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 第十三章 雷击骑马布

《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第十三章 雷击骑马布

作者:鲁班尺 字数:1695 书籍:青囊尸衣之天门鬼谷

  9

  石彦生急于离开长安城。

  策马走在出城唯一的林荫道上。日头快将偏西,空气清爽起来。尽管马蹄声单调急响,他还是听到笛音不散。

  ——忽地那马一个踉跄,还没看清何以道上布了绊马索,马咴咴地一啸,受了惊,石彦生堕下地来。快如闪电,林中冲出数人,刀剑交加,向他袭击。

  石彦生大惊,赶忙拔剑招架。尘土飞扬,这灰头灰脸的几个,原来是自己人。

  是他的部属,郭敦、赵一虎、万乐成和另外四人,合共七名,尽皆逃亡者,自玄武门溃退。石彦生把他们的兵器一一制住,两方对峙。

  郭敦五短身材,一向不擅机心,此刻已忿然斥道:

  “我们原是太子的人,他被杀了,你多少也有责任!”

  赵一虎更为火爆:

  “现今我军一哄而散,全逃往终南山去,想不到我才三十多岁便要逃亡!这都是你连累的!”

  “石将军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吧?”

  那么得力的部属,共同进退出生入死,也冤了他。石彦生猛地把自己的剑一扔,插在土中,他发泄地大喊:

  “你们把我杀掉也罢!”

  众人一怔。

  其实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城门已被严严关闭。

  通缉令下。

  城门的出口喝十字道均悬出绘像,是石彦生。旁边注明犯“欺君叛变”之罪的逃犯。

  守卫逡巡甚勤。

  霍达策马来查察,是君令。这个秘密不能外泄。他吩咐着:

  “奉新太子命,必须缉拿叛党,斩草除根!”

  这八个没处容身的赳赳武夫,出不了城,入不了宫,回不到家。

  走头无路。终于……

  这里四周挂满条幅,玉石摆设,还有绘于细绢上的佛像。紫檀木书橱,册籍林立。

  一众正在等候陈贤出来见面,已有好一阵了。遂耳语着,满怀希望:

  “就凭石将军跟陈大人的十几年交情,他一定好好安顿我们。”

  “对。”其中一个道,“先睡一个好觉再说。”

  忽有人影闪动。

  “来了来了——”

  人影蓦然止步。藏于屏风后。

  石彦生等如惊弓之鸟,忙仗剑戒备:

  “谁?”

  人出来了,一看,是陈贤、妻、子、女等,全部一脸为难地,竟尔跪下来。

  吓得这八人面面相觑。

  陈贤无奈:

  “妻小无辜,请多多见谅!”

  石彦生连忙延起:

  “我们也——不过暂住三数天,再图后计。”

  对方一听,变色:

  “吓?三数天?”

  “一俟可安全出城去,便率众远走高飞,不会负累陈兄。”

  陈贤冷汗涔涔。

  “不,石兄,我才不过是六品的文官儿,担待不起,对内情一无所知,也不愿知。不敢收容——”

  赵一虎情急了,粗暴喝问:

  “那你是见死不救了?”

  一室寂然。

  忽然大伙深感沦落。

  石彦生见事已至此,亦决定不再拖累。武人骨头硬:

  “既然如此,叨扰一顿便了。”

  各人起立,转身欲离去。

  “等一下!”

  陈贤不忍十年交情因而断绝,忽省得:

  “有个去处,不知你等肯不肯?”

  万乐成语郭敦等:

  “除开鬼门关,哪都愿去。”

  “天下之大,走头无路。”陈贤道:“不如——遁入空门?”

  “当和尚?”

  “我与离此地三十里之天宁寺老方丈素有交情,祖上香油不断,常做功德。而这寺庙,原建于东汉,前朝炀帝尊崇佛法,护寺保安。‘天宁寺’三字,还是御笔亲提呢。”

  众望向石彦生,待他决定去向。他沉吟考虑。

  “天威仍在,相信官兵不敢擅闯。”陈贤强调,“只要你们隐姓埋名,该处定可安身避难。”

  “也罢!”

