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论 第二十一章 入侵

《战争论》第二十一章 入侵

作者:克劳塞维茨 字数:295 书籍:战争论

  问题是飞机投下的炸弹直接命中仓库,引起一连串爆炸和大火,这就说明有人暴露秘密,或者奸细偷偷混进来给飞机指示目标。奸细是怎样混进来的呢?一想到奸细,他的神经立刻紧张起来,难道是花豹一样的汉人钻进来不成?不久他的可怕预感得到证实,岗哨向他报告,有人看见对面山上有镜子反光给飞机指示目标。这回飞机轰炸的是医院,炸弹准确落下来,许多来不及转移的伤员被大火活活烧死。吴司令好像挨了当头一棒,他突然省悟黑虎师大举进攻是一个圈套,是为了转移游击队注意力,正面佯攻,而这一切煞费苦心都是为了掩护一个卑鄙的阴谋。于是他明白这个可怕的敌人已经摸到了跟前,埋伏在他们身边,就像传说中的魔鬼,趁人们熟睡时把他们变成点心。

  不久敌人果然露面了。卑鄙的偷袭者像水蛭一样成群结队从流水的箐沟里钻出来,从悬崖绝壁上溜下来,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防守的薄弱地带。吴司令一面命令顽强抵抗,一面下令前线回援,不料增援队伍中途与一股偷袭之敌人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搅成一团。到下午,抵抗大势已去,吴司令仰天长叹,不得已下令分头向老挝境内突围。人是革命的资源,留得火种在,不怕将来没有燎原之日。

  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用唯物论的话说就是偶然性无处不在。本来游击队熟悉地形,打不赢就跑,化整为零,钻进山沟森林,过了国境线就等于回到老家,只等政府军退去东山再起。问题是这位红色司令运气不大好,他本来手下还有十几个人,十几条枪,一口气冲进森林里,把追兵扔得老远,但是不料斜刺里冲出一支队伍来,把他们团团围住生擒活捉。

  原来米团长率领突击队在山里迷了路,晕头转向之际,却有一群猎物幸运地撞到枪口上,捡了一个最大的胜利果实。

  游击队后方起火,军心大乱,黑虎师乘机攻上帕当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游击队员除去英勇战死者,部分当了俘虏,部分打散,逃过国境,总之武装革命进入低潮。后来随着东欧共产党联盟解散,苏联社会主义解体,这些革命者的命运就像被风暴刮散的浮萍,随波逐流,无影无踪。

  武装革命失败的最大胜利者不是政府,也不是汉人自卫队,而是泰国共产党内的议会派。事实证明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在泰国是行不通的,所以在考科和考牙革命根据地沦陷之后一年,泰共中央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放弃武装斗争的流血路线,改走议会选举和民主改革的和平道路。

  泰国内乱至此彻底平息。

  5

  米团长压抑不住兴奋之情,迫不及待用电台向总部报捷,然后押着俘虏返回山下集合地点。那个游击司令非常顽固,几次欲夺枪自杀,士兵只好用树枝做了一副担架,把俘虏绑在担架上。米团长虽然没有赶上袭击游击队老巢,但是猎物自己撞上枪口,轻轻松松立了头功,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帝格外宠幸他,他算得上一员福将。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阴阳转换,寒暑交替,四季变化,昼夜更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米团长抓住敌人司令,看上去是立大功,但是他沉不住气,要抢头功,早早向总部报捷,事实上这就成为一场悲剧的开端。

  汉人突击队尖兵与黑虎师搜索部队迎面相遇。

  搜索部队保持高度警惕,有备而来,拦住米团长要求检查。同为友军,浴血奋战共同杀敌,战场会师当然是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换了西方人就要互相拥抱,然而对方却要无理检查,这就于情于理都不符合。米团长去见对方指挥官说明情况。对方是个少校营长,二十几岁样子,虽然比米团长军阶职务都低,但是因为是正规军,又是王牌部队黑虎师,所以言语态度很是倨傲。米团长心中不服,暗暗骂道:你们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要不是老子参战,你们这场鸟仗还不知打到猴年马月?什么婊子养的东西!

  少校说,他奉将军命令检查俘虏,以便不让游击队的重要人物漏网。在检查过程中,他的眼睛突然睁大,像打开探照灯,原来他看见一群垂头丧气的游击队俘虏,他们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捆绑着他们的最高长官,也就是那个被泰国政府悬赏数百万捉拿的大名鼎鼎的游击队司令!

  如果米团长年纪再老一点,不要太热血冲动,也不要太逞强好胜,懂得胳膊拧不过大腿,好汉不吃眼前亏,退一步天地宽之类道理,后面的事件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一切顺理成章,就像我们能够猜到的任何一个大团圆结局。问题是米团长当时只有三十岁,是条血性汉子,战场的出生入死,把他变得不大讲道理,脾气暴躁,头脑简单,不会变换角度看问题,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匹夫之勇。所以当少校营长提出将俘虏交给正规军时,他连想也不想就断然拒绝。

  “不行!我要亲自把俘虏押送到总部。”他生气地嚷道,眼睛里射出恶狠狠的凶光。

  营长下令强行抢夺俘虏,米团长打了十几年仗,什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什么强盗土匪没有见过?所以他脑门鼓起青筋,哗啦一声子弹上膛,拍着手枪大声吼道:“×你妈!……敢动手老子就跟你拼!”

