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并不想陷入有关字的意义的争
论,所以我将不坚持那种认为这类行为显示“信念”的看法。
在人类,一般是通过文字的证词来获得对于那些还未曾经验到并且不会
很快就可以经验到的事物的信念的。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句子S,某个我们认
为诚实的人当着我们的面说出这个句子来,然后我们就相信了这个句子所断
言的东西。我想探讨一下我们正在相信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的真正情况。
当然,我们必须把作为习惯的信念和正在活动中的同样的信念区别开
来。对于一切习惯来说,这种区别都是必要的。一个获得的习惯表现在这件
事实上:只要有某种一定的刺激发生,现在它便会在动物身上产生某种一定
的反应,这种反应在该动物尚未具有某些一定的经验之前是不能发生的。我
们必须假定即使没有我们所说的那种刺激发生,一只获得某种习惯的动物与
一只没有这种习惯的动物之间也有着某种不同。一个理解“火”这个词的人,
即使他现在并没有听见这个词,也必然与一个不理解这个词的人在某一方面
有所不同。我们假定这种差别存在于大脑,但是它的性质却是假设性的。可
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并不是那种作为有机体的一种不变的特性的习惯,而是正
在活动中的习惯,这种习惯只有在适当的刺激下才显示出来。就我们所研究
的实例来说,这种刺激就是句子S;或者更确切他说,因为可能从来没有听
到过这个句子,所以可能没有机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习惯,这种刺激就是组成
句子S 的字词连续,我们假定其中每个词都是听者所熟悉的,而且早已在听
者身上产生了构成理解词的意义的习惯。
可能有这种情况:当我们听见一句话时,我们不去想它所表示的意义,
而只是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就某些种类的句子来说,这是通常的反应;
例如,当别人告诉我们某人的住址而我们也只是想给他写信的时候。如果我
们想去看他,那么这些词的意义就会变得重要起来,但是为了给他寄信只用
这些词就够了。如果我们相信“这个句子是真的”,那么我们并不是在相信
这个句子所说的内容;如果这个句子是用一种我们不懂的文字写的,那么我
们可以相信它是真的而不必弄懂它所说的内容——例如。如果它是希腊文圣
经上的一句话而我们又不懂希腊文的话。因此我将不去管这种情况,我要研
究的是我们听到S 就相信S 所说的内容到底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把这个句子稍稍简化一下,并且假定一位朋友在跟我一起走路时
对我说:“昨天这里发生了一次爆炸”。我可能相信他。或者理解他的意思
而不相信。让我们假定我相信他,并且我相信他用的词所说的内容,而不只
是相信那些词为真。这个句子里最重要的词是“爆炸”。在我积极地理解这
个词的时候,它在我心中唤起比听到一声真的爆炸所产生的效果要轻微的类
似感觉——视觉意象,神经震荡的意象等等。由于“这里”这个词,在我的
意境中101 这些意象与周围的景色结合在一起。由于“那天”这个词,这些
意象又和对于昨天经验的回忆连在一起。所有这些一直都包括在对于这个句
子的理解过程之内,不管我相信它还是不相信它。我倾向于这种看法:相信
一个句子比理解而不相信它要简单;我认为最初的反应是信念,理解而不相
信包含着对于相信的冲动的抑制。信念的特点在于如果所说的内容是一件事
实,信念就是准备作出任何一种需要作出的行动。比方说,假如我有一个相
识失踪,并且知道昨天他曾在这里附近,那么信念就可以促使我去寻找他的
踪迹,如果我理解而不相信,我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不需要这样的行动,
那么至少在看来适宜的时候我会在行动上重复一遍别人对我所讲的活。
从所有这一切看来,当我相信某个句子所说的内容时,已经达到预期效
果的那些字词就不再需要出现在我的眼前。需要出现的只是适合那个句子所
说的事实的一种心理和身体状态。认为信念只在于采取某些种类的行动的倾
向的看法是一个错误。让我们举一个可以类比的例:我们可以把一个信念比
成一个贮水池加上水管和水龙头。水龙头可以拧开,信念可以影响行动,但
是两者的发生都依靠外加的刺激。如果一个人正在相信某件事物,那么在他
心中一定有着适当的字词或适当的意象,或者至少作出适当的肌肉上的适
应。这里面任何一种情况加上某些一定的外加条件(这些条件相当于拧开水
