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墓 第十四章 蛮兽出世

《神墓》第十四章 蛮兽出世

作者:辰东 字数:2561 书籍:神墓

  ◎《交际花盛衰记》对没落贵族阶级的狂妄懦怯、询私枉法所进行的嘲笑和讽刺也是极其尖锐辛辣的。曾是吕西安情妇的赛里奇伯爵夫人得悉吕西安入狱,丧魂落魄,丑态百出,她的丈夫也无可奈何,为了救吕西安,这位贵妇大闹司法大厦,随意焚毁审讯记录,而法官却束手无策,只能以开玩笑来自我解嘲。尤其是那场“司法与王权结合在一起向苦役犯和他的诡计进行的较量”更暴露了那群受国王完信的大人物的阴暗心灵。为了从伏脱冷手中追回几封贵妇的情书,以掩盖三个大家族的丑行,维护他们的名誉,竟不惜践踏法律,最后与一个杀人犯做交易,让他当上保安警察头子,因为“办大事前夕,国王不希望看到贵族院和大家族受到公开指摘,受到砧污”,所以这个案件已经不是一件普通刑事案件,而成了一件“国家大事”,关系到巩固查理十世的极权统治。所谓“办大事”,是指国王为稳定局势而颁布某些法令,然而这一举动恰恰触发了一八三○年的革命。

  ◎恩格斯,一八八八年四月初致玛·哈克奈斯的信。

  《交际花盛衰记》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法国复辟时代后期的社会面貌与本质,它与《人间喜剧》的其他篇章一起构成一部法国当代风俗史,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的论述准确地概括了巴尔扎克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它的不朽价值。

  ◎恩格斯:一八八八年四月致玛·哈克奈斯的信。

  与《人间喜剧》的其他篇章一样,《交际花盛衰记》的创作从客观现实出发,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通过深刻细致的观察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他们的“模特儿”。例如,吕西安的形象据说来自巴尔扎克所认识的三个年轻人杜朗东、索特莱和勒萨日;对艾丝苔的刻划可能依据生活在上流社会边缘的女郎贝利西埃和德鲁埃,以及几个东方女性;纽沁根的形象普遍认为来源于银行家德·罗契尔德男爵。苦役犯出身的保安警察首脑维多克◎便是伏脱冷的原型。巴尔扎克不仅认真阅读过他的四卷回忆录,而且亲自会见过他,请他吃饭,从中了解罪犯、监狱和司法部门的情况。

  ◎弗朗索瓦·欧仁·维多克(一七七五—一八五七)法国警察。早年因伪造文书被判处八年苦役监禁,后越狱潜逃。一八○九年成为保安警察队长。一八二七年辞职经营纸厂,后因盗窃罪再度入狱。一八二八年出版了《维多克回忆录》。巴尔扎克于一八三四年九月会见过他。

  巴尔扎克从一八一四年起到一八五0年逝世,除了几次短暂的旅行,始终没有离开巴黎,与巴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观察巴黎,研究巴黎,直到最小的细节。他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身上总是带着地图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有关情况。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有时甚至询问过路行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他的箴言是:“观察一切,牢记一切。”有关他的考察研究的传闻不计其数。

  为了描写历史事件,他拜访在王政时代生活过的人,如德·维里埃先生和德·贝尔尼夫人的母亲,前者曾是宫廷神甫,后者当过玛丽·安东奈特王后的贴身侍女。为了在小说中阐述某种音乐理论,尽管他本人熟谙音乐,但还是请一位德国音乐家反复演奏罗西尼的《摩西》,倾听详细解释。他因此得以在小说中对这部歌剧作出精辟的分析。为了检验小说中描写的街道、建筑、古迹、遗址等的准确性,他邀请众多学者和考古学家提意见,进行评述。为了描写犯人、警察、法院和监狱生活,他于一八四八年十二月在他的老同学、代理检察长格朗达兹陪同下参观了司法大厦的附属监狱,并向议会秘书长以及塞纳省法院法官和预审法官等十余名司法人员了解情况。

  巴尔扎克小说中出现的地区、街道、广场、建筑等大多采用真名,他认为假想的名称哪怕是用最美丽的想象创造的,其艺术效果也往往不如真实名称。在描述一些特殊的和各行各业的人物时,也尽量运用他们的语言和行话,加《交际花盛衰记》中纽沁根的德国腔和约翰森的英国腔,以及囚犯们的行话和黑话,都十分典型。

