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紫川 第八节

《紫川》第八节

作者:老猪 字数:4724 书籍:紫川

  汉武帝常被后人与秦皇、唐宗、宋祖相提并论,出现于诗词文赋和人们的日常记忆中。汉武帝时代,国家强盛,政治稳定,是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在武帝建元3年(前138年)出使西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是在武帝征和2年(前91年),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也出现在武帝时代。

  汉武帝代表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也留下了许多难解的千古疑团。班固称颂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雄才大略,开疆拓土,还“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前无古人;司马光却说他奢华无度,酷刑重赋,“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截然相反的两段评论,却是同指一人,武帝早已魂消魄散,后人始终无法断定汉武帝英明神武还是遗臭万年。

  武帝年轻时,经常聚集一批无赖子弟,逐兔射鹿,远游嬉闹,肆意践踏庄稼,百姓无不切齿痛骂。有一次,武帝盗用姐夫平阳侯名义,在外面胡闹,当地地方长官前往劝阻,武帝的随从甚至想鞭击地方官。官员大怒,率人将几位恶少扣留。最后,武帝亮出信物,才得以脱身。

  但顽皮嬉闹只是少年天性,汉武帝的远见卓识不久即显露无疑。

  公元前140年,即位不久的武帝发布诏书,要求各级官吏推举贤良方正、敢于直言进谏之士,鼓励天下吏民直接给皇帝上书。武帝从中选拔了董仲舒、主父偃等贤能之士。数年后,武帝命贤良学士上书对策。董仲舒上“天人三策”,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而使并进。”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理论,颁布“推问孔氏,抑黜百家”的诏令,在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公元前127年,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诏令诸侯王在封国范围内分封所有子弟,由皇帝给予名号,一改此前嫡长子继承的办法,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数年后,又借口诸侯祭宗庙所献黄金分量与成色不足,削夺106人的王侯爵位,是为“酎金”事件。

  当然,汉武帝最令后人称道的功绩乃是抗击匈奴。此时,汉朝名将辈出,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敖等人多次征战。至公元前119年,汉军直捣匈奴单于王庭,大破匈奴兵,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之肯特山),封山而还。此后,匈奴再也无力来犯。

  数年后,为得到西域的汗血宝马,汉武帝派10万大军,征服了姑师、楼兰、大宛,结果不过得到数十匹上等好马和数千一般马匹。所失大于所得,穷兵黩武,至此达于极致,留下千古骂名。

  数十年南征北战,大汉建国七十余年来所积财富消耗一空。为解决财政问题,武帝又露出了大手笔的风范。先是在全国实行盐、铁、酒的专卖,继而又扩大对商人的征税范围,并重赏揭发偷税行为者。而后又实行均输、平准两策,贱买贵卖,平抑物价;使用五铢钱,统一币制。

  但大规模的战争耗费甚巨,又占用劳力,影响生产,终于引起百姓的激烈反抗。

  晚年的武帝颇有反悔之意,下《轮台诏》罪己,说“方今之计,在于务农”。遂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任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轮耕增产。这些政策,总算稍稍挽回了局面,奠定了汉室中兴的基础。汉武帝征伐匈奴,使中原百姓免遭兵火之灾,居功甚伟。无此,则中华文明极可能与古希腊、古印度一般惨遭野蛮民族的奴役与破坏,躲过民族文化的一大劫难,终得以绵延数千年以至于今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