龙头)都将产生行动,而这种行动可以让一个外面的观察者看出某人相信的
东西是什么;如果行动在于说出适当的词,那么情况就更是这样。在适当的
刺激下,行动的冲动是随着词、意象或肌肉的适应的出现而出现的。心中抱
有一种明确的想法而不照它去行动是一件难事;如果你夜间独自一人读了一
篇讲一个人遭到暗害的故事,你会不自禁地把椅子紧靠102 在墙上。戏剧演
员布斯(刺杀林肯的凶手的兄弟)有一次演马克白斯,竟不让别人把他杀死,
并在剧院前排追赶麦克达夫,要杀死他。夜半走过墓地,事先最好还是不读
讲鬼的故事。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你抱有一种想法同时并不相信它的时
候,相信它的那种冲动不是没有而是受到了抑制。信念并不是什么加在先前
只是被人抱有的想法上面的东西,而是在人们想到而不接受它的时候凭着努
力才从想法中减掉的东西。
另外一个例子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对于假设所感到的困难。如果你说:
“让我们这样假设,看看这个假定产生什么结果”,那么他们不是相信你的
假设就是认为你在浪费时间。因为这种原因,那些不熟悉逻辑或数学的人感
到归谬法是一种很讨厌的论证形式;如果提出假设是为了证明它的荒谬,那
么他们就不能以假设的方式首先去肯定它。
我不愿夸大先于语言存在的信念的范围:只有非常简单的和最原始的事
物可以不靠文字来处理。文字是大家公用、永久不变(写出之后)并且可以
任意创造的东西。这些好处使得我们有可能靠文字比靠没有文字的观念或意
象建立更复杂的习惯。通过获得文字的习惯,我们就能在实际情况发生时有
所准备。另外,我们可以把知识变为参考书的形式,只有在需要知识时人们
才有必要知道它。拿电话簿来说:没有一个人想知道电话簿的全部内容,实
际上只有在某些时刻才需要知道其中的某一部分内容。编电话簿的人可能从
来都用不着它,而大部分使用它的人却不曾参加编电话簿的工作。这种社会
化的潜在的知识只有通过语言,事实上就是写的语言,才有可能存在。使用
电话的人所需要知道的只是根据电话簿中适当的项目作出适当的行动的一个
简单方法而已。通过这些办法我们能够大大减少需要我们自己知道的知识。
所有一般他的知识都是这种知识。假如地理书上告诉我塞米巴拉丁斯克
是苏联领土中亚细亚的一个省和城市。除非我有机会到塞米巴拉丁斯克去一
趟,否则这种知识将永远完全限于文字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这件事竟然发
生,那么就有一些规则让我根据书上的文字得到预期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当我具有与103 这些文字的意义相关联的欲望,或者在一种极端的情况
下,只想知道这些文字的意义时,我知道这些文字让我采取的行动,那么我
就可以算是理解这些文字。你可能想去看看阿尔泰山,而你除了知道它的名
字以外对它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旅行指南会告诉你必须怎样做才能知
道这个命题:“这就是阿尔泰山”。在你学过算术之后,你就会处理所有那
些数不尽的买东西时需要计算找回零钱的场合,但是在学习算术时你却不必
想到它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方式,纯粹文字的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广阔,
最后竟让人容易忘记文字的知识与感觉经验一定具有某种关系。但是除了通
过这样的关系,我们是不能确定经验界的真和伪的,所以忘记了这一点就决
不可能有建立一种正确的哲学的希望。
第六章句子
我想在本章里研究一下与字词相对而言的句子,并且看一看理解那些并
不表示物体而只是作为句子的部分而出现的字词是怎么回事。我们见过一个
“水”字可以用来表示需要不同句子才能详细表达的意思。它的意思可能是
“这里有水”;也可能是“我要喝水”;如果说话时用的是疑问的口气,也
可能是“这是水吗?”显然这类意义上的摸棱两可是很讨厌的,特别在很难
表明口气上不同的写的文章里更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像“这里有”、“我
要”、“这是吗”一类的词。这些词的功用构成了本章所要讨论的题目。
让我们看一看下面这些句子:“这里有火”,“这里有过火”,“这104
则里将要有火”,“这里有火吗?”,“我这里要火”,“这里没有火”。
这些句子分别是现在、过去、将来、疑问、祈愿和否定的形式,但是讲的都
是同一件事物,那就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