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 第2章

  我心中暗想,这位明叔是个识货的人,也许他知道那面铜镜的来历也未可知,不如套套瓷,先不告诉他那面古镜早就不复存在了。于是问明叔,这镜子的来历有什么讲头没有。

  明叔笑道:“胡老弟还和我盘起道来了,这面铜镜对你们没什么用,对我却有大用,世间辟邪之物莫过于此了。说起来历,虽然还没亲眼看到过,但当时我一听古玩行的几个朋友说起,就立刻想到,一定是先秦以前的古物绝不会错。秦始皇就是法家,这个你们应该是知道的对不对?”

  我只记得“文革”时有一阵是“批儒评法”,好像提到过什么法家学说,具体怎么回事完全搞不清楚,只好不懂装懂地点了点头。大金牙在旁说:“这我们都知道,百家争鸣时有这么一家,是治国施政的理论,到汉代中期尊儒后就绝根儿了。”

  明叔继续说道:“当着真人不说假话,那面能镇尸辟邪的铜镜,就是法家的象征之物,相传造于紫阳山,能照天地礼义廉耻四维。据记载,当年黄河里有鳌尸兴风作浪,覆没船只,秦王就命人将此镜悬于河口,并派兵看守。直至秦汉更替,这古镜就落到汉代诸侯王手中了,最后不知怎么又落到云南去了。能装在青铜椁上克制尸变的古镜,世间绝无第二面了,你把它匀给我,我绝不会让你吃亏。”

  我听了个大概,心里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这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价钱再合适,奈何我手里没东西,便对明叔直言相告,我这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古镜,那都是胖子满嘴跑火车,他在前门说的话,您就得跑八宝山听去。

  说完我就要起身告辞,但是明叔似乎不太相信,一再挽留,只好留下来吃顿饭。明叔仍然以为我舍不得割爱,便又取出一件古意盎然的玉器,举在我面前。我一打眼就知道这不是什么俗物,看他这意思是想跟我“打枪”(交换)。做我们这行的有规矩,双方不过手,如果想给别人看,必须先放在桌上,等对方自己拿起来看,而不能直接交到手里,因为这东西都是价值不菲的,一旦掉地上损坏了,说不清是谁的责任。

  明叔既然握在手里,我便不好接过来,只看了两眼,虽然只有小指粗细的一节,但绝对是件海价的行货,在此物旁边,便觉得外边的炎炎暑热全都荡然无存了。

  大金牙最喜欢玉器,看得赞不绝口:“古人云,玉在山而木润,产于水而流芳。这件玉凤虽小巧,但一拿出来,感觉整个房间都显得那么滋润,真令我等备觉舒爽。敢问这是唐代哪位娘娘戴的?”

  明叔得意地笑道:“还是金老弟有眼力啊,边个娘娘?《天宝遗事》虽属演义,但其中也不乏真材实料,那里面说杨贵妃含玉咽津,以解肺渴,就是指的这块玉嘛。这个材料是用一块沉在海底千万年的古玉雕琢,玉性本润,海水中沉浸既久,更增其良性,能泻热润燥,软坚解毒,是无价之宝啊,也是我最中意的一件东西。”

  大金牙看得眼都直了:“自古凡发冢见古尸如生,其腹口之内必定有大量美玉。从粽子里掏出来的古玉都价值连城,更何况这是贵妃娘娘日常含在口中的……”说着话就把脖子探过去,伸出舌头想舔。

  明叔赶紧一缩手:“有没有搞错啊,现在不可以,换给你们后,你愿意怎么舔就怎么舔,你就是天天把它含在嘴里,也没有问题的啦。”

  明叔见我不说话,以为价码开得不够,又取出一轴古画,戴上手套,展开来给我们观看。又对我说只要你点个头,那深海润玉,加上这卷宋代的真迹《落霞栖牛图》,就全是你的了。

  我心想这明叔好东西还真不少,我先开开眼再说,于[奇·书·网]是不置可否,凝神去看那卷古画。我们这伙人平日里虽然倒腾古玩,但极少接触字画,根本没见过多少真迹,但这些年跟古物打交道,对这种真东西,有种直觉,加上在古墓里也看过不少壁画,一看之下,便知道十有八九也是件货真价实的“仙丹”(极品)。

  整幅作品结构为两大块斜向切入,近景以浓郁的树木为主,一头老牛在树下啃草,线条简洁流畅,笔法神妙,将那老牛温顺从容的神态勾勒得生动传神;中景有一茅舍位于林间;远景则用淡墨表现远山的山形暮霭。远中近层次衔接自然,渲染得虚实掩映,轻烟薄雾,宛如有层青纱遮盖,使人一览之余,产生了一种清深幽远、空灵舒适的远离尘世之感。

  明叔说到了晚上,光线暗淡下来,这本在树下吃草的牛,便会回到草舍中伏卧安睡,这是不可能多得的珍品。

  我当即一怔,这画虽好,但是画中的牛会动,那未免也太神了。以前听说过有古玩商用两张画蒙人的,画中有个背伞的旅人,一到下雨画中的伞就会撑开,其实是两张画暗中调换,不明究竟的以为是神物,这张《落霞栖牛图》怕也是如此。

  而明叔当即遮住光亮,再看那画中的老牛,果然已卧于草舍之旁,原本吃草的地方空空如也,我大吃一惊,这张古画果是神人所绘不成?

