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琴帝 第一百三十二章 巨木魔兽(中)

《琴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巨木魔兽(中)

作者:唐家三少 字数:2600 书籍:琴帝

  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真能修养到心理、生理绝对健康的。真能达到身心绝对健康,虽然不能成仙,也已经够得上是地仙,大概可算是半仙了。

  第九讲

  南宗北派有别

  月节中气刚柔

  每月六十卦

  南宗北派有别

  目前最耽误时间的就是《易经》这一部分,但是我们也没有时间详细地讲,只能说一个大要。这一部分记有道家的术语所谓“内金丹”,就是人修炼自己性命的方法。这个原则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个理论,然后做工夫就很确实了。道家这一方面偏重于工夫修证的程序,而佛家讲修定很空洞,只讲了四禅八定的大原则,但是由初禅怎么样证入?初禅基础所谓得定得止与生理心理的关系究竟在哪里?表面看来,佛家是完全不谈身体方面的事,只告诉你能够彻底把它空了,一路就到底。事实上,这个身体摆在这里空不掉的,处处都是障碍。所以老子也说,有这个身体就有障碍。

  《易经》法则的十二辟卦同天地运行的法则,与修道有绝对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多耽误一点时间,后面就比较好办。如果前面马虎了,后面反而难办,这是第一点要交代的。第二点,我们现在采用的本子,是清代朱云阳这位道人注解的本子,也有人称他祖师,他是北派的。据我个人了解,《参同契》的注解一共有几十家,也有朱熹注的。朱夫子的我们暂时不谈,那比较外行;内行的注解以朱云阳的最好。另外有些注解是属于南宗的,南宗是双修派,不必出家,是夫妇可以同修成神仙,这一派在道家叫做南宗或是南派。南派里头又分了很多家,在大陆有些南派道家的道观中,是有道人带了家眷的,像是日本的佛教。这一类的修道人就是火工道人,就是说自己在火里头修;用佛家的术语是“在火里头种出莲花”来。这个本事大啦!单修、专修比较容易,有家眷修道又不离世俗法,那就太难了!

  古代有些《参同契》的注解完全采用南派的观点,说法不同,却也是言之成理。能讲一套很严谨的理论也不简单的!诸位把这些书拿到手里一翻,就晓得是属于哪一派哪一宗的说法。南派道家在中国的历史有多久呢?也许有三五千年,春秋战国时候就有了。到了两晋的时候,出了一位很大的神仙叫做许旌阳真人。在座江西的朋友都知道,江西南昌有一个万寿宫,那就是他的道场。他那一派在道家是属于淮南子的哲学思想,历史上除了许旌阳拔宅飞升全家修成神仙之外,再没有他人。他们房子都带走了!文学上形容——“犬吠云中”,连他家里养的鸡狗,受了丹药影响都带上天了。吴梅村写过一个句子:“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讲他宁愿做神仙的鸡、狗,一下子就被带上去了,也用不着辛苦打坐做工夫了。

  南派走所谓双修的路子,在东汉、魏、晋之间影响很大,后来都归并在道教里。实际上它是另外一个教派,叫做净明忠孝教。根据中国文化的道理,一个人想做神仙想成佛,先要把人做好。道家说,世上天上无不忠不孝之神仙,一定是忠孝节义俱全的人,才够得上成仙成佛。你查中国道家神仙的历史,确实个个都是如此的人。

  有些《参同契》的注解,古怪的很多。有一点我再次告诉青年同学们,佛道两家近一百五十年以来的著作都要小心,绝对不能看!不光是佛道两家的,随便哪一家都不能随便看!只有一些晚清以后的考据学说的,倒值得一看。至于现代著作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这个人活着等于死了,这个要向诸位交代的。

  朱云阳道人的《参同契阐幽》,在我认为是属于第一流的注解。文字好,道理也透彻,非常好!那是真正最正宗的说法,道家所有工夫道理都放进去了。以我读书的经验,这一生读他的注解配合《参同契》,大概读了一百多次。想起来就把它重新读一次,一次有一次的体会,次次不同。所以不能说这些书已经看过了,不用再读了。很多人对学问方面不大注意,也就会对自己做工夫应该走的路搞不清楚,以至工夫到了某一阶段,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再进步,所以唯一的办法是求之于古人。古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不管他是正派、邪派,就算是邪派的,有时候还会启发我们正的思想,这个诸位要特别注意。

