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藏地密码10:神圣大结局 第61章

  就连山神老爷也有个艰难时候,更别说平民百姓了,果然是阴阳一理,成败皆然。”

  Shirley杨对我说:“你说这许多说词,莫非是又想打什么鬼主意?难不成你还想祭拜一番?”

  我摇头道:“祭拜倒也免了,咱们不妨动手,把这倒掉的泥像推回原位,给山神老爷敬上支美国香烟,让他保佑咱们此行顺利,别出了什么闪失,日后能有寸进,再来重塑金身,添加香火。”

  胖子在旁说道:“我看信什么求什么,根本就没半点用,老子就是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的胳膊腿儿。这山神孙子要是真有灵验,怎么连自己都保不住?依我看就让这孙子躺着最好,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站着不如躺着嘛。走走,到后边瞧瞧去。”

  我见没人肯帮手,只好罢休,跟着Shirley杨和胖子进到后殿。这间后殿已经修建在了虫谷左侧的山峰内部,比前殿更加窄小,中间是道翠石屏,上面有山神爷的绘像,身形跟正殿中的泥塑相仿,只不过比较模糊,看不清楚相貌,两边没有山鬼陪衬。这块石屏好像并非人工刻绘,而是天然生成的纹理。

  转过翠石屏,在神殿最尽头,横向排开了九只巨大蟾蜍的石像,我一看便觉得眼前一亮,果然应了“九曲回环”之数。这种机关在懂“易龙经”的人眼中一目了然,如果不懂风水秘术中的精髓,只知晓易经八卦,多半会当作九宫之数来作应对,那样一辈子也找不到暗道。

  我再仔细一看,发现九只石蟾蜍的大口,有张有合,蟾头朝向也各不相同。这些石蟾蜍的嘴都可以活动,也有石槽可以向四方转动身体,加上蟾口的开合,如果算出有多少种不同排列,也要着实费一番脑筋,而且这些石头机关,应该从左至右按顺序一一推动,如果随便乱动,连续三次对不准正确的位置,机括将会彻底卡死。

  于是我让胖子帮忙,按九曲回环之数,从左至右,先将蟾口分别开合,再以《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盾”字卷,配合“易龙经”中的换算口诀,把石头蟾蜍一只只地按相应方位排列。

  做完这些事之后,内殿中什么反应也没有,按说这“九曲回环朝山岸”应该是错不了的,为何没见有暗门开启?

  Shirley杨头脑转得较快,让我们到神殿外去看看,我们急忙又掉头来到外边寻找,最终找到山神殿外,只见殿前的葫芦不知什么时候,裂为了两半,下面露出一道石门。

  这石门被修成了蟾蜍大嘴的形状,又扁又矮,也是以火红的赭石制成,上面刻着一些简朴的纹饰,左右分别有两个大铜环,可以向上提拉。

  原来这道机关设计精奇,纵然有人知道那九只蟾蜍是开启石门的机关,只要不懂破解之法,就算乱敲乱炸也找不到设在外边的入口。

  Shirley杨问道:“这道石门修得好生古怪,怎么像是蟾嘴?不知里面有什么名堂,其中当真就有通往主墓的地道吗?”

  我对Shirley杨说:“镇陵谱上的标记没错,这应该是条地下通道,而且一定可以通到离水龙晕最近的那个穴眼星位,去明楼祭祀,似乎只有从这里经过才能抵达。至于为什么用蟾蜍作为标记,我也猜想不透。”

  蟾蜍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象征意义。有种年画,就画的是个胖小孩,拿着渔竿,吊个金钱和一只三脚蟾蜍戏耍,叫作刘海儿戏金蟾。俗话说三条腿儿的蛤蟆难寻,就是从这个典故引申出来的。但是也有些地方的传统风俗中,特意突出蟾蜍身上的毒性。不过现在咱们对面的这两只蟾蜍石像,既不是三条腿的,身上也没有疣状癞疙瘩,可能只是这山神爷的玩物。

  胖子拍了拍手中的芝加哥打字机说道:“大不了在下边碰上只大癞蛤蟆,有这种枪,☆文学库のWww.WenXueKu.com★还怕它不成,就是癞蛤蟆祖宗来了,也给能它打成蜂窝。”

  自从有了美式冲锋枪,我们就像是多了座大靠山。不过我还是提醒胖子:“献王墓布置得十分严密,这石门虽然隐蔽已极,但是难保里面还有什么厉害的机关,咱们下去之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倒也不用惧怕。”

  说罢三人一起动手,用绳索穿过石门一侧的铜环,用力提升,随着“砰”的一声石门开启,显露出一个狭窄的通道。我用信号枪对准深处打了一发照明弹,划破了地下的黑暗,惨白的光芒照在洞穴深处,我们看见那里边有无数巨大的白骨和象牙,是条规模庞大的殉葬沟。

