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氏三兄弟 第11章

《秦氏三兄弟》第11章

作者:老舍 字数:2289 书籍:秦氏三兄弟

  第二十三章 泪洒相思地

  次日,贾政启程,先拜别祠堂,再拜别老母。贾母为瞒他宝玉犯病,话里套话,让他自己说出不让宝玉送行,才叫袭人引着宝玉,给他磕个头算完事。贾政放心走了,宝玉的病却日重一日,连人都不认了。待新媳妇回门,贾母只好用两乘小轿把二人送过去。薛姨妈见既成事实,虽可怜女儿,却无话可说。宝钗虽埋怨母亲办事糊涂,但碍于礼数,只好认了。回到家,宝玉的病更重,茶饭不知,六亲不认。薛姨妈打听到城外破庙中住着个穷大夫姓毕号知庵,请来给宝玉一看,看透了病,晚上服了药,二更天就知道要水喝。贾母等人才松了口气,与众人回去歇息,房中只撇下宝玉、袭人。

  宝玉清醒片刻,自知必死,拉着袭人的手,哭着问:“宝姐姐怎么来的?她把林姑娘赶到哪儿去了?林妹妹哭得怎样了?”袭人不敢明说,哄他:“林姑娘病着呢!”宝玉要去瞧她,怎能挣扎得动?痛哭着哀告:“求你转告老太太,把我跟她放到一起。两人在一起养病,活着好照料,死了好停放。”袭人痛哭失声,差点哭断气。宝钗正好过来,说:“你有病不保养,何苦说这不吉利话?老太太一生疼你,如今八十多岁了,你让她乐上一天,也不枉她对你的苦心。太太更不必说了,一生的心血就养你一个,你死了,太太怎么办?”宝玉说:“你好长时间不理我,说什么大道理?”宝钗干脆挑明说:“实话告诉你吧,林妹妹已亡故了!”宝玉忽地坐起来,惊问:“真的吗?”宝钗说:“红口白牙,哪有咒人死的?”

  宝玉放声大哭,两眼一黑,倒在床上,只见恍恍惚惚,有个人走来,宝玉问:“请问这是哪里?”那人说:“这是阴司,你来做什么?”“我找苏州林黛玉。”“林黛玉生不是人,死不是鬼,无魂无魄,无处寻找。你快回去!”宝玉愣了片刻,问:“人死了不来,要阴司有什么用?”那人冷笑着说:“阴司说有就有,说无就无。黛玉已归太虚幻境,你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相见;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阴司,除父母外,想见黛玉,永远不能!”那人说罢,取出一块石子,向宝玉心口掷去。宝玉心中一痛,就想回来,正摸不清路,忽听有人叫他,睁眼一看,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正围着他哭泣。他只觉浑身冷汗,心中顿时清爽,只有长叹一声。贾母、王夫人正责怪宝钗不该把黛玉的死讯告诉宝玉,怎理解宝钗为让宝玉断了念头的一片苦心?待宝玉醒来,请毕大夫一诊脉,毕大夫吃了一惊,说他脉象已经正常,明天用药调养,很快就可以好。自此每当他思念黛玉,就有些糊涂,袭人就开导他,体谅老太太一片苦心;他想寻死,又想起梦中那人的话,方相信“金玉姻缘”有定。

  宝玉的病情虽一天天好起来,那片痴情总难斩断,一心要祭奠黛玉一场。贾母怕他旧病复发,不让他去。倒是毕大夫看出心病,索性让他大恸一场,断了病根,倒好得快些。贾母只得让人用小竹轿抬上他,同到潇湘馆。一见黛玉的灵柩,贾母已哭得泪干气绝,凤姐儿等再三劝住。宝玉见屋在人亡,想起同林妹妹的情谊,直哭得死去活来。宝玉叫来紫鹃,问黛玉有什么遗言。紫鹃本来深恨宝玉负心,见他哭成这样,有些感动,就说了林姑娘如何发病,如何烧帕焚稿,如何说:“宝玉、宝玉,你好……”话没说完,就咽了气。探春也说出黛玉希望把灵柩运回江南。贾母、王夫人又哭,凤姐儿劝住,请大家回去。宝玉难割难舍,被贾母硬逼着,不得不回去。