  当然,艺术的任务不是摹写自然,而是再现自然。艺术的真实要比生活的真实更集中、凝练、强烈,从而更能打动人心。但是艺术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作家对它是无法凭空臆造的。巴尔扎克写到伏脱冷命运转折时的一段话虽然出于情节需要,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风俗史家永远不应该抛弃的一个责任,就是不能用表面上富有戏剧色彩的安排来损害真实,特别是当真实已经变得富有传奇意味的时候。社会的本态中包含着许多偶然,许多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料的情形,特别在巴黎更是如此,编造者的想象力无论如何是跟不上的。真实是大胆的,它能达到艺术无法表现的境界,令人难以置信,甚至不大合乎情理,除非作家对它加工删改,使之淡化。”

  不难看出,巴尔扎克剖析生活之所以如此深刻细致,是由于他以极大的努力去接触生活,深入生活,撷取生活真实,通过艺术再现,达到感人的效果,这是他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的主要原因,正如作者在本书初版前言中所正确指出的:作品必须真实,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这也是作者整个创作实践中所遵循的一条重要艺术准则。

  巴尔扎克作品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具体而精细的环境描写,如对司法大厦、附属监狱、运送犯人的“生菜篮子”,以及人物的外形、衣着等等描写都费了大量笔墨。在作者看来,这些描写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演变都有密切关系,例如伏脱冷置身于那种阴森严酷的环境里,仍能自如地耍弄“鹳鸟”(总检察长),方显出他的高强本领,也为后来的招安埋下了伏笔。所以作者认为,环境描写对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是不可缺少的。虽然这种描写有时显得冗长繁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叙述逼真,分析透彻,仍然能深深吸引住读者。

  巴尔扎克把艺术真实与塑造典型紧密结合起来,把塑造典型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手段。《交际花盛衰记》是《人间喜剧》中人物出现最多的一部小说,不算无名无姓者,就有二百七十三人。这一大批贵族、野心家、教士、银行家、纨绔子弟、妓女、犯人、警探、法官、律师、狱吏、商贩、侍女构成了这个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社会。这些人物除了各自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外,作者还常常赋予他们高昂的激情,并以这种激情的变化作为推进情节的枢纽。例如艾丝苔为摆脱妓女生涯向往“再生”而与教士的那场谈话;艾丝苔与吕西安的爱情纠葛;伏脱冷因吕西安自杀而悲痛欲绝,感情受到沉重打击,终于被“沤烂”而投降当局等等。人物感情的剧烈变化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与戏剧效果的运用相辅相成;西班牙神甫在艾丝苔首次自杀时突然出现,纽沁根与艾丝苔的邂逅,吕西安在格朗利厄公爵门前的遭遇,伏脱冷在放风院子与同伙相遇等等,仿若都是一幕幕变幻无常的舞台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伏脱冷那场骇人的亮相更是如此:这名如此强悍的绿林大盗在千方百计长期隐藏后,突然向总检察长宣布自己就是官方缉捕多年的逃犯雅克·柯兰,这一自首举动造成爆炸性效果,令人惊心动魄,久久不能释怀。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他的秘书。开列恶癖与德行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特点而组成典型,在这样的时候,我也许能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记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这段话阐明了《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倪维中

  1995年7月

  交际花盛衰记 初版序言◎

  --------一八四五年

  ◎此序言只涉及《交际花盛衰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当时这部小说发表时只包括这两部分内容。

  我们的风土人情越来越变得平淡无奇,失去特色。十年前,本书作者曾写文章指出,我们的风情只剩下了一些淡淡的色调,而如今,连这些淡淡的色调也正在褪去。因此,根据《阿尔基安的路易松》和《蒙雷里的穷人》的作者◎十分机智的观察,只有在盗贼、妓女和苦役犯中还保留着明丽的风情和喜剧色彩,只有在与社会隔绝的人身上才能找到毅力。当今文学缺乏对比,没有差别就不可能有对比,而差别却在日益消失。今天,马车逐渐处在低于步行者的位置,步兵不久便会将坐在低矮小马车里的富人溅上一身污泥。黑色服装赢得了胜利。服饰和马车所反映的,同样推动着人们的思想,存在于人们的风情和习俗之中。一位大臣完全可以坐一匹马拉的简陋马车去觐见国王。杜伊勒里王宫的院内,我们还见到过出租马车。大臣、将军、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的绣花服装,也就是说这种礼服,穿出来已经叫人感到羞耻,仿佛成了奇装异服。我们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反对我们的时代,但是,由于我们抨击的弊端是可怕的虚伪,我们自然成了不道德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