  月节中气刚柔

  现在看原文,“月节有五六”,五六就是三十天。根据十二辟卦这个图,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用的是太阳历,太阳行度。我们是太阳历、太阴历几千年来合用的。譬如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这个我都向诸位报告过,这是以太阴为标准,表现月亮圆缺潮水涨退,与女性生理的周期也有关系,所以女性生理周期称为月经。至于二十四节气,再说一遍,五天一候,三候就是一气,六候就是一节。每一个月,有一气有一节。哪个是气?哪个是节?希望诸位在图表上都记住。气叫做中气,节就是过节,也就是过程。做工夫有时中气发动,注意这个中气发动,等一下我们要讨论打坐做工夫是怎么一回事。现在修密宗的人很多,要打通中脉,又是在海底又是在头顶,搞了半天,中气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都要搞清楚才行。

  “经纬奉日使”,直线谓之经,横线谓之纬,这个“经纬奉日使”是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为标准。“奉日使”是用太阳历,我们上古就使用了。“兼并为六十”,以一个月来讲,每天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合起来就有六十个作用。如果配合上《易经》的卦来讲,六十四卦真要研究就麻烦了,因为《易经》是根据天文来的,要把中国的古天文学都拿出来,二十八宿的星座在哪里?北斗七星在哪里?那个牵涉太大了。所以真正学《易经》,要规规矩矩地走中国文化基本的路线,先把中国天文学学通。现在难啦!过去我们一个朋友高炳梓先生,他是懂得的。他在世的时候,我求一班青年同学们做一点好事,到高先生那里学。我跟高先生讲,你只要能教出三个学生就行了,把中国文化的根留下来,否则你死了就没有了。那些学生呢?好!好!老师我去!结果拖拖拉拉不肯去。现在高先生过世啦,有些学生要我来讲,哎呀,我比他差远了!而且我不喜欢搞这个,太麻烦了,还要配上现在的天文学,才可以了解一些道理。

  《易经》原图六十四卦,为什么把乾坤坎离四卦拿开?因为乾坤两卦代表天地,天地在那里不会动的;坎离两卦代表太阳月亮,也是呆定的。天地是个假设的名称,我们能够看得见天地的作用是太阳月亮。把这四卦拿开,剩下六十卦配起来正好是一月卦,也就是“兼并为六十”的道理。“刚柔有表里”,每一卦有它的阳面,阳里头就有阴,阴里头就有阳,阳是刚,阴是柔,所以要注意刚柔。

  我又岔进来讲句话,二十多年前在一个朋友家吃中饭,他家客厅挂了一副对子很正派,字也好,写的是“柔日读史,~选~书~网~x~u~a~n~s~h~u~.c~o~m刚日读经”。朋友晓得好,就是解释不出来。其实柔日是阴日,不是指阴天,也不是指干支阴阳。所谓柔日,是一个人心里有烦恼,事情复杂解决不了,这时阴柔之气在心中,最好多读历史。读历史启发人的气魄,勇气眼光就起来了。刚日是精神特别好、思想特别清明的时候,要读经,读四书五经,读佛经,读基督教的《圣经》都可以。读经需要思想,哲学思想必须要头脑精神够的时候去研究;精神不够的时候,看看《红楼梦》,看看什么彩虹蓝天那些小说也可以。如果你人不舒服,头脑昏昏的还来研究《参同契》,那只会睡着啦!当安眠药来用蛮好!所以刚柔就是代表阴阳,《易经》里的阴阳两个是物理代号,这个观念要懂得。“刚柔有表里”,表就是外面,里就是里面。也就是说,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一一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午睡一个午觉起来,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来,精神越来越好一一这些人都是阴气很盛,学中医看病就要知道了。

  譬如咳嗽,有些人半夜子时阳气上来,非咳嗽不可,比闹钟还要准。因为他那个肺被痰包围了,就像是垃圾堆里有些东西出不来,半夜一到,阳气要往上冲痰出来,就咳起来了。道理就在这里,晓得这个病源就晓得用药了。你说凉药应该属阴、热药补药是属阳了吧?不一定哦,凉药也有阴阳,凉药熬久了以后物极则反,阴中生阳。你说大泻的药吃下去就拉肚子,你买个三十斤熬它三天三夜,吃下去就便秘,泻不了!为什么呢?物极则反,这就是《易经》的道理。西医大多是不管这个的,我们有大西医在座,对不起呀!不过他现在研究中医了。中医药有特别多物极必反的状况,所以补药吃多了反而出毛病。有些热药很可怕,热药蒸过就是化学作用,起一个变化就变成凉药。为什么讲这些呢?做工夫也一样,你这个原理不懂,打起坐来,有时候坐不住,怎么办?这个里头就是“刚柔有表里”,早晨属于阳卦,下午属于阴卦。

  每月六十卦

  “朔旦屯直事”,你看这个古书多难读呀!每个月初一叫做朔,旦就是早晨,这就是指每月初一的早晨。十五叫做望。所以朔、望要搞清楚,退回七十年前,读小学的都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