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面八方 第十四章(下)

《四面八方》第十四章(下)

作者:徐贵祥 字数:6613 书籍:四面八方

  睡到半夜的时候,我被一阵奇怪的响声弄醒,睁眼一看,风华站在我面前,满脸血污。我的心跳急速加快,全身直冒冷汗。她只是看着我,泪水涟涟,见她并没有恶意,我才放下了心。风华好像有话要对我说,但是张了张嘴仍是没有开口。最后她朝我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就没了影子。

  我想叫住她,刚一起身,弘时和欧阳闻人拦住了我。他们两个恶狠狠的看着我,我张口喊叫,嗓子却像被堵住了似的发不出任何声音。

  弘时和欧阳闻人向我步步逼近,我一个劲的往后退,直到被逼到了角落里。弘时把刀子架在了我脖子上,我已经无路可退,急出了眼泪,心里叫唤着胤禛的名字。

  欧阳闻人冷笑道:“师妹,别来无恙否?”

  我摇着头,冰冷的的刀锋贴着我的皮肤,凉意像是渗进了骨头里,我浑身打着冷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住手,”忽然有一声音从天而降,有如天籁,我睁开已是泪眼蒙胧的双眼,是胤禛。

  “别为难她,有什么事都冲着我来,”胤禛淡淡的说道。

  弘时和欧阳闻人立刻将胤禛前后夹击,刀子像雨点般的落在他的身上,鲜血立时涌了出来,我冲了过去,大叫一声,“不。”

  “小姐,你怎么了?”翠翠点起一支蜡烛端到我面前,我长吁一口气,感觉身上凉飕飕的,全身已被冷汗浸湿。

  “又做恶梦了?”翠翠担忧的问道,“都两年多了,小姐还是摆脱不了吗?”

  又是这个梦,自从风华死在我面前以后,前些年这个恶梦一直不时的骚扰着我,今天已经好久没有做到的梦境又无预警的再度出现。

  “小姐,我给你换身衣裳,你还在发烧,切忌再着凉了,”翠翠在一边手忙脚乱的絮絮叨叨着。

  我点了点头,笑道:“我自己不就是大夫吗?放心,我比你更懂得照顾自己。”

  “还说懂得照顾自己,也不知道谁昨晚在风里站了一夜,额头烫的快烧起来了也不进屋子。”翠翠边说边打了盆热水,顺手铰了块帕子给我。

  两年了,我离开胤禛竟有两年之久了。昨晚,我望着天边的牛郎织女星,回忆起我们曾经度过的每个快乐和不开心的日子,怔怔的站了一夜。

  “小姐,你还是不能原谅皇上吗?”翠翠见我拿着帕子直发呆,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胤禛,这个陪我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名字,不经意的被提起,还是会痛彻心扉,我们竟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看着翠翠,我无言以对。

  “我不说了小姐,”翠翠取来了干净的衣裳放在我床边,又忍不住说道:“我知道我再怎么说,小姐还是不会听的。”

  不是我不肯原谅他,有时候人的想法就在一念之间,不是不挂念他,只是我不知道要如何打开心结。

  “小姐,两年了,多大的气也该消了。”翠翠还是不放弃的劝说道。

  我低头不语,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手指,手腕上发出玉器撞击的响声,我惊觉手上戴的镯子是胤禛给我套上的;抬头见到桌子上摆放的文房四宝,是胤禛派人送来的;墙上挂的对联是他亲自书写的。我烦躁的拍了下枕头,在枕头底下压着的是一本金刚经,胤禛自己抄写的。两年多来我们虽然未曾见面,可是他却在暗处关心着我,所有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的存在,不管我是多么的不想承认还是不能否定我想念他的事实。我知道作为一个帝王,该做的他都做了,他只是在耐心的等待我的回头。

  翠翠还待再说什么,我的思绪已不受控制的渐渐飘回到了两年前。

  我想我永远无法忘记两年前去天牢见师兄的情景,不,他不是我的师兄,他要真当我是师妹,就不会模仿父亲的笔迹陷害于他。

  欧阳闻人披散着一头乱发,眼睛发红,直勾勾的盯着进出天牢的每一个人。我没有要求狱卒打开牢门,只是隔着门冷冷的看着他。

  “师妹,你终于来了,”他的眼中有些惊喜,他从牢门的缝隙中伸出手想抓住我的手臂,我连忙闪到一边,他露出失望的神情。

  “不要叫我师妹,我恨自己没有早些把你看清楚,”我恨恨的说道,“你不是要见到我才肯招供吗,现在我来了,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师妹,我对不起师傅,”欧阳闻人低下了头,又继续说道:“或许我也对不起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惋惜的叹道:“我一直以为你已经走上正道,开药铺,做善事,没想到你……”我气急之下,再也说不出话。