  宝玉回屋,仍悄声饮泣。宝钗也不劝他,只是讽刺。他怕宝钗多心,不敢再哭,次日起来,倒觉病好了许多。贾母见宝玉身体渐好,找来薛姨妈,说是一来宝玉病愈,二来他为元春的孝期已满,要挑个日子给二人圆房,补请一下亲朋,好好热闹热闹。薛姨妈也很高兴,要补办嫁妆。贾母不让她再办,只把宝钗心爱的东西送几件过来就行了。说着扯到黛玉身上,就因为她不如宝钗宽厚,小心眼儿,才不得长寿。贾母说凤姐儿:“小心你林妹妹找你算账。”凤姐儿说:“她不会找我,她临死时咬牙切齿地恨宝兄弟呢!”到了日子,贾府摆酒唱戏,广邀亲朋,为宝玉、宝钗圆了房。

  宝玉虽病好复元,到底因失了玉而少了灵性,但爱胡闹的毛病却没好,宝钗、袭人少不得劝他,他也收敛些。有时到大观园去,已物是人非。宝琴回薛姨妈家;史侯回京,接走了湘云,也说好了婆家;岫烟被邢夫人接去;李婶娘带着李纹、李绮也搬走了。这么大的园子,只有李纨、探春、惜春住着。贾母想让三人搬出来,却因接二连三有事,决定秋凉后再说。

  时隔不久,贾政派人回家取银子,接着跟他上任的一些幕僚、跟班跑了回来。原来,贾政一心当清官,不许手下收受贿赂,靠他的薪俸与公费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只好回家取银子贴补。幕僚、跟班原是为发财,费尽心机才谋上这个缺,见无油水可捞,一个个溜之大吉。贾政再办事,手下无人,只好对部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下趁机大捞一把,把个想当清官的贾政弄得声名狼藉,还蒙在鼓里。这天,贾政接到镇海总制的私信,信上先叙了两家的交情,又提到他家公子见过贾府上的三小姐一面,爱慕三小姐的才貌,欲与贾政结秦晋之好。贾政虽有几分愿意,但没法与贾母、王夫人商量,就放在一边。这天,他奉命到省里,住进公馆,见到朝廷的一份邸报,上面刊登着薛蟠一案已被刑部驳回,判处薛蟠绞刑,待秋后复审,凡参与此案的官员都应……下面注着:“此稿未完。”贾政的心呼地提了上去,因他受薛姨妈之请,托过知县,若查出来,必受牵连。正在忐忑,人报节度使有请,只好怀着鬼胎去拜见。好半天才出来,已眉开眼笑。原来镇海总制和节度使有亲,托节度使照应他。他便派人回家,一来接探春到任,二来打听薛蟠一案。后来听说只把知县革了职,贾政才放下心来。

  薛姨妈的日子更不好过,花光了家产,却给儿子买来个绞监候。本想盘出铺子再凑几个钱,铺子的伙计却和薛蟠的狐朋狗友内外勾结,狼狈为奸,早弄成了空房了。金桂先是寻死觅活地闹,后来就抓紧勾搭薛蝌,整天搔首弄姿,故作风liu,把薛蝌吓得避之犹恐不及。金桂见薛蝌的缝补浆洗都交给香菱,把香菱恨入骨髓。幸亏宝钗经常过来,劝阻金桂,给薛姨妈开心,薛家总算撑住了门面。

  王夫人与贾母商量打发探春,得知女婿是镇海总制的公子,也是金陵乡亲,加上节度使的大媒,无法拒绝,只是贾母想到自己已八十多了,探春一去,不知几年才能回京,再难见上一面,不禁伤心落泪。王夫人劝,迎春嫁得近,可又怎样呢?孙绍祖对她不打就骂,饥一顿饱一顿,连贾府的三等丫头都不如。探春嫁得虽远,只要女婿好,不受气,比什么都强,不如择个好日子,把她送到老爷任上。宝钗得知,心中虽难过,也不敢告诉宝玉,只悄悄告诉了袭人,袭人也不好受。只有赵姨娘暗暗高兴,总算拔去了她的眼中钉,但愿那女婿也像孙绍祖,探春也像迎春那样受气才好。

