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梆子老太 尾声

《梆子老太》尾声

作者:陈忠实 字数:1167 书籍:梆子老太

  胡长海和胡振武参加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回来了。

  新的农业经济政策又从中央传达下来了,县委已经作出执行决定: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由社员讨论选择,干部不要主观干涉,包括“大包干”的责任制形式,即把土地和牲畜承包到一家一户去……

  生活发展的步子太快了,连性急的人也觉得赶不上趟了。这样宽限的农业政策,连多年来受批挨整的胡长海和胡振武,起初听到时也目瞪口呆了。他们俩在梆子井村的土地改革结束以后,组织互助组,又建立起农业社,地畔上的界石是他俩带领着社员,一个一个拔除掉的;牲畜是他俩一家一户说服动员集中到大槽上来的。现在,得由他俩再把一条条地畔划分开来,把一头一匹牲畜送交社员牵回家里去饲养……

  不管感情上是否完全通畅,他们已经向县委明确表示:保证尊重社员意见,由社员选择责任承包的形式。他们也伤脑筋:包干到组的办法实行不到一年,麻烦更多,难以为继了……

  两人春风满面,走进梆子井街巷,突然看见队长龙生和景荣老五在门口拉拉扯扯,龙生急得满脸汗水,景荣老五急头晕脑,要从龙生的拉扯中挣脱出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经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小伙子悄悄说明缘由,两人都愣住了:怎么弄出这号没名堂的事呢?

  胡长海和胡振武快步走到跟前。

  “好五爷,你咋胡来哩嘛!”胡长海说。

  “你真个老糊涂了吗?”振武也说。

  两人说着,把景荣老五拖着架着拉进屋里去了。

  胡振武紧紧勒在腰里的布带,捞起皮绳,动手在棺材上捆绑抬杠。他说:“长海哥,你去叫人吧!”

  胡长海走出门去了。

  胡振武捆绑好抬杠。和景荣老五挨肩坐在条凳上,接过老五递来的一支纸烟,点着了,诚恳地说:“你一个人怎么办呢?想法子和娃娃合到一起过吧!要是你愿意,我给那小两口子说话……”

  景荣老五感慨地摆摆头:“缓后再说……”

  “心放开,五爷!”振武说,“庄稼人的好事来了啊!”

  陆陆续续有人走进院里来了,景荣老五拿着纸烟,给大家敬着。

  胡振武蹲下身,把一条抬杠压到自己肩上,七八个汉子先后蹲下身,肩膀顶着抬杠了。

  胡长海大喝一声“起!”装着梆子老太尸体的棺木平平稳稳离开地面,起动了。

  孝子和亲戚在灵柩起动的一刹那,哭声骤然暴发了。

  吹鼓手们吹打起悠扬哀婉的祭灵曲。

  那些随后跟来的人,扛着撅头和铁锨,尾随在灵柩后,朝坟地赶去。

  一切进行得顺顺当当,梆子老太的灵柩安然入士了,梯田根隆起一个黄土墓堆。所有参加埋葬的人,在坟地上轮流对着瓶口,喝了景荣老五敬奉给掩埋人的答谢烧酒,再接过一支香烟,就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往下走。

  往昔里,他们埋葬了梆子井村的任何一位死者,喝了酒,咂上纸烟,回去的路上,总是以惋惜的声调,谈论死者生前一切可以记忆的光荣,如何耿直,如何勤俭,如何孝顺父母,如何敬重乡党……绝不提死者生前一切不大光彩的作为,似乎也成了一条习俗,算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庄稼人式的伟大宽容吧!

  现在,人们缓缓走在坡间小路上,既不谈梆子老太的好处,也绝口不提她的过失,什么都不说。只是感叹今年麦子长得好,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是梆子井村的田地里长出的庄稼!你看吧!坡地和滩地,旱田和水田,全是一样成色,不分彼此,似乎种到石头窝里,也会长出好麦子来!人说“麦吃三场雨”,从播种到入夏,场场雨都下得及时而又足透,肥料又供应得充足,麦子怎能不长呢?真是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哪……

  1984年2月于西安东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