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腹 第47章

《心腹》第47章

作者:肖仁福 字数:3148 书籍:心腹

  大家都做官做精了,懂得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这天何场长汇报完毕后,董志良却没说什么,既不许愿,也不表态,却提出到外面空气好的地方走走。何场长几位一时懵了,想不到董志良竟是这么个态度,脸上难免有些不太舒展。却又不好说出来,只得附和董志良到外面走走。

  几个人于是沿着橘林里面的小道,上了场部后面的山包。这里的地势比较高,周围那满坡满岭的橘林尽在眼底,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贵水河的波光在远处闪烁着,那条董志良和杨登科刚刚走过的相傍着贵水且环绕着园艺场的小马路清晰可见,还有山下的猴家村也历历在目。那块与园艺场比邻的坡地圈着竹篱,里面的黑土被整成一垄一垄的,好像种满了药材,估计就是猴子说过的他承包的药材基地了。

  何场长几个簇拥着董志良走在前头,一路比比画画地谈论着什么。杨登科和小马落在后面,也随便说些司机同行感兴趣的话题。到了山顶,前面的领导停下来指点江山,他们两个也若即若离地站在不远处的橘树下不动了。

  渐渐的杨登科就从董志良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谈论中听出了一些意思,原来董志良建议场里搞什么开发,说是园艺场这么好的区位优势,离城里不远不近,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如果以地生财,把地产和房产搞起来,比守着这些已经老化的橘林绝对强一些。何场长强调场里连职工的基本工资都保障不了,哪有钱往这方面想?董志良就启发他们多动脑筋,可以找人投资,说是筑巢引凤,借鸡下蛋,资源同享,利益共得。

  何场长这才意识到了董志良此行的真正目的,主动请求农业局来投资。董志良说农业局也是个穷单位,哪来钱投资?不过他可以协助他们联系一下投资人,也许有人能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愿意到这里来掏金。何场长显然有些兴奋了,表示如果董局长能引来资金,他们愿意和农业局还有投资人三方联合经营,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

  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初步设想,下山时何场长几个的脸色明显比上山时灿烂多了,说话的嗓门也高了许多。也没再在场部逗留,几个人分别坐进两部小车里,下山拐进了一家路边店,其乐融融地喝了个尽兴。

  二十二

  这一段时间农业局的干部职工都抑制不住地有些兴奋,因为董志良正式跟大家打了招呼,农业局要在城南园艺场搞开发,也不用大家大放血,只象征性集点小钱,大头主要由投资商拿,而且明摆着是有钱可赚的项目,不出两年,大家就可实现小康目标。

  董志良打的不是诳语,城南园艺场的开发很快就搞了起来,投资者就是袁芬芳的芬芳有限责任公司。杨登科因为天天跟董志良在外面跑,对此中情况多少知道一些。听董志良和袁

  芬芳商量,前期投资四千来万,袁芬芳的公司不可能拿出这样一大笔资金,都是那位柴老板划过来的。有了资金,一切就好办了,芬芳公司先拨给园艺场一千万,双方达成协议,在园艺场临近贵水方向圈出一块地皮,用以建设芬芳山庄。根据初步设想,山庄里必须有豪华宾馆,一流餐饮,现代化娱乐休闲场所,还要能召开高档次的中小型会议。

  杨登科清楚,这个设想董志良可是蓄谋已久了。他任农业局长后不久不是坐着刁大义的车,让吴卫东陪着到各县区跑了一趟么?据说董志良就是想摸些情况,找点思路,准备在市农业局做番实事。结果各县区的工作局面都死气沉沉的,没有什么特色。直到最后一站到了西边一个小县,晚上住在离县城五公里的休闲山庄里,才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别看那个县经济落后,小山庄却豪华气派得很,可谓吃喝玩乐一条龙。县农业局长说平时客人总是爆满的,不是提前预订,根本住不进去。小山庄是年轻的县委书记从外面引进资金修建的,县财政一分钱都没出,县里人都佩服书记不凡的能力。有意思的是,过去省市领导连那个县的名字都不太记得住,别说前去视察指导工作了,可自从有了这个小山庄,上面便光顾得非常频繁了,县城里陡然多了不少高级小车。县农业局长还说,那个县因为太不起眼了,历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期一满不是去了人大政协,就是平调到了外地,没有一个能进步的,而小山庄建成后,那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任期还不到就进了市委常委,县长也顺理成章当了县委书记,算是各得其所了。