  宝玉听探春说黛玉死时隐隐有音乐声,绝不似笙管箫簧之声,又问明紫鹃,认为黛玉是在仙乐声中成仙了,不由又悲又喜。宝钗和袭人悄声商量探春远嫁的事,不料被宝玉听到,倒在炕上,放声大哭,说:“这日子过不得了!姐妹们死的死了,成仙的成仙了,嫁的嫁了,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吗?单留我做什么!”袭人慌忙来劝,劝不下来,宝钗就说人读书原为明理,他却越读越糊涂,她和袭人都走,只让他的姐妹陪他。宝玉说:“我不是不知这个道理,我是想等我死了化成灰大家再散。”宝钗让袭人给他吃了定心丸,慢慢开导他。

  吃过晚饭,凤姐儿吩咐人为探春办嫁妆,想到园中瞧瞧探春。出门来,她见月色如水,只让丰儿一人跟随。一进园门,忽然一阵风起,吹得树叶飒飒,枝梢呜呜,她不由打个寒噤,让丰儿回家给她取衣裳。走不多远,听得身后有呼呼声,似有谁在吹气,不禁毛发倒竖,扭脸看,是一条狗,吓得她尖叫一声。那狗跑到土山上,转回身,后腿直立,向她拱拱爪儿。凤姐儿魂不附体,疾步奔向秋爽斋。转过一块山石,前面出现一人,她忙问:“是谁?”那人说:“婶子连我也不认识了?”她看看那人面熟,却又一时想不出是谁。那人说:“婶子只顾享荣华富贵,把我说的‘万年永远之基’忘到东洋大海了。”凤姐儿这才想起那人是死了多年的贾蓉前妻秦氏,慌得啐了一口,转身就走,脚下被石头绊住,摔了一跤。远远见丰儿、小红走来,她虽满身冷汗,毛骨悚然,仍强撑着站起来,要过衣裳穿上。小红过来搀她,她说:“三姑娘她们都睡了,我们回去吧!”回到家,贾琏见她神色异常,也不敢问她。

  凤姐儿翻来覆去一夜没睡好,五更时,平儿给她捶捶背,想让她睡个黎明觉。凤姐儿刚要睡去,忽听巧姐儿哭了,她就说:“李妈,你拍拍她。”李妈醒来,没好气地狠拍几下,嘟嘟囔囔地骂:“短命鬼!放着尸不挺,嚎你娘的丧!”说着又拧了一把,巧姐儿放声大哭。凤姐儿听李妈折磨孩子,不由大怒,让平儿过去打那养汉的女人。平儿劝住,凤姐儿长叹一声,说:“我活着她就这样折磨孩子,我死了,这孩子还不知怎样呢!”平儿不让她说这种话,她却说:“我已知道我不长久了。虽然我只活了二十五岁,已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气也赌尽了,强也争足了,就是寿字缺一点儿,也罢了。”平儿不由流下泪来。凤姐儿笑骂:“你娘的哭什么?我不死还叫你哭死了呢!”

  天亮后,凤姐儿起了床,正梳头,王夫人派人来说:“今天二舅太爷寿辰,太太让二奶奶同宝二奶奶一齐去。”凤姐儿一来昨夜受了惊吓,二来已从贾琏口中得知,她哥王仁不做正事,被人称为“忘仁”,他一回京,就为父亲开吊,把几千两丧礼银子一网打尽。他叔王子胜不依,王仁就提前为他叔做寿,让他叔收寿礼银子。所以,凤姐儿推说有事不能去,让宝二爷陪宝二奶奶去。梳洗罢,她想起宝钗还是新媳妇,第一次去舅家,需要关照一下,便来到宝玉房中,见宝玉正直瞪瞪地瞧宝钗梳头。想起她和贾琏尔虞我诈,再看宝玉夫妻恩爱,心中不是个滋味。她想把宝玉支出去,宝玉却东翻西找,要找出门衣裳。袭人提起上次王子胜过生日,宝玉不小心把雀金呢大氅烧个洞,还是晴雯抱病连夜织补的,宝玉再也不穿那衣裳,亲手包了起来。凤姐儿也同情晴雯的遭遇,见五儿长得有几分像晴雯,本想给宝玉补进来,可太太有令,不准把长得好的女孩给宝玉;如今宝玉成了亲,就可把五儿补进来,宝玉想念晴雯,可以看看五儿。宝玉兴高采烈地走了。

