又想起在黄鹤楼头所得到的感触与激刺;合起全中国的力量去打日本仿佛才是最好的办法;内部的磨擦只是捣鬼。他想到了这个,可是不能深信,因为实际上去战争与牺牲似乎离他太远;他若这么去努力,就有点象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是生在党争的时代,他的知识,志愿,全由纸面上的斗争与虚荣而来。他的那身西服只宜坐在有暖气管的屋子里,他不能了解何谓“沙场”,何谓“流血”。他心中有“民众”这一名词,但是绝对不能与那把痰吐在地上的人们说过一句话。

  他想安心写些文章,投送到与他的主张相合的刊物去发表,每一篇文章,他决定好,必须是对他已读过的某篇文字的攻击或质问。把人家的文章割解开来,他不惜断章取义的摘取一两句话去拚死的责难,以便突破一点,而使敌军全线崩溃。他一方面这样拆割别人的文章,一方面盘算自己的写法;费了许多工夫,可是总不易凑成一篇。他有些焦急,但是决定不自馁;越是难产才越见文艺的良心。

  为思索一词一语,他有时候在街上去走好几里路。街上一切的人与事,都象些雾气,只足以遮障他的视线,而根本与他无关。正这样丧胆游魂的走着,远远的他看见个熟识的背影,头发齐齐的护着领子,脖儿长而挺脱,两肩稍往里抱着一些,而脊背并不往前探着,顶好看的细腰,一件蓝色的短大衣的后襟在膝部左右晃动,下面露出长而鼓满的腿肚儿。这后影的全部是温柔,利落,自然,真纯;使林磊忽然忘了他正思索着的一切,而给它配合上一张长而俊丽的脸,两只顶水灵的眼永远欲罢不能的表情,不是微瞋便是浅笑;那小小的鼻子,紧紧的口,永远轻巧可爱而又尊严可畏。他恨不能一步赶上前去,证明那张脸正和他所想起的一样。而且多着一些他所未见过而可以想象到的表情:惊异,亲切,眼中微湿,嘴唇轻颤,露出些光润美丽的牙来,半晌无语……那个后影是不会错的,那件蓝色短大衣是不会错的;他只须,必须,赶上前去,那张脸也必不会错,而且必定给予他无限的安慰与同情。他是怎样的孤寂悲苦呀!

  可是他的脚不能轻快的往前挪。背影的旁边还有另个背影:象写意画中的人物,未戴帽的头只是个不甚圆的圈儿,下面极笼统的随便的披着件臃肿的灰布棉衣。林磊一时想不出这个背影最恰当的象个什么,他只觉得那是个布口袋,或没有捆好的一个铺盖卷,倚靠着她,是她的致命的累赘。她居然和这个布袋靠得很近,缓缓的向前走!他不能赶上去,不能使布口袋与他分享着她的同情与美丽。他幻想着,假若他的脸若能倒长着,而看见了他,她必会把那件带腿的行李弃下,而飞跑向他来。这既是决不会有的事,他的苦痛渐渐变为轻蔑与残酷:她并不是象他想象的那么真纯美妙。说不定,还许是因逃难而变成了妓女呢!不,她决不能作妓女!他后悔了。即使是个妓女,他也得去找她,从地狱中把她救拔出来。他在大学毕业,她刚念完二年级的功课……看着那俩背景,他想起过去的甜美境界。两年的同学,多少次的接触,数不过来的小小的亲密,——积成了一段永难消灭的心史。难道她的一切都是假的?为什么和个伤兵靠着肩?随着她,看她到底往哪里去!

  马路上迎面过来一队女兵。只一眼,他收进多少纯洁的脸,正气的眼神,不体面的制服,短而努力前进的腿。她——他急忙把眼又放在那个背影上——莫非也是个女兵?他加快了脚步,已经快追上她,她和那个伤兵进了一座破庙,上台阶的时候,她搀起伤兵的左臂;右臂已失,怪不得象个没捆好的什么行李卷呢。破庙的门垛上挂着个木牌——××××伤兵医院。

  林磊一夜没能睡好。那两个背影似乎比什么都更难分析,没有详密的分析,结论是万难得到的。救亡图存的大计,在他心中,是很容易想出来的;只要有一定的立场而思路清楚便会有好的言论与文章;大家都照着文章里的指示去作,事情是简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