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生水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蒋思文之败

《风生水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蒋思文之败

作者:道门老九 字数:4689 书籍:风生水起

  这一个北京人,是北影人。青年时期就进北影厂了,现在快六十了。究竟多大年龄了,其实我不清楚。因为我与他交谈中,他曾说过他是穿长衫上完小学的。我想解放以后的小学生不作兴穿长衫了,便断他起码比我大五六岁。那可不就快六十了么。

  他在北影也算是名人。不认识他的人很少。尽管他非什么“大腕”,只不过是“老灯光”,或“老剧务”。嗨,我连他具体是干哪一行的都不知道。

  但我们的关系竟特别的好。

  是土城的小树林使我们的关系亲密了。近年中国电影业处于低谷,我每天早晨散步就常遇见他了。我倒是希望不常遇见他,那也许证明他又上戏了。那我将多么为他高兴。

  他是那类看去不太容易猜出年龄的男人。中等偏高的身材,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脸有豪侠之气。证明他骨子里有与众不同的男人血性。如今神貌中有此特征的中国男人不多了。肯定和他少年时练过摔跤,习过拳脚功夫有关。如今的他肩宽胸阔的,从哪个角度看都仍是个强壮汉子……

  起先我们遇见,只不过客气地彼此点点头。后来就一块儿散步。再后来稔熟了,每是我挽着他臂。因为他步子大,那样可使他走慢点儿。

  关于他,有些事儿特好玩儿。

  比如有次,他和另一个北影人在早市上被卖狐皮的吸引了。自然是假狐皮,假得比真的还让人动心。要将以假乱真的东西卖出手,“托儿”是少不了的。我也每被吸引,不是准备上当,而是看“托儿”们的“表演”。他们有时“表演”得相当投入,都是“演技派”,像拍街头戏。我想他之被吸引,也肯定是出于对表演的职业兴趣。

  那另一个北影人则不同。真的被骗迷糊了。不但要买,且要买两条。身上没带钱,竟邀卖假狐皮的跟随家里去取钱……

  于是他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将对方扯到一旁劝阻:“哎你不能买啊,那明明是假的呀!”

  人家说:“我看是真的。”

  他说:“我有看皮的经验,那是碎狗皮角拼对成的。”

  人家说:“你别管!”

  而卖的人,包括“托儿”们,皆不拿好眼色瞪他。分明的恨极了。

  倘我,该说的说了,必会转身而去的。他则不。他不是我啊。他显然是个不能眼看着别人上当的人。他的北影同仁“率领”一干人等往北影自己的家走;他则抄近道一路跑回北影,跑至那位的家里,那位的夫人不在。在班上。又一路跑去车间,找到了相告:“快回家,你那口子要买两条假狐皮,正将些个骗子往家领。多不安全!”

  于是为妻的匆匆赶回家,在家门口将丈夫和些个骗子们堵个正着——那丈夫挨了夫人一顿狠训,一桩卖买眼瞅着成了,因他而没成。

  为妻的女人自然特感激他;为夫的男人却老大不悦,几天不理他。

  他呢,很欣慰。仿佛,使骗子们的骗局没有得逞,使就要上当的人没有上当,是他的第二职业,有成就感似的。

  多可爱的“大老爷们儿”!

  还有一次,两个正当年的扒手,发现了他兜里揣着手机,遂将他当成伺机下手的目标。暗暗跟踪他到一菜摊前,一左一右挤住他,开始做案。

  他呢,早有察觉。实际上是他不动声色地将两个扒手引到了菜摊前。

  扒手之手刚入他兜儿,他忽然伸展双臂两厢里紧紧擞住了两个扒手的肩。也是仗着自身的强壮,他一点儿都不怕两个正当年的扒手。

  两个扒手难免心虚,其中一个说:“大哥,这是干什么呀?”