  ①匫,音hū。

  第十九章化石森林

  隧道被照明弹的轨迹照亮,可以看见左右两端,在不对称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洞口。主道两侧堆满了森森白骨,只能分辨出有大量锥弧形状的巨大象牙,照明弹射到尽头,还可以见到那边有水波的闪光,应该是蛇河的地下水系。

  虽然这条隧道十有八九有厉害的机关,但是与那无边无际的山瘴毒雾相比,冒险从地底隧道中进入献王墓还是可行的。反正我们三人身手都还不错,也不像上次去新疆的沙漠,带了一群知识分子,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的十分累赘。

  于是我们在洞口处稍作休整,打点装备,由于没了竹筏,如果有地下河的话,就需要进行武装泅渡,所以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要暂时留在供奉山神的神殿之内。

  先换上了鲨鱼皮潜水服,戴上护肘和护膝,登山头盔上的射灯调整到侧面,重新替换新的电池,头盔上再装备潜水镜,简易的小型可充填式氧气瓶挂在后背,每人只带一个防水携行袋,分别装有应急药品、备用电池、冷烟火、防毒面具、荧光管、蜡烛、僻邪之物、狼眼手电筒……

  胖子的那套潜水紧身衣穿着不太合适,就不打算穿了。我对胖子说:“你不穿也没事,反正你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Shirley杨说:“不穿不行,你不记得遮龙山下的水有多冷了?在水中时间一长,就容易患上低体温症,就算衣服窄了点也得凑合穿上,不然你就留下等我们,不准你进去。”

  胖子想起Shirley杨在遮龙山掉下竹筏的那一幕,游回来的时候嘴唇都冻紫了,看来这附近虽然潮湿闷热,但是地下水阴冷异常,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那献王墓的大批明器已经距离不远,如何肯留在这里等候,只好吸气收腹,强行把那套潜水服穿了下去,穿上之后连连抱怨:“他妈的鞋小裤裆短,谁难受谁自己清楚。”

  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经是金乌西坠,宿鸟归巢,借着黄昏的暮色,我们三人进了隧道。

  Shirley杨带着金刚伞,举着狼眼,在前边开路。我和胖子合力,抬着那一大堆装进防水胶袋中的装备走在后边,顺着这条略陡的斜坡缓缓下行。

  入口处这段坑道明显是人工修建的,两侧都是整齐的大块青条石垒砌,石缝上都封着丹漆,地面的大方砖非常平整,倒像是古墓中的甬道。

  在坑道的两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全象骨,就是整具大象的骨架,很明显是在外边宰杀后运来的。在殉葬坑中安放全象骨或者象牙,是为了取象的谐音“祥”。早在商汤时期,便已将象骨象牙作为陪葬品了,在殷墟就曾出土过大量象牙。

  这些殉葬的白骨都特意半埋,而不是像殉葬沟那样全土掩埋,这是说明墓主是为得道成仙,已经不太在乎世俗的东西,殉葬品半埋,表示有随驾升腾之意。

  我数了数,单这一个殉葬坑,便一共有六十四副全象骨,象牙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一些散落的小型动物骨骸,由于时代久了,都腐朽得无法再分辨那究竟是什么动物了,据Shirley杨推断,有可能是猎犬和马骨,还有奴隶的人骨。

  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献王墓规模的庞大和陪葬品的奢华,我对Shirley杨和胖子说:“似古滇这种南疆小国的王墓都这么排场,为了一个人,数十万百姓受倒悬之苦,到头来那死后升天成仙,保得江山万年,也不过是黄粱一梦,这些东西也留在深山之中,与日月同朽。现在看来有多荒唐,像这种用民脂民膏建造的古墓,就应该有多少便倒它多少。”

  Shirley杨说:“我也没想到献王墓单是殉葬坑便有这么大。”说话间Shirley杨已经当先行至“╣”形坑道的交口处,只听她奇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我和胖子用狼眼手电筒往那拐弯的地方一照,只见里面并不是坑道,而只是石墙上凹进去的一块,只有几米深,散落着几截长竿,看来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我也觉得奇怪,便想伸手拿起来瞧瞧,谁知这些长竿一碰之下,就烂成稀泥一样。由于有地下水,两千年前的东西,一触即烂。

  这个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似乎是专门用来放这些长竿的,难道是用来测量水深的?三人不得其解,想不出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走到坑道的尽头,已经距离地面约有数十米落差了,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人工开挖修建的坑道,而是地下天然的山洞,而且无路可循,想从这里继续向前,就必须下水游泳了。

  水边排列着几条木制古船,可能去明楼祭拜王墓的人就是乘这些船过去,但是年代久远,这些木船也都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了,再也难以使用。

  我们把大背包上捆绑的气囊拉开,让它填满空气,漂浮在水面上,冲锋枪等武器就放在最上面,以便随时取出来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