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 第31节:马斯洛理论

《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第31节:马斯洛理论

作者: 字数:1798 书籍:决定一生的99个简单法则

  “噫!抓的那人呢?”他心里纳闷地说。夜,本来就神秘,眼下更让人感到神秘异常。三丈多高的大土疙瘩,联着两起见面就红眼的人:一起在上;一起在下。上面的早知晓;下面的鬼不知。上面的像打狼除害的猎人,举起枪瞄准好单等行动信号;下面的像饱餐人肉蹲下歇腿的一群豺狼。现在,虽说彼此不相扰地平安相处,一眨眼,就会枪弹横飞,刀枪并举地厮杀起来。

  伏在东面大土疙瘩上的二小队,突然响起了手榴弹,魏强他们立即将手榴弹甩到了土疙瘩下面的敌人群里。轰!轰!轰!一阵手榴弹响过,赵庆田、贾正、李东山……十几个人疾速扑了下去。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榴弹,打得夜袭队蒙头又转向。打死了一些,一些没死的忙钻进高粱秸地。就在赵庆田他们猛扑下去的时候,土疙瘩西面的玉米秸地里突然窜出十几条黑影子。他们猫腰轻脚地朝土疙瘩跑来。这是又一股夜袭队。这股夜袭队既没走大路,也没走小道,他们捆押几个抓来的群众,从漫荒郊野里走过来。他们本想钻出玉米秸地和先来一步的伙伴们会合休息一下。不料刚一露头,前面打开了。他们见到有人从土疙瘩上朝南面冲下去,便无声息地从土疙瘩后面朝顶上闯,想占领这个制高点。刚爬到顶,刘太生发觉了,他大喊了句:“西面有敌人!”这时,三个夜袭队员已经蹿到他的跟前。刘太生举枪就打,子弹哑了火;甩手榴弹,距离太近,不能了。一转眼,三人同时按住了刘太生。刘太生心一横,拉断了身上的一颗手榴弹弦,轰!敌人和他都趴下不动了。这时,魏强、辛凤鸣、常景春……都扭过头来。常景春抱起歪把子,调转枪口,横扫过去,像扫驴粪蛋子似的,把扑上来的敌人一股脑地扫下了土疙瘩,没有死的都钻进玉米秸地溃逃了。魏强跑到刘太生跟前,两手朝身子底下一抄,将刘太生扶坐起来。刘太生二目紧闭,脖颈软绵绵地将头一歪,扎到魏强的怀里,他的左手里还挽着那根不长的手榴弹弦。魏强扯下左臂系扎的白毛巾,揩掉刘太生脸上的鲜血,然后抱起来,像抱着一个睡熟的孩子,生怕惊醒他似的,一言不发地走下了土疙瘩。

  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刘太生光荣、壮烈的牺牲了!

  刘太生壮烈战死的消息传进每个人的耳鼓,人人心里就像锥扎刀绞似的那么难受。黑夜,虽然不能说话,大家都燃起了复仇的火焰,默默地在发誓:“要报仇!”“要报仇!”“继续找夜袭队报这个仇!”

  密密的雨点从天空落下来,武工队抬着死去的战友刘太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里,踏着泥泞的道路,消逝在秋末的原野上。

  第16章 一

  自从在马池村东狠狠地敲了夜袭队,一家伙,武工队又像扎住根似的在保定附近活动起来。

  魏强的小队回到之光边缘区,马上和刘文彬、汪霞他们会合了。在夜袭队刚挨过打,群众情绪又窜上来的时候,他们趁热打铁搞了个政治攻势:分散到各村去秘密召开群众大会;个别登门教育伪人员;三六九日召开伪军家属座谈会;经常不断到炮楼跟前给伪军上政治课;等等。什么事都搁不住日子长。天长日久老百姓更懂得了“敌必败,我必胜”的道理。为了胜利,他们净偷偷地尽自己的力量作抗日工作;和鬼子有点瓜葛的人,常秘密托门烦人地拉关系,找出路。冬天天短。这天是阴天,天黑得更快。

  魏强紧卷了支烟,擦着火柴,吸着,回手点亮炕桌上的油腻乌黑的灯盏。门帘一挑,汪霞走进来。她声不大地朝魏强问:“哎,你见到了我那截铅笔吗?”对魏强这样不加称呼地说话,汪霞还是第一次。为什么这样,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她猛地醒悟过来,脸烧得像喝过了烈性酒。她用眼角偷偷地扫了一下人们,人们正全神贯注地瞅着贾正。贾正张着没门牙的嘴巴,像在对人们讲学什么,谁也没注意听她说话。只有魏强笑了笑,帮助她东翻西摸地找。她忙加解释:“魏同志,你看,正想写东西,它偏丢了!”话语自己听来都不自然,赶忙装找的样子低下了头。

  炕上,席下,炕沿缝里……找了个够,也没发现那截三个手指头捏不住的铅笔头。魏强便从自己衣袋里拿出那支拾来的钢笔递过去:“给你,拿去使!”