  英雄落难,再无选择。

  至此,这文官方吁了一口气,放下心事。

  10

  跪在大雄宝殿下,人间英雄都得低头。

  天宁寺,原建于东汉末年,因寺前出现过五色云彩,安详宁静,一如天佑,乃净土宗道场,隋炀帝下诏正名。

  他的墨宝,成为此寺的护卫。寺因山势而建,做东向西,三面峰峦怀抱。多少楼台隐身于烟雨中,不问世事。

  大殿相当雄伟。只见香、花、油灯、幢、幡、宝盖,均罗列庄严。中央供奉了三尊紫金大佛坐像:正中是释加牟尼佛,左边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右边是阿弥陀佛。殿的两旁为十六尊尊者,东上首有文殊利菩萨,西上首则为普贤菩萨。大殿后部的观世音菩萨,立鳌鱼头上,处浩茫大海,由善财喝龙女侍在两侧。

  规矩很多,位置有定。

  下跪八人,悄静无声。

  当他们踏入山门,过此“三解脱”之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便知人生历史暂又中断,世情扔在身后。过明镜池、水陆殿、天王殿……,始见“不二法门”四个大字。

  方丈始德愿法师。

  他年约六十。眉毛高挑,颧骨高耸,道貌岸然,腰板挺直,五绺银白色胡须,不长、不浓、不密,因修剪得体,一丝不苟。

  方丈展读陈贤的私函:

  “……来者皆尽军士,愿放下屠刀,弃俗出家,万望方丈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收录为僧,并因陈某的份上,为其剃度,使早登彼岸。……”——随函还有一箱银子。

  方丈爱洁,见笺上有一污迹,忙用指弹去,俾一尘不染。道:

  “抬起头来吧。”

  一众武夫抬头。方丈皱眉:

  “眼神凶险,杀气好大,不能收。”

  当中有个赵一虎,插嘴:

  “但那些菩萨不也怒目相向么?”

  方丈不悦,解说:

  “他们为了降魔伏妖,才金刚怒目,还是怀着慈悲心肠的。”

  “方丈,我们都是脸凶心慈的呀。”

  石彦生惟恐此处不留人,忍让道:

  “我等经过深思,但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潜心学法,不问世事。万望方丈指引。”

  眼见老和尚在沉吟考虑。那郭敦只好装模作样:

  “我来到这儿,真如见到自己的爹娘一样——”

  话尤未了,触动石彦生亡母之痛,见他含悲低回,连忙止话。

  但为了求得生路,万乐成亦煞有介事地:

  “我必爱护寺庙,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珠子!”

  这几个部属中,有不甘后人,把偷偷藏起的银子掏出来,以示坚决。石彦生把佩剑解下,掷向大殿中央,银箱之旁。铿锵一声,令方丈有感而动容。且看陈贤这高官儿面上。

  “阿弥陀佛。老僧便成全你等吧。先教人给你们买办物料,做好衣鞋喝僧帽、袈裟、拜具等等,再择吉日良时剃度。”

  石彦生不假思索道:

  “繁文缛节不必多礼,即时剃度便可。”

  方丈听了,双目一瞪:好个牛脾气的武夫。鼻孔哼一下:唔——

  “剃度意义重大,你们明白吗?人的身体于成年后仍不断生长的,唯有须发。不断生长的须发,具竞争之意,能诱发斗心,使人不得清净,故皆剃去。”

  一众自知过分急躁,遂不敢多言。此刻方才明白在人家屋檐下之委屈。

  “欲知过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事,今生做者是。你等何以至此,亦是因与果,这几天好好静修一下。”

  香在焚。

  白烟袅袅但静定地,如冲天一线。

  方丈缓缓掀着历书。

  时间过得特别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