  宝玉、宝钗走后,散花寺的姑子大了来给贾母请安。凤姐儿平日讨厌这些人,却听大了向贾母说,散花寺的佛爷如何灵。她心中一动,问大了菩萨怎么灵法。大了知她似信非信,让她去求个签试试就知道了。初一这天,凤姐儿带上平儿,坐上车,来到散花寺。她洗手焚香,磕了头,拿起签筒,默默祝祷了,才摇三下,唰地跳出一根签来,拾起一看,上写“第三十三签,上上大吉”。大了查看签簿,上写“王熙凤衣锦还乡”。凤姐儿吃了一惊,大了说:“奶奶博古通今,难道残唐五代时王熙凤求官的事也不晓得?”周瑞家的说:“前年李先儿还说这一回书呢!我们告诉她重着奶奶的名,不要叫。”凤姐儿笑着说:“我倒忘了。”再往签文下面瞧:

  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行人至,音信迟。

  讼宜和,婚再议。

  大了连声称贺,说是奶奶大喜,老爷放了外任,或许来接家眷,奶奶岂不衣锦还乡?凤姐儿让大了抄了签文,回去后让宝钗念给贾母、王夫人听了,都说好。宝钗回屋,说是并非吉兆。宝玉认为衣锦还乡从来是吉兆,宝钗说以后就知道了。王夫人派人叫去宝钗,吩咐她去开导探春,别让探春只管哭;再让她注意宝玉,别让他为此犯了病。宝钗自去劝慰探春。次日,探春拜辞了长辈,再来向宝玉告辞,宝玉自是难舍难分,反是探春劝住他。

  送走探春,尤氏贪走近路,从园中穿过,回来就病倒了,直说胡话。贾蓉请算卦的算,说是遇鬼了,不仅令堂大人生病,令尊大人也要生病。果然,尤氏刚好,贾珍就病倒了。贾蓉父子与贾赦一商量,说是晴雯成了芙蓉花神,黛玉升仙,园中岂没有鬼怪?就请来法师打醮捉妖,闹腾了一阵,人心稍安。这事刚平息,又听传闻,节度使奏了贾政一本,说贾政纵容部下为非作歹,重征粮米,请旨革职。贾琏不信,想着二叔和镇海总制结成亲家,与节度使也沾了拐弯亲,节度使怎会参奏亲戚?到吏部一打听,果然是实,回去与王夫人一商量,决定先瞒过老太太,由贾琏到吏部去打关节。

  贾琏还没走,薛姨妈那边一个婆子跑过来,慌里慌张,啰里啰嗦,越问她越说不出名堂来。好不容易才说出大奶奶死了,二爷又不在家,请个爷们过去帮助料理。王夫人气得骂她糊涂东西,让贾琏过去帮忙。那婆子只听见王夫人骂她,回去就向薛姨妈说什么亲戚,平时怪好,有事就撒手不管了。薛姨妈问:“告诉姑奶奶没有?”婆子说:“姨太太不管,姑奶奶更不管。”薛姨妈啐她一口,说:“我生的姑娘,怎能不管?”婆子这才醒悟,把薛姨妈气得干哭没泪。贾琏赶来,说那婆子说话不明不白,太太特意让他过来问明白。薛姨妈这才知道是那婆子不会办事,就把金桂如何死的说了一遍。

