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墓 第十六章 战前

《神墓》第十六章 战前

作者:辰东 字数:2161 书籍:神墓

  第十章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字解]

  渐——由浅入深,有次及第的意思。化——教化。众生——梵语为“萨埵”。新释为“有情”。旧释为“众生”。众生二字有三意,㈠众人所共生之义。㈡众 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㈢经众多之生死,亦名众生。圣道——大而化之谓之圣,必由之路谓之道。简而言之,即是圣人的心法。

  [章解]

  既然是达道如此的清静,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虽如此说,确也毫无所得。还必须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称为得道的,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

  [演说]

  上章所说的清静之道,意义非常的奥妙。唯恐少人参悟,不知其中的真意。真是叫老子叹惜不止呢!又怕人以为皈依了清静之后,使自以为得道了,所以又有 这一章的解释。皈依清静,虽说是的着道了。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不行动不能了意,还是不能了却生死。所以说起来还是毫无所得,也不过只落个独善已身的小 乘徒而已。于世人可有什么好处呢?必须时存济世为怀,慈悲为本的念头,普渡众生,使人人脱出轮回之苦,地狱之灾,才合乎修道人的本旨呢。佛云:“众生不成 佛,吾誓不成佛”。故此讲经说法,普渡群迷。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设教,完全让人明白明德新民,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真意。以及耶稣的博爱,替众生赎罪,并 说:“世上的人们,有一人的德不明,就是我的德不明”。这些事,都是舍已从人。故《道德经》上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云: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圣人所留下的一言一行,都是修道的模范。《中庸》云:“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果能效法去作,那能不道成天 上,名留人间呢?现在天道应运普渡。明师继往开来,温故而知新,祖述尧舜,崇尊孔孟,真是“百世以俟圣人”了。倘能够得遇明师亲授指点,方不负此一生呢。

  诗曰

  定静功夫大自然 何须炉中炼乾元

  原人多为丹经误 迷子未能圣意参

  苦海沉沦何日脱 乐境逍遥几时还

  但愿得道能布道 不负恩师阐真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