  他冷冷地说:“不干什么。喜欢你俩”。

  又对摆菜摊的外地小姑娘说:“买菜。十斤黄瓜、十斤柿子、十斤蒜苗,十斤荷兰豆……”

  专捡时令贵菜,各要十斤。

  摆菜摊儿的外地小姑娘看着他那“严肃”的样子,呆,怯。

  他催促:“别发愣,秤啊!”

  两个扒手挣扭了几次身子,又哪里能摆脱他“亲爱”的臂膀!并从他的搂势中领教到了他这个男人的强壮,乖乖不敢造次。

  菜一一秤好了。

  他命令两个扒手:“掏钱”。

  一个扒手说:“大哥,别开我们玩笑。”

  另一个扒手说:“大哥您看,兜里钱都掏出来了,不够一样菜买十斤啊!”

  他说:“钱放摊儿上。”

  又对小姑娘说:“点点。可着这些钱买!”

  小姑娘被搞懞了,几乎要哭。

  他笑了:“你怕的什么劲儿啊?没听他俩都叫我大哥么?这个主我能做。”

  于是菜被重新秤过,装了满满的两大塑料袋儿。加起来至少也有十五六斤。而两个扒手兜里,是一个钢镚儿也没有了……

  望着两个扒手各拎一袋儿菜走远的背影,他笑了。他一笑,就变成另一类男人了,特随和的那一类。

  他最后说:“这么冷的天,也卖出了不少,收摊吧!再不收摊,一会儿zhōu(左扌右周)摊儿的人来了,你该赔了。”

  望着小姑娘也收摊儿走远,他才从容踱开,悠然散步,似乎什么异常之事也没发生……

  某天我看到他在与人聊天,就站在不远处等他。我几乎已习惯了与他结伴散步。

  不料他虽也看到了我,却说起来没完。

  我就冲他喊:“嗨,汇报工作那?!”

  他朝我望一眼,仍不走来。

  我只好自己识趣儿地离开。

  片刻他赶上了我,我问:“什么人?”

  他说:“咱们北影的。”

  一副心事凝重的样子,还长叹。

  我说:“什么要紧的话,聊个没完?”

  他说:“那人好哇。”

  久未听过这种话了——如今仿佛是个流行说“那人很坏”的时代。仿佛通过说一切的人都很坏,才能间接地证明唯自己好。而且,对于某些人,几乎是剩下了这么一种能证明自己好的方法。

  我不由问:“怎么个好法儿?”

  他说:“他年轻时妻子就瘫痪了。他服侍了妻子三十余年,无怨无悔。他为此上戏很少,业务成就也没什么积累……前几天他妻子去世了,我在安慰他……”

  我真没想到他那么样的一个“大老爷们儿”竟会安慰别人。可惜我一句也没听到他是怎么安慰的。连想象也想象不出。

  我不由又问:“你们是朋友?”

  他回答:“谈不上是朋友。同一茬的北影人而已。”

  分明的,他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沉默片刻,又说:“他是好人。像他这样的丈夫不多。我愿意安慰一个好人。”

  我站住了,凝视他。

  轮到他问我了:“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我当时很想对他说:“你也是一个好人。”

  但却没说。

  ……

  看到被晨练的人们攀压断了的树,他心疼;看到早市管理人员粗暴地对待摆摊人,他说情;他竟兜里装了小米,撒在林间喂麻雀,怕新出生的“一代”小麻雀营养不良……

  今天早晨,我们又一起散步。

  我说:“我出新书了,想送你一本。”

  他从未开口向我要过书。但我知道他是个喜欢看书的人。

  他说:“不用。我去买。我买过你不少书。”

  我说:“不许买。以后出一本送你一本。”

  我之对人有好感,也只有送书表达而已。

  我想,我该背地里打听一下他姓甚名谁了,好写在书上。

  ……

  现实生活中因有了一些大人物,名人,而热闹,而喧嚣,而忽风忽雨的;也因有了他这样一些普普通通,个性可爱的人,而有不矫饰的真情,而暖意,甚至,而有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