  金桂本视香菱为仇人,突然对香菱好了,让香菱陪她。宝钗知道了,怕她没安好心。前几天香菱病了,她亲手做了汤给香菱送去。香菱不小心打翻碗,她不仅不恼,反而扫了地。昨天晚上,她让宝蟾做了两碗汤,要与香菱同喝。不一会儿,就听香菱、宝蟾乱叫,薛姨妈赶去一看,金桂七窍流血,双脚乱蹬,双手在胸前乱抓,不一会儿就死了。宝蟾揪住香菱,硬说香菱药死了金桂。可香菱病得不能下床,怎能投毒?薛姨妈只好让人把香菱捆了,连宝蟾一同关在屋里,她同宝琴守了一夜。

  贾琏问:“夏家知道了吗?”薛姨妈说:“也得弄明白了才好报。”贾琏说:“据我看来,必要经官才好。我们疑心宝蟾投毒,也没证据。”荣府的女仆簇拥着宝钗赶来。宝钗一到,就命人捆起宝蟾,安慰香菱。贾琏一面派人到夏家报信,一面亲自到刑部报案。夏家本来已经消索,夏母又过继个儿子,把家业都败光了,时常到薛家打秋风,金桂回家也带些银两贴补他。娘儿俩全指望着姑娘往娘家倒腾东西度日,一听金桂死了,哭着、叫着赶到薛家,大吵大闹。薛姨妈、宝钗、宝琴哪见过这种阵仗?吓得不敢吭声。二人见薛家的人怕他们,闹着要拼命。周瑞家的来劝,他们又说薛家仗着荣府撑腰,把姑爷送进狱中,害死他家姑娘。这时,贾琏带着七八个家人进来,喝止夏母,拉走夏子,怒斥:“都不许闹,收拾一下,刑部老爷要来验看了!”夏母见贾琏是位官人,不敢再撒泼。周瑞家的说了闹的经过。贾琏说:“不用理他,待会儿打着问他,里头都是奶奶、姑娘,他想犯抢吗?”周瑞家的让夏母先看尸身,再问宝蟾。薛姨妈陪夏母进了金桂的屋,见金桂满脸乌青,七窍流血,显然死于砒霜中毒。众婆子来收拾尸身,见炕褥下有张揉成团的纸。宝蟾说:“有凭证了,这纸我认得。前几天闹耗子,奶奶回家跟舅爷要了砒霜,就用这纸包着,放在梳妆匣里。必是香菱见了,拿来药死奶奶。”夏母打开首饰匣,里面只有几支银簪子。薛姨妈说:“好首饰哪里去了?”宝钗叫人打开箱柜,都是空的,说:“嫂子的东西哪里去了?得问宝蟾。”夏母慌了,推说宝蟾不知。挡不住众人坚持盘问,宝蟾说:“奶奶自己拿回娘家,我管得着吗?”众人齐声叫骂。宝钗吩咐:“到外头告诉琏二爷,别放了夏家的人。”夏母骂宝蟾乱嚼舌头。宝琴又让传话,砒霜是夏子买的,好报官。夏母着了忙,说是宝蟾药死的金桂。宝蟾来个窝里反,说是金桂往娘家拿东西都是夏母教的,还说把薛家卷空,再给金桂另择好女婿。夏母大骂宝蟾,宝蟾反说:“放了香菱,见官我自有话说。”宝钗反叫放了宝蟾,让她实话实说。

  宝蟾说出事情始末:金桂昨晚叫她做两碗汤,做好后去吩咐套车。她想香菱不配喝她做的汤,在一碗里多放了盐,做了记号,送进屋。她吩咐车回来,见没记号的那碗在香菱面前,怕金桂喝了咸不依她,悄悄把两碗换了位置,就出去了。她怎知金桂已在那碗里投了毒?金桂也不知换了碗。所以说,金桂想害人没害成,阴差阳错,反害了自己,这真是天理昭彰了。夏母还狡辩,宝蟾的话却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众人正吵嚷,贾琏在外面喊:“不要嚷,刑部的老爷就到了。”夏家母子更着忙,只有央告薛姨妈不要经官。宝钗坚持经官,周瑞家的作好作歹,让夏家自己去具结拦验。夏家母子只好依从。