  “如果你没有给我看映雪的遗物,我也以为自己会这么过下去了,”欧阳闻人趴在牢门上慢慢的坐了下来,他紧咬一下嘴唇,血丝从他的嘴角渗透出来。

  我的心头一紧,映雪的遗物是我亲手交到他手里的,如果当时我能多留神一点,父亲就不会有此劫难。原来罪魁祸首还是我,我拍了下头,咒骂自己的糊涂,我为什么就不事先打开来看看呢,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映雪的信里写了什么?”我紧张的问道,潜意识里觉得此事和当初胤禛被刺杀也有脱不了的关系。

  “信我已经烧毁,内容除了我再无第三人知道,”欧阳闻人舔了下嘴唇,将嘴角的血丝吸进嘴里,不知为何,隔着一道门我还是可以闻到重重的血腥味。

  他冷笑着说道:“我并不想伤害你和师傅,不过凭我一人之力,实在没有办法为映雪报仇,只能依附于三阿哥。”他顿了顿说道:“他对你可是恨之入骨,因此我们一拍即合。”欧阳闻人抬头看了我一眼,“他比我狠多了,要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绝路,这点我是做不到的。心不够狠,所以我始终做不了大事。”

  “狠又怎样,弘时确实比你心狠手辣,他为了自己,要杀风华灭口。结果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的阴谋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我朝着欧阳走进了一步,“映雪究竟留了什么话给你?师兄,你告诉我,也许还能救你自己。”

  “不必了,”欧阳闻人支撑着铁栏杆爬了起来,“我只是想再见你一面而已。”

  我转过了身子,背对着他说道:“见面只会徒增烦恼,既然你不肯说出实情,又何必叫我来呢,”我闭了闭眼睛,“你害苦了我爹,我是绝对不会原谅你的。”

  “我自知罪孽深重,并不奢望你的原谅,只是求你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在我死后,能将我的尸骨和映雪的埋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欧阳闻人对着我轻轻说道。

  我冷哼一声,想博取我的同情心吗,为什么人总是至死方才领悟呢。我狠狠心回道:“这个我也帮不了你,我走了,你好自为之。”

  欧阳闻人凄惨的叫着我的名字,像野兽般垂死哀鸣,我捂住耳朵,逃也似的奔出了天牢。

  回到星云楼,我骤然想起弘时的扳指现在还在我手里,我断不能再留着它。我从翠翠那取来了翠玉扳指,又出了门。

  来到弘时被囚禁的地方,有四名人高马大的侍卫守在门外,他们的身边另有两名女子在说着什么。

  走近后我才看清楚那两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齐妃和玉菀。任由她们苦苦哀求,那四名侍卫目不转睛的岿然不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我想躲开已是来不及,就在她们失望的转身之际,我已经把自己暴露在她们的面前。

  看玉菀的表情是很想上前和我叙叙旧,但是齐妃的手死死的拉住了她的衣袖。我和玉菀对视半晌,倒是走也不是,呆站着也不好。

  刚才齐妃在哀求侍卫时的神色是何其的狼狈,可是在面对我的时候马上恢复了傲慢的神情,她一直把我当作仇人看待,可是从头至尾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她的。

  不管怎样,如今我是嫔她是妃,按着级别也是该我向她请安,要不,又会被她说不知礼数。我轻轻叹口气,朝着齐妃福了福身,“给娘娘请安。”

  齐妃楞是不说话,直到玉菀拼命的给她使眼色,她才微微的点了头。我缓过一口气,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总不见得说是给她儿子还扳指来的。

  玉菀待走过来和我说话,齐妃硬生生的阻止了她,她白了我一眼,扯着玉菀的胳膊离去。

  目送着她们离开,我摇了摇头,或许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生不逢时。

  我提着裙摆刚踏上台阶,立刻四名侍卫就拦在我面前,“请娘娘留步,没有万岁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去。”

  我轻笑道:“几位大哥能否通融一下?”

