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16节:巧借他人成事

《方法总比问题多》第16节:巧借他人成事

作者:聂小丹 字数:1371 书籍:方法总比问题多

  研究发现,红杉必定是一大片在一起生长,并没有独立长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红杉的浅根,也正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于地表,方便快速并大量地吸收赖以生长的水分,使红杉得以快速成长壮大。同时,它也不需耗费能量,像一般植物那样扎下深根,它用扎深根的能量来向上成长。

  造物主在世界各地为人们留下成功的启示,只看我们是否拥有智慧去体会与领悟。

  红杉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让我们广泛地伸出自己的学习触角,和广大的资讯网络结合,去吸收更丰富的成功知识及经验,来提供自己赖以迅速成长的养分,而不必耗费能量去独自盲目地钻研。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如红杉林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不可动摇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成功者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谙熟这项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

  最后皮鲁克斯给在座的学生发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相信做人的互助原理吗?”

  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不善于借别人的帮助走向成功,不善于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帮助,这是最低等的做人之术,与大师级的成功人物相比,可谓渺小。因此最智慧的做人之道是---“助人亦助己”。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甚至嘲笑这一点,那么你早晚会成为一个渺小之徒。

  巧借他人成事

  世界上有三借:借人、借势和借钱。这都是成事之道。借人、借势是聪明人常用的一种成事之道,它可以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之不足。这很容易令人想起《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此计告诉人们:“借”字为利用他人成事之诀。

  “利用”一词似乎带有贬义,但与朋友合作,互相帮助的确是成就事业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养成“他山之石亦可攻玉”的合作之道,这样的人定会大有作为。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朋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显得日益重要,善于利用朋友关系往往使你的生活自在快乐,而且会有更多机遇。因此,培养一种利用朋友关系的习惯,实际上就等于成功有了希望。

  南方某地有个很成功的商人,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夸,说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并且因人而异,加以利用。后来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他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要因人而用!”

  他说虽然自己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都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高尚的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存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商人说,“那样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级”,计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吃喝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和对方交往的密度和自己打开心扉的程度往往由这些等级来决定。因为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可以借他们各自的能力和特点,成就自己的事情。

  下面是一个利用“朋友”除掉了隐患并借人借势成事的案例:

  三国赤壁大战之时,不习水战的曹操大军,由于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使曹军的水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当周瑜乘船察看时,发现曹军设置水寨,竟然“深得水军之妙”。于是,周瑜暗暗下决心,“吾必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