  贾雨村这些年春风得意,直做到兵部尚书,因犯事被贬三级,近日又提为京兆尹。这天他坐轿回府,醉金刚倪二在街上撒酒疯,冲撞仪仗,被他命人关进大牢。倪二的娘子去求贾芸,到贾府为倪二说情。贾芸说,贾大人的前程全是荣府二老爷提拔的,大言不惭地打了保票。其实他只与贾琏、宝玉略有交情。他想去找贾琏,荣府门丁不给这位不常来往的穷亲戚通报;他想从后门进去找宝玉,后门却锁了。倪二娘子只好另托门路保出倪二。倪二发狠,定要把贾赦逼死人命、贾珍家死了尤三姐、贾琏家死了尤二姐及贾琏媳妇放高利贷盘剥百姓的事捅出去,让荣、宁二府抄家灭门。谁能想到,这条小泥鳅竟掀起大浪,翻了宁、荣府的大船。

  贾政回京,先到朝中请罪。众大臣都知他平日忠正清廉,定是下面的人瞒着他私自折腾的,他顶多担个管教不严的罪名。皇上召见,问了他几个犯案的姓贾的官员与他有亲无亲,他说有的是同宗不同族,有的是多年不来往的远族。皇上就让他退下,仍在工部任郎中。贾政谢了恩,到外面又谢了众大臣。众大臣告诫他,当心子侄辈给他捅娄子。他回到家,先请了贾母的安,众子侄又向他请了安。他见宝玉面色如常,心中暗喜,却不知宝玉心中还有些糊涂。他见黛玉没来迎接,问起来,王夫人才说黛玉死了,他不由落下泪来。

  宝玉回去,忍不住伤心落泪。宝钗还以为老爷查他的功课,把他吓的。晚上,待众人都睡下,宝玉悄悄央求袭人,去叫紫鹃,他有话要问。袭人问他问什么,他说他不是负心人,黛玉临死却恨他,他有必要向紫鹃说明,他和宝钗成亲,完全是别人操纵的。晴雯不过是个丫头,死了他还写了祭文,黛玉也亲眼见了,何况黛玉是他最心爱的人,他怎能不祭?但他只记得黛玉病好了,至于黛玉如何犯病,都有什么言行,他丝毫不知,怎么写祭文?袭人劝他早睡,明天她去问紫鹃。宝钗见天已四更,让麝月催他们快睡,有话明天再说。

  次日,众亲朋为给贾政接风,要请酒送戏,贾政谢绝了戏,在大厅摆酒,宴请亲朋。突然,赖大跑进来禀报:“锦衣府赵老爷来了。”贾政想,与赵全从无交情,他来做什么?随即又有人报,赵堂官已来到二门。贾政忙出来迎接,赵堂官已带着几位官员来到大厅,只是笑,不说话。众人不知什么事,慌忙躲了。不一时,西平郡王来了,赵堂官命众官员把住前后门,西平郡王让亲友出去,只留下贾赦、贾政。赵堂官变了脸,命兵丁看住贾府的人,接着,西平郡王宣旨:“贾赦勾结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革去世袭职务。”赵堂官传令拿下贾赦,派人到东院抄家,又要抄这边。西平郡王说:“贾政与贾赦虽居一府,但已分家,这边就不要动了。”赵全不依,说:“贾琏在这边管家,怎能没嫌疑?”就派人去抄贾琏家。西平郡王阻拦不住,只好传令先让女眷回避。不多时,兵丁来报,抄了许多御用衣裙,还从贾琏家抄出许多房地契、一箱借据。赵全正要全抄,北静郡王赶来,传旨,只让赵全带走贾赦审问,其余事交西平郡王处理。赵全只好恨恨地走了。二王爷叫过贾政,安慰他,御用物品原是贵妃的,他们可以给他开脱,但借据却不好办;贾赦的家产他们也没法挽回,只好让赵全抄了。