  “没有万岁爷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依然是硬邦邦的声音,毫无商量的余地。

  “那我有些东西想送进去,几位大哥可不可以代劳?”不知道塞银子行不行,不过看他们那忠心耿耿的样子,估计也不会管用。

  只听他们异口同声的回道:“没有万岁爷的命令,任何人……”

  晕,我连忙打断了他们,“行了,我知道了,没有万岁爷的命令什么都不可以做。”敢情他们就只会说这么一句话。

  我转身便走,看来今天是没有回转的余地了,还是以后再说吧。

  身后的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了,不是说谁都不可以进去吗,还是有人可以开后门呢,我好奇的回头想看看谁有这天大的面子。

  王公公扶着胤禛缓缓的走出门,容颜憔悴,满脸的疲倦,鬓边白发隐隐闪现。我顾不得脚下湿滑,急步跑过去在另一边搀扶住他。

  胤禛冲我点了点头,哑声说道:“我去你那坐坐。”

  我应了一声,示意王公公退下,然后我搀着胤禛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跎回了星云楼。

  我在靠窗的位子上放了块软垫,让胤禛能坐着舒服些,又泡了一杯他平日里时常喝的君山银针,递到他手边,犹见他心事重重的望着窗外,拧着眉头,禁闭着嘴唇,额上显出几道深深的皱纹,连茶杯放到他手中都不知道。

  “皇上有心事?”从弘时那里出来后,胤禛就一直这般模样,而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我一无所知。

  “朕不是个好父亲。”胤禛喃喃道,“若涵,朕不是一个好父亲。”

  我把自己的手放到他的手心里,我很喜欢这样,也已经习惯了这样。当他握住我的手时,他或许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而我则是体会到一种安心的感觉。十指缠绕的心灵交流,一直用于我们安抚彼此脆弱的灵魂。

  “胤禛,我只知道你是个好皇帝。”这么些年来他的勤政我是看在眼里的,也疼在心里,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实在是太辛苦了。他一直在超负荷的工作,尽心尽力的维护着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正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康熙皇帝留给他的其实是一个虚晃的盛世,才更要刷新吏治,推行新政。他的身体其实并不允许他如此的拼命,我也知道他总有一天会因为过度的劳累而倒下,可我除了干着急,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

  “他说朕对他不公平,说朕对他过于严厉,说朕从没有给过他机会。”胤禛喘息道:”朕给过他的机会还少吗,正因为他是朕的儿子,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他。可是他……”胤禛说着说着,激动的站了起来,继而又剧烈的咳嗽,我轻拍他的后背,在心里叹道:有哪个做父亲的会不爱自己的子女呢,只是父严子孝的古语放到帝王之家未必合适。

  他啜了一口茶,声音才逐渐平缓过来,我从他手里接过杯子,刚要开口说话,翠翠慌慌张张的飞奔进屋,还大声叫着:“小姐不好了。”她在看到胤禛的同时闭上了嘴。

  我皱眉道:“你大呼小叫什么呢?都怪我平日里太惯着你了。”

  “小姐……”她怯生生的看了我一眼,我淡淡的说道:“有事就说吧,千万别再一惊一乍的了。”

  “小伍传话说,说……”翠翠抓着自己的胳膊支支吾吾的说着,我急忙问道:“小伍究竟传了什么话,你倒是快说啊。”

  翠翠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胤禛说道:“说是老爷……病重。”

  我的身体一晃,险些摔倒,而手中的茶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应声而落,被砸了个粉碎,翠翠赶紧扶住我的双肩,我稳定了一下情绪,两行清泪已是夺眶而出。

  胤禛出神的看了我好一会,说道:“回去看你爹吧。”我感激的向他谢恩,他用手挡了回去。

  我和翠翠立刻出了圆明园,而我并不知道这一别便是两年的时间。

  我和翠翠心急火燎的赶回家,小伍看来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看到我们连忙迎了上来。我没空和他寒暄,只是焦急的询问父亲的病情。

  小伍的脸胀的红红的,似乎快要哭出来了,他哽咽道:“老爷的情况很不好,听夫人说是因为老爷年纪大了身体状况本就不太好,又加上在牢里关了那么些日子,旧迹复发所以……”

  我没等小伍说完就推门进去,心里乱成了一团,我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变成了现实,我无法面对父亲当时眼里的无奈,如今更无法承受失去父亲的打击。

  父亲虚弱的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两颊深深的凹陷下去。他昏昏沉沉的,禁闭着双目,呼吸时而短促,时而又变的很微弱。

  我扑倒在父亲的床前,小声的唤着,“爹,您醒醒。女儿来看您来了。”

  父亲微微睁了睁眼睛,欣慰的笑了笑,努力的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东西,我忙问道:“爹,您要什么,女儿拿给您。”

  父亲摇了摇头,朝我招了招手,我会意的将耳朵凑到他嘴边。父亲接连喘了几口粗气,粗糙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发,断断续续的说道:“涵儿,我的涵儿。”

