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好父母 好孩子 6.把时间交给孩子--写给爸爸妈妈

《好父母 好孩子》6.把时间交给孩子--写给爸爸妈妈

作者: 字数:1893 书籍:好父母 好孩子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长。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时间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用“施舍”的办法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结果令孩子失去了自己支配时间的能力,减负赢得的时间又白白浪费掉了。

  假期开始了。

  “假期太长了,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的孩子说。

  “假期太短了,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也有的孩子这样说。

  假期究竟是长还是短呢?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过路人问智者,要走几小时才能到达某城。智者先是默不作声,等过路人走了一段路以后,才又把那人叫回来,根据他行走的速度,告诉他所需的时间。

  这个故事启示人们,人生道路离不开时间,而时间又决定于人的行动。生命给予每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在这笔数以亿计的财富中,孩子将摘取什么样的人生之果,完全取决于他一生的行动。假期里,孩子的收获多与少,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对时间的利用和支配。

  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会爱惜孩子的时间;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从小对孩子进行严守时间的训练。而假期正是为孩子上“时间利用课”的极好机会。

  把时间全部交给孩子,教他们自己支配,告诉孩子:你的心爱之物,可以珍藏在家里,锁在箱子里,但是时间藏不住、锁不住。世上没有时间的收藏家,但每个人都可以做时间的主人。

  减负以后,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假期里都做些什么?每天的生活怎么安排?必做的事情有哪些?争取做的事有哪些?这些都可以指导孩子早作计划。让孩子明白,假期里的一切时间都属于他自己,节省下来的时间完全由他自己支配,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去做事,不会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了。

  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一旦定下来的计划,就要严格执行。如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学习游戏,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可以改动,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分秒必计的严格习惯了。反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

  爱生命,就要爱时间,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观。

  共同的话题八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的人,这是对的。问题是,有的家长把“努力学习”片面地理解为死读书,让孩子整天做题、补习、考试……有位父亲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竟把孩子锁在家中,不许他上学。他让孩子每天清晨5点起床,深夜12点才准睡觉,逼着孩子把课本、习题、答案全背下来,其他的书一律不准看。结果孩子虽然在13岁时就考上了大学,但好像早已与世隔绝,连长江的源头在哪里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都不知道……

  对中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培养孩子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有用的人?我们说,真正有用的人,是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是懂得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的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宣言》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说明,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终身学习是一个被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有创造力、勤于开拓的人。不会学习,就掌握不了新的知识,也就不会有创造的能力。孩子只有从小学会独立学习,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长大了能够独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3000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教育家普罗塔戈曾经讲过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

  2500年前,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导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位古代教育家讲了同样一个道理:学习的过程是开发大脑的过程,这是一项终身需要从事的事业。也就是说,学习,要一辈子学习,要一辈子充实知识。

  让孩子学会学习,并不是让他们一定要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伟大”事迹,而是要让孩子懂得,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学习都是他们体现价值、创造成绩的必要准备。“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学习,都能够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光辉的历程”成就展上,有一个“英雄长廊”,悬挂着新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53位先进典型的照片。其中既有像钱三强、华罗庚等学识渊博的科学界泰斗,也有像徐虎、李素丽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群星灿烂,各有千秋,他们是我国各条战线上名副其实的明星、“状元”。

  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大学无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但绝不是说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实际上,一个人在学校接受的是基本教育,尽管它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热爱学习、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

  家长如何能够做到让孩子学会学习、终身热爱学习呢?

  一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家长不要马上告诉他解决的办法或者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读书、查阅资料,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时,便会欣喜若狂,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二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节假日,不要总把孩子关在家里,要带他们出去参观、旅游或者会见有学问的人,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世界,也便于开拓他们的思路。

  三是鼓励孩子多动手。动手实践,是掌握真知的重要途径。在家里,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工具箱,什么东西坏了,都尽量让孩子去修理。这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

  作为家长,要清楚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不能够陪孩子一辈子,不能帮孩子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金钱、住房、汽车等等财富,不如教给孩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只有学习,才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