  县农业局长的话让董志良感慨不已,那天晚上他谢绝了同行们安排的娱乐活动,一个人沿着小山庄转了两圈,慢慢就有了一个初步设想。回市里后,这个设想又在脑袋里酝酿了多时,董志良才给袁芬芳打了一个电话。自从因为儿子的事跟董夫人达成协议后,董志良一直控制着没和袁芬芳联系,但工作需要,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袁芬芳觉得董志良的设想可操作性很强,两人当即碰了一次头,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便开始分头行动,袁芬芳联系资金,董志良选购地皮。不想这事还特别顺利,袁芬芳通过关系联系上了柴老板,资金和地皮也很快有了着落。

  董志良深谙官场游戏规则,他不想把这事当成一种个人行为,他究竟是一局之长,如果自己背着单位去外面搞什么开发,十有八九是要出漏子的。该走的程序他都一一走到了。他正式召开了局党组会和局务会,提出在城南园艺场建设芬芳山庄的初步设想,理由是市委出台了建设小康贵都的英明决策,农业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利用资源优势,振兴地方经济,同时让局里的干部职工象征性集了点资,到时可以分红受益。农业局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实际工作可做,现在董志良找了事,又可以给大家带来好处,谁能不支持?这个设想很快就在局里通过了,还组建专门班子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接着董志良拿着方案报告了市委分管领导和常委会。市里刚大张旗鼓地开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见董志良这么快就引到了大额资金,自然全力支持,董志良的方案马上得到了认可。

  程序到了位,又有局里支持和市委的认可,董志良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很快芬芳山庄的设计图纸就出来了,工程人员开始圈地打桩。柴老板听说董志良和袁芬芳办事这么得力,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到现场看看。投资人对自己投资的项目这么热心,董志良和袁芬芳当然表示欢迎,坐上杨登科的蓝鸟,到省城把他接了过来。

  柴老板对设计图纸和所选地址非常满意,觉得芬芳山庄建在这么一个依山傍水,离城不远不近的黄金地段,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以后赢利绝对没有问题。在现场走了一遭后,几个人准备回城了,柴老板说他年轻时是登山运动员,虽然好久没爬山了,可一看见有山的地方就有感情,便跃跃欲试,想重温旧梦,一展身手。

  大家就跟着柴老板往董志良前不久去过的园艺场场部后面的山顶爬去。别看柴老板已有些发福,但老运动员的功底还在,在场的几个人包括经常在这里爬上爬下的何场长几个,都没法爬过他。到得山顶,极目四顾,只见青山连绵,碧水荡漾,真是风光无限。柴老板越发兴奋了,对众人说:“风景这边独好!想不到贵都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不是到了陶氏的世外桃源吧?”大家就说陶氏的世外桃源大概也莫过如此。

  也是一时兴起,柴老板突然提出要扩大芬芳山庄的建设规模,这倒是董志良和袁芬芳几个没曾预料到的。只见柴老板指着山下侯家村方向,说:“把那块地皮也圈进来,沿河建些曲径回廊,石山亭阁,让贵水的风光尽入我怀,那么这个芬芳山庄又可上一个档次。”何场长说:“那个村子叫侯家村,把村子圈进来,恐怕工作不怎么好做。”柴老板说:“也不要圈整个村子,把村后紧挨园艺场的那个地段圈过来就行了。至于资金你们不用担心,回去后我立即给你们再划几百万过来就是。”

  柴老板的想法不无道理,他离开贵水后,何场长就开始跟侯家村的人交涉。不想侯家村的侯村长坚决不同意,何场长找了他几次,都没谈成。何场长没法,只得到农业局来向董志良汇报,董志良笑起来,说:“这还不好办?侯家村属于贵南乡吧?乡里的皮书记是我在郊区做区长时一手提拔上去的,你要他辛苦一趟,跟我来见一面。”何场长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出门上了停在坪里的桑塔拿。

  一个小时后,何场长就回来了,身后跟着年轻的皮书记。皮书记一见董志良,一双手老远就伸了过来,问老领导有何指示。董志良说:“你可是一方诸侯,我怎么敢指示你?我想念你了,想看看你是胖了还是瘦了。”皮书记说:“太感谢老领导了,基层工作不好做,天天扯不完的麻纱,所以难得回城里一次,好久没向老领导汇报工作了。”

  听皮书记左一个老领导右一个老领导的叫着董志良,何场长就知道这事没什么问题了。

  开了几句玩笑,董志良也没说有什么事,皮书记心想今天看来得出点血了,便提出他请客,找一个馆子,好好聆听聆听老领导的教诲。董志良笑道:“农业局穷,园艺场也不富裕,好久没开荤了,皮书记这么慷慨大方,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几个人于是分头登上杨登科和小马的车,出了农业局。

  来到皮书记经常光顾的一家酒店,进包厢坐定后,董志良才说出了自己的意图,皮书记说:“这好办,那个姓侯的小子,别人的话他都可以不理,我皮某人说句什么,他是不会打折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