  贾母在后堂摆家宴,除了宝玉,都是女眷。正吃得热闹,邢夫人的丫头慌慌张张地奔来,报称东院被抄。贾母正发呆,平儿披头散发,拉着巧姐儿赶来,说琏二爷的家被抄了。众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凤姐儿咕咚一声,栽倒在地,昏死过去。众人魂飞魄散,贾琏来说:“好了,王爷把事拦住了。”他见贾母老泪纵横,话都不会说了,只好瞒下贾赦被抓走的事,慌忙回家,却见箱柜俱开,东西被抢大半。贾政陪官员登记了,一一封存。贾琏没见报他的东西,心中正疑惑,二王问起借据的事。贾政说他从不问家务,贾琏情知是凤姐儿瞒着他干的,只好跪下认了。二王要把贾赦父子并案办理,让贾政放心。二王走后,贾兰过来,让爷爷快去瞧老太太,再派人打听宁府的消息。

  贾政惊魂稍定,回上房安慰了贾母,说是有两位王爷照应,不会有大事的,贾母才缓过气来。邢夫人想回家,东院已被查封,到凤姐儿处,见她面如纸灰,直挺挺躺在炕上,平儿在轻声抽泣,忍不住哭起来,只好回贾母处。李纨忙收拾房屋,让她先住下。贾政忽听外面闹嚷,出来看,却是焦大。焦大大骂贾珍父子不长进,不听他劝,他跟着老太爷时只知捆人,如今反被人捆。他已八九十岁,就拼上一死了。众兵丁一来奉了王爷旨意,二来见他年高,都不难为他,反而安慰他。贾政不由哀叹:“完了,想不到一败涂地了!”

  薛蝌气喘吁吁地进来,说是他说了多少好话,又许了钱才让他进来,问贾政有什么事要办。贾政让他去打听东府犯的什么事。薛蝌说他已打听了,是贾珍勾引世家子弟聚赌,又强占民女为妾,逼死该女;那御使将鲍二拿去,又找出张华来。贾政再让他去打听朝中情况。过了半天,薛蝌回来,说贾赦与平安州的官员互相勾结,包揽讼词,虐害百姓,好几桩大罪。又说贾府的亲友怕受连累,都躲得远远的,还有人骂二府的人败坏了祖宗基业。刚问明外边,又听说老太太不好,贾政慌忙跑回里面,忙得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多亏了西平、北静二王从中极力维持,把贾赦与平安州的勾结改成亲戚来往,因夺取古扇导致石呆子自杀改成石呆子本有疯病,从轻革去世袭官职;贾琏高利盘剥平民,革去官职,免予追究;尤三姐自杀,是因有人污其清白,并非贾珍所逼,但贾珍不该私埋人命;尤二姐已与张华退婚,有文书为凭,与贾珍无关,但其父丧期间聚赌,有违孝道,革去世袭职务;贾蓉年幼,革去职务;贾政虽对亲属有失管教,但念其常年在外任,实不知情,加上是贵妃的父亲,免予追究。不多几日,降下圣旨,准二王所奏,把贾赦发到边疆兵站效力,贾珍发到海防前线效力,贾政仍在工部任职,贾琏、贾蓉释放回家,贾赦、贾珍、贾琏财产入官,贾政家产发还。

  贾政领回登记在册的财产,至于抄查时兵丁私藏的金银珠宝、捣毁的名贵家具、毁坏的古玩字画,就难以计数了。他又买通有关衙门,让贾赦、贾珍动身前回家收拾行装,同老太太告辞。贾母拉着儿孙的手痛哭一场。她虽不喜爱贾赦,贾珍又隔一层肚皮,但二人毕竟是贾家至亲骨肉,如今要远去边疆海防,没有银子要受苦,她就取出私房银子,分给贾赦、贾珍几千两,让其到地方买通上下,少吃些苦;又分给邢夫人、尤氏几千两,让她们度日;分给凤姐儿几千两,让她安心养病;再留给贴身丫鬟一部分,除了她后事的用度外,剩下的都留给宝玉、贾兰。凤姐儿得知老太太不仅没怪罪她,反而照样疼爱她,不由又羞又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