  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当然黑虎师也不敢轻易动手,他们虽然人数占优,但是自卫队个个怒目而视,机枪冲锋枪虎视眈眈,火并起来并不一定占便宜。僵持不下,经电台请示,总部命令黑虎师原地待命,突击队下山归队。

  黑虎师让开一条路,米团长押着俘虏继续下山。事情到了这一步似可告一段落,悬起的心可以放下,友军之间,战场上发生误会摩擦是免不了的,既然上级有令,说明上级还是主持公道,不赞成部下之间扩大矛盾。所以米团长和汉人官兵都松了一口气,或者说他们心里原本就不大相信友军会对自己开枪,谁能置这种鲜血浇灌的战斗友谊而不顾呢?

  许多年后当地人向我重提这桩历史公案,言辞仍然十分谨慎,甚至显得有些作贼心虚和鬼鬼祟祟。我的问题集中在一点:米团长为什么坚持不肯把俘虏交给政府军?我认为打仗主要是政府军功劳,政府军是主力部队,自卫队只是配角,如果没有政府军发动声势浩大的佯攻牵制,他们能从背后顺利摸上去么?打个简单比喻,好比前锋一脚进网,成为致胜金球,难道这不是全队共同努力,后卫掩护,中场传球等等的结果?如果变成前锋球员一个人功劳,大家会服气么?不会发生内讧么?以后还会有人传球给他么?米团长为什么恰恰不懂得这个简单道理,他不是破坏团结自作自受么?

  总之这个事件始终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因为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的黑虎师营长被当场打死,而坚将军后来平步青云,身居内阁要职大权在握。向我提供事件内幕的人警告说,如果被军方知道泄密来源,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我说有那么严重吗?他们恨恨地顿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据说第一阵枪声响起时,米团长肩头中弹,至少还有十多个自卫队员当场倒地毙命。米团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环视四周,这才发现事态变得十分严重,政府军已经悄悄展开来,抢占了有利地形,像狼群一样不声不响露出牙齿,要把他们置于死地。可以想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黑虎师人多,占据绝对优势,自卫队一开始就遭到很大伤亡,所以米团长眼看队伍伤亡增大,惟一办法就是答应对方条件,留下俘虏,换取一条生路。

  不料此时对方却不肯罢休,他们好像下决心要把这些不肯服从的汉人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空气中有了嗡嗡的马达声,两架武装直升飞机赶来助战,这是当今世界最完美的杀人机器,一瞬间火箭像冰雹一样落下来,大口径机枪把汉人的脆弱肢体拦腰打成两段。人像蚂蚁,像不会飞的蚂蚱,像一堆蠕动的蛆虫,听凭战争机器大肆屠杀。米团长带领少数弟兄拼死还击,总算逃进丛林捡了一条活命。

  多数官兵暴尸荒野,死无葬身之地。流血事件发生,自卫队指挥官向黑虎师提出强烈抗议。黑虎师答:袭击事件系泰共所为,我方阵亡营长一名,士兵多人,希望友军不要中了敌人奸计。

  总指挥坚中将代表国防部正式照会自卫队,政府军执行正常任务肃清残敌,所有自卫队阵亡官兵都将受到政府抚恤。自卫队官兵必须忠于国王,服从命令,不得纵容反叛分子挑拨。云云。

  考科考牙一战,自卫队原本大获全胜,活捉游击队司令,指望论功行赏,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美满结局。不料最后风云突变乐极生悲,突击队惨遭毒手,许多官兵不明不白命丧黄泉,元气大伤,只好偃旗息鼓,夹着尾巴回到美斯乐。

  6

  曾经威风八面的前国民党残军好比一头垂死的兽中之王,骨瘦如柴,牙也掉了,爪也断了,浑身长满疥疮,眼睛也睁不开,成天躲在山上昏昏欲睡。就是这样一头病大猫,政府还是采取严密的控制措施,在金三角所有通往难民村的主要道路派驻军队,有些类似军管的意思。难民只许在山上生活,下山要经过批准,由军队发给通行证,如此等等。所以许多人至今回忆起来,都说跟劳改队差不多。

  更可怕的是,无论金三角哪里打仗,一有战事,政府军一出动,难民村就人人自危,家家关门闭户,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雷雨田说,1982年,考科考牙大战之后,毗邻满星叠,黑虎师大举围剿坤沙张苏泉,隆隆炮声传来,美斯乐家家户户提心吊胆夜不能寐,不是害怕炮弹落到自家头上,而是惟恐国王一声令下,男人又要被赶上战场当炮灰,去打那些张家军的汉人同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