  明叔却不隐瞒,以实相告,这画中用了宫中秘药染过,故有此奇观。就算没有这个环节,这幅《落霞栖牛图》也够买十几套像样的宅子了。

  明叔又拿了两样东西,价码越开越高,真是豁出了血本,看来他必是久欲图之了,见我始终不肯答应,便又要找别的东西。

  我对明叔说:“我们今天算是真开了眼了,在您这长了不少见识,但实不相瞒,那面法家祖师古镜,我的确拿了,但是出了意外,没能带出来,否则咱们真就可以做了这单打枪的生意。您下这么大血本换那面古镜,难道是府上的粽子有尸变之兆?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我倒知道几样能制尸变的办法。”

  我又对明叔说:“我看咱们之间也没必要有什么顾忌了,都是同行,您那摆着的十三须花瓷猫是湘西背尸人拜的,既是如此,一定也明了此道,难道会没有办法对付尸变吗?”

  明叔大概也明白,已经开出了天价,再不答应那是傻子,看来确实是没有东西,无奈之余仍是留我们吃饭,喝了几杯酒,明叔就说了事情的原由。

  明叔的祖上确实是湘西的背尸者,“背尸”并不是指将死人背在身后扛着走,而是一种盗墓的方式。刨个坑把棺材横头的挡板拆开,反着身子爬进棺内,而不敢面朝下,做的都是“反手活”。这些神秘诡异的规矩,也不知是从哪朝哪代流传下来的,明叔家里就是靠这个发了横财,后来他爹在走马屿背尸的时候,碰上了湘西尸王,送掉了命,最后一代背尸者,就在那里画上了句号。明叔因为家财万贯,而且没传下来祖上的手艺,便到南洋做起了生意,最后定居在香港。

  后来就开始倒腾干尸了,沙漠、戈壁、高山、荒原中出土的干尸,若是有点身份,保存完好的,扣上个某某国王、某某将军、某某国公主的名号,便能坐地起价,一本万利,比什么可都赚钱,下家多是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私人收藏者之类的,当然都是在地下交易。

  前不久一家海外博物馆来找明叔谈生意,他们那里有本从藏地得到的古代经卷,里面记载着一位藏地魔国公主死亡的奇特现象。她因为一种奇怪的疾病而死,死后变成了一具冰川水晶尸,被认作是神迹,便用九层妖楼将她封埋在雪山上。经卷里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墓葬位置的具体线索。

  这是一单最大的生意,但据明叔收集到的情报来看,这具千年冰川水晶尸性属极寒,阴气极重,如果没有藏传供奉莲花生大师的灵塔,普通人一旦接近就会死亡。对付那种东西,其余镇尸的物件怕是全派不上用场了,想来想去或许用那面古镜才有可能将她从九层妖楼里背出来。

  我和大金牙还是头回听说这个名词,湘西尸王的传说倒是听闻已久了,究竟什么是冰川水晶尸?比那湘西尸王如何?

  我听明叔所说的内容,竟是和藏地魔国有关,当即便全神贯注起来。九层妖楼我曾经见过,就是个用方木加夯土砌的墓塔,那是塔藏的雏形。魔国的什么公主倒没听说过,也许明叔的情报有误,也说不定就是“鬼母”一类的人物。僵尸里最凶的莫过于湘西深山里的尸王,据说百年才出现一次,每次都是为祸不浅,冰川水晶尸是否类似?

  明叔说完全不同,雪山上的冰川水晶尸是被人膜拜的邪神,从里到外水晶化的尸体,全世界独一无二,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它搞到手。但这种远古的邪恶之物,怎能轻易入阳宅?

  香港南洋等地的人,对此格外迷信。明叔倒腾的干尸,有不少是带棺材成套的,每经手一个,都要在棺内放一根玉葱,取“冲”字的谐音,以驱散阴邪不吉的晦气。

  至于冰川水晶尸,与其说是具古尸,更不如说是邪神的神像,所以想用法家祖师镜这种神物来镇宅,否则即使从雪山里把尸体挖掘出来,也没胆子运回去。西藏那种神秘的地方,很多事难以用常理揣测,谁知道会有什么诅咒降临到头上。既然古镜没了,只好再找其他的东西,一旦有了眉目,明叔就要组队进藏,按照经书中的线索,去挖冰川水晶尸。这单生意太大,明叔要亲自督战,盯着别让手下把古尸弄坏了。

  至于组队进藏的事,到现在还没什么合适的人选,明叔希望我能一同前往,如果能有几位摸金校尉助阵,那一定会增加成功系数。

  我并没答应下来,心中暗自盘算,原来明叔下这么大的血本,还不光是图一面古镜,还想让我们出手相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