  “是,我是您的涵儿,永远都是。”我觉得鼻子直发酸,喉咙却堵塞着哭不出声。

  父亲吃力的支撑起来,从枕头底下取出一样东西塞到我的手里,柔声道:“这是爹大半辈子的心血,本想传给闻人,可这孩子实在是不争气,现在交给你了。”

  我缓缓打开层层的布包,里面是一本厚厚的手写的册子,我翻了翻,全是父亲多年来医术生涯的种种心得,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一文不值,可是对于学医的人而言却无疑是一件无价之宝。

  “爹,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用它的,”我拼命把呜咽声压下去,可眼泪还是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滚滚而下。

  父亲点了点头,“不管你是不是涵儿,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女儿。”他抓住我的手,手心潮潮的湿湿的全是汗,“不要怪爹,那天在大牢里,爹说的那些话全是为了你好。”

  “我明白,我明白”我忙不迭的回道,“爹是不希望我和皇上再起冲突才说出那些话的,女儿全知道。”

  “你明白就好,爹就放心了。”我扶着父亲躺下,他的眼神浑浊,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一阵难以抵挡的悲痛揉碎了我的心,突然对父亲现在的状况感到无比的恐惧。

  “涵儿,不要责怪皇上,不要怪任何人,”爹低声道:“一切要自己小心,爹不能再照顾你了。”

  生离死别我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可是却从来没有如此无助过。三年多来爹对我的好已如印记一般牢牢的刻在我的脑海之中,让从小就失去父亲的我再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只是这样美好的生活实在是太短暂了。

  我默默的在父亲的床前守了三天,是愧疚,也有后悔,若不是为了我,父亲就不会吃这么多苦。如果原来的若涵还在,父亲就不会为她操碎了心,或许现在正幸福的享受着天伦之乐。

  三天后,父亲与世长辞,我在父亲的灵前长跪不起,任谁劝都不管用,心里交错着许多复杂的情绪,泪水已经流干,只是面无表情的盯着来祭奠父亲的每一个人。

  “若涵,节哀顺便,”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我耳边平平响起,我侧身一看,是沈豫鲲,自从他带我去蓝宁坟前祭拜之后,我一直再没有机会见到他。

  他一袭翩翩白衣,依然风采依旧,我勉强点了点头,想站起身向他回礼,岂料跪的时间久了,下肢已麻木的毫无感觉,刚直起的身体又向下滑去,沈豫鲲连忙托了我一下,我才站稳身形。

  “谢谢,”我低声向他道谢,“多谢你来看我爹爹。”

  “应该的,你不必放在心上,”沈豫鲲看着父亲的灵位,眼睛里蒙上一层雾气,我猜他定是也想到了蓝宁。

  忽然一直安静的屋子里发出一阵骚动,声音来源自角落,那里聚着的都是父亲生前的好友,也包括和他同在太医院效力的几位御医。

  他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还不时的朝我瞟来几眼异样的目光,我想他们是在讨论我的身份,真没料到原来这些人也有八卦的潜力,倒是我以前小瞧他们了。

  我冷哼一声,沈豫鲲给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不要和他们计较,我略一点头,抬眼却见人群里让了一条道出来,还伴随着几下惊呼声,“是怡亲王,冷太医好大的面子。”

  我注目一瞧,果然是十三爷,他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来。他朝着父亲的灵位拜了几拜,微微叹了口气,我向他还礼,他和我对视半晌,我们脸上都平静如昔,我猜不透他此刻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而同样,他也不会猜到我的心思。

  乘着我给十三爷端茶的机会,他轻轻对我说道:“若涵,四哥在我府里等你。”见我不说话,十三爷又继续说道:“他来这里着实不方便,所以我安排他去了我府中。”

  我装作没听到他的话,将茶杯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淡淡说道:“十三爷请慢用,”随后我没有看他就退回了里屋。

  直到回到自己熟悉的房间,我咬着枕角,硬是将啜泣声压了下来,我迷茫而又困惑,只觉得自己和胤禛的缘分怕是到了尽头,我想见他却又怕见他,每次想到他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父亲慈祥的笑容,耳边也总会响起父亲的殷殷教诲。虽然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不要怪胤禛,不要怪任何人,可是我始终觉得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

  我没有去怡亲王府见胤禛,也再没有回圆明园,于是一晃两年,我们各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用回忆来度过想念他的日日夜夜。

  在这期间,尽管我一直回避关于胤禛的话题,也有很多事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我耳朵里。

  雍正四年二月,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交与十二阿哥允裪养赡。

  雍正四年八月,允禟卒于保定。

  雍正四年九月,允祀卒于禁所。

  雍正四年十二月,云若被封为和硕淑慎公主,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

  雍正五年八月,弘时卒,年二十四。

  雍正六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