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阳神 第五百零九章 文,武,法 {狂拼第四更}

《阳神》第五百零九章 文,武,法 {狂拼第四更}

作者:梦入神机 字数:3345 书籍:阳神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83]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84]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85]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86]

  【注释】

  [83] 道理虽然简单,朴实,但是却“放之四海而皆准”,“天下莫能臣也”。

  [84]“侯王若能守之”,这就是说统治必须假以时间,形成传统。而需要统治者做的无非是“守之”而已。好象很简单,其实有的时候“无为”要比“有为”困难。例如法家的例子,大刀迎面砍下,这时人们往往会用手迎,虽然牺牲了手,却可能保住了头。

  而道家对此有不同解释。道家认为,那迎面砍下的其实只是幻影罢了,如果你一动不动,一切都不会发生。当然,如果路遇强盗,似乎法家的说法更加可靠;而如果是处理国家大事,则双方就都有道理了。例如佛教中所说“魔由心生”。

  [85]“市场经济”的重要原理:均衡状态。是由国家通过强力使社会处于稳定状态,还是“无为”,让社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稳定状态?

  认为社会不能找到稳定状态是不对的。社会只是在在所谓“稳定状态”上下波动。 国家只是在这种波动过于剧烈,以至于脱离波动的正常范围的时候,才行使它的力量,使不稳定的社会趋于稳定。

  那么如何确定这个至关重要的“稳定状态”呢?几乎所有的政治科学都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回答。

  [86]其实这里是解释“无为而治”的又一个地方。这里集中论述“无为”如何“而治”,即治理。

  天地相合就降下“甘露”;人民不需要命令而自然趋于稳定。因为从一开始就按照“名”的要求建立制度,所以似乎虚幻的“名”就获得了实体,同时也就知道了自己的限制,可以保证这种统治的延续。“道”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在天下之间,就象河流奔赴江海一样。

  从这里特别明显地看出老子所谓“无为而治”的意义了。老子的“道”与其说是收敛、约束的,不如说是没有外在限制的、仅服从自身规律的。这就与儒家形成了鲜明对照。

  例如与儒家的“男女授受不亲”相反,道教将“房中术”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研究。所以相对儒家学说,道家的观点是“放纵”的。

  而我们同时也有理由认为,道家的观点是更高的。例如禹治水采取了“疏导”的办法,结果成功了;而他的前辈,没有采取这种方法,结果失败了。

  关于这一点,可以与后面老子对“礼”——其实就是对儒家——的评论结合起来看。

  【译文】

  “道”长久没有名称。质朴的“道”虽然小,但天下的人不敢使它臣服。王侯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服从。天地互相配合而降下甘露,人们没有去命令它而自然均匀,开始立制,就有了名称,名称已具有之后,也要知道用名须有限度,知道用名有限度,使不会遇到危险的原因。要比方“道”怎样存在于天下,那就犹如川谷的水向江海流注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