  汪霞接过笔来,心中立刻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来,这正是她哥哥——之光县敌工部长汪洋(化名叫黄占立)送给她的那支钢笔,去年到冀中来的道儿上丢了。当她发现魏强拾了这支笔时,有很多次想借机告诉他:“你知道吗,这笔是我丢的啊!”但不知为什么,每当这时,另一个想法把她滚到舌尖的话语挡了回去。“不!不能!眼下,他是多么需要笔呀!再说,笔是我的,我丢了,可是,他捡了,是他呀!他……”汪霞借灯光看着自己心爱的钢笔在想,不觉,脸儿忽然热烘烘地发起烧来。她偷偷地瞅了一下魏强。哪知魏强的两眼没离开她的脸,四目一对,羞得她再也不敢抬头了。“你使罢,别不好意思的!”魏强指着汪霞手拿的那支桔黄色的钢笔说,“你知道,这支笔不是我的,是我那次送你们过铁路,在石庄村北打仗的那个地方捡的。我捉摸,可能是咱们人丢的。谁的,可就不知道了!将来碰见这丢笔的人,一定……”

  魏强说到这,逗得汪霞噗哧一笑。汪霞心里话:“谁的?我的,就是不告诉你。你个傻……”

  “你笑什么?这是真实话!”魏强以为汪霞不信服。汪霞立刻点头说:“谁说是假的啦!不过,环境这么残酷,地区那么大,同志们东西南北到处都是,你想找这支钢笔的主人,可是个海底捞针——难办的事。叫我说,干脆死了那份心,当成自己的家什用吧,我保证没有人来认它。”她说完,像个淘气的小孩子,歪着头,斜着眼,冲魏强微微一笑,好像在说:“这些话,你自己捉摸捉摸吧!”

  看到汪霞的最后一笑,魏强就是有点莫名其妙,又一回味汪霞的语意,特别是末了几句,觉得里面好像有玩艺。是什么呢?他思前想后地捉摸了一阵子,也没有捉摸出来。这时小炮手胡启明从岗上被换回来。他身披着一层白雪,大口吐着热气走进屋子,将刘太生使过的那支马步枪朝炕沿上一戳靠,用手扑打扑打身上的雪粉,跺达跺达脚上的泥土,不高兴地坐在炕沿上。

  “怎么?单思病还在犯?真是钻牛犄角找套里间的手。”常景春抄起扫炕苕帚扔给了胡启明。

  “什么单思病?大骡子大马使唤惯了,现在硬给个驴驹子摆弄,真不顺手!”胡启明像怀有多大委屈似地叨念。

  贾正听过胡启明的话,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于是开口就说:“亏你是个老兵,怎么就忘了步枪在战斗中的作用了?‘八八式’天好,炮弹放完,能端起来冲锋?机关枪是件好武器,可它没有刺刀,打不了白刃战。”他说着抄起马步枪,像拿麻秸杆似地掂量掂量,“这玩艺离远了能开火射击;离近了刺刀一上,两手一端,两眼珠子一瞪,腾地跳出阵地,呀的一声,冲到敌人跟前,一个跳直刺,就戳敌人个透心凉……”

  胡启明鼓起眼睛,望着贾正;等贾正喷着唾沫星子一气把肚里的话儿说完,小嘴一撇,鼻子一哼,心怀不满地叨叨开:“谁也不是刚入伍的新战士,干什么一套套的上军事课,讲步枪学。马步枪是好武器,比咱早先那‘独打一’胜强百倍,我有什么理由不愿使唤它?我是太结记那门跟我几年的‘八八式’总怕别人不爱护它,我跟它的感情太深了。”“既然有那么深的感情,你怎么不和它结婚?”辛凤鸣插过一杠子,逗得人们轰地笑起来。

  “废话!你天天夸你的马步枪好,怎么不和它结婚?”胡启明反顶过来。

  “算啦,算啦!”魏强凑上来给解围。“人哪,不论对什么,只要产生了感情,就从心眼里喜爱,喜爱上了,就时刻不忘地结记着。这不是个怪事,当然更不是个错误。只要不妨碍整个工作就行。你那‘八八式’人家借去几天当教练武器用,很快就会还来。”

  “对呀!”贾正拍下巴掌阴阳怪气地叫了一声。别看他是个鲁莽汉子,眼里可搁不下细沙。多半年的活动,他从魏强、汪霞的眼神上、话语间,已看到他俩有了意思。所以等魏强话说完,接过来补充:“小队长说得对。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要有了感情,结记得更周到!”他说完,又朝汪霞挤挤眉眼,好像说:“我在说小队长和你汪霞同志呢!”贾正说话时,汪霞头没抬,手里老是用那支桔黄色的钢笔在纸上画。不过心儿直跳,白白光光的脸蛋,早已变成了粉红色。虽说抿着嘴地乐,心里却在责备魏强:“你说这么几句干什么?真……”听话音,咂滋味,魏强心里明白贾正是冲他和汪霞来的。他要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扭头瞅瞅黑糊糊的窗户,转过脸来便问:“外边雪下大了?谁知老刘同志他们什么时候能到马池?”说完起身跳下炕,朝外间屋走去。

  人们送走魏强的背影,瞅瞅抬起头来的汪霞,都不出声地笑了。二

  天交半夜,刘文彬和赵庆田顺田间大路向马池村走去。忽然,保定车站的南边响起一阵枪声。他俩一愣,然后,警惕地提着手枪避开道路,漫踏荒地继续奔马池走来。他俩来这个村是想找见秘密“关系”,了解一下敌人的情况。

  这个“关系”家的人口不多,就是父子两个过日子。父亲叫郭洛耿,不到五十岁,跟前有个刚满十五